俗语佛缘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宗教,佛教,
作者: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
出 版 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20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20106041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俗语佛源》这本小书,收集了五百余条词目。当然,如果着力搜寻下去,肯定会获得更多的果实。但在许多朋友们敦促下,我们先将已收集的这些编印出版,向读者们请教。这虽是佛教文化海洋中的一滴,但由此可以看到佛教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关系,确实是悠久深厚,密不可分,正如一位学者说: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汉魏以来的中国文化。
这里还有两个问题要加以说明。一是关于“俗语”的界定。一般把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词语(包括方言俚语)称为“俗语”。而本书所收俗语的范围要适当广泛些,包括进入文学、哲学、史籍等领域的佛教语。“俗”是相对于“僧”而言的。二是关于“佛源”的标准。有些词语如“报应”、“觉悟”、“祝愿”之类,虽偶一见于秦汉典籍,但其广泛流行,当在佛教弘传之后,故本书也少量收列。
佛教徒是经常怀抱着感谢的心情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依靠许许多多人(包括现存的和已逝世的人)的劳动。即如这本书的编辑出版,我们首先应该感谢古代佛教经论的结集者、论述者和译师们。感谢他们的创造;也应该感谢今天为此书作了不同贡献的诸善知识。同时,我们也感谢读者们肯费精神阅读这本书,希望诸位莫轻视我们这一小小的尝试,不吝给予帮助和指教。
目录
一 画
一人吃斋,十人念佛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一刀两断
一门深入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心不乱
一旦无常万事休
一百八
一动不如一静
一尘不染
一报还一报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一丝不挂
一转语
一知半解
一念
一刹那
一笔勾
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
一厢情愿
一宿觉
一棍子打死
一瓣心香
二画
二六时
十八层地狱
十八变
十八罗汉
十方世界
十字街头
十恶不赦
七七
七手八脚
七颠八倒
人天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人生难得,大道难闻
人定
入海算沙
人流
八字没见一撇
力士
刀山剑树
刀头舐蜜
……
三画
四画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
十五画
十六画
十七画
十七画以上
书摘插图
一画
【一人吃斋,十人念佛】吃斋、念佛是佛教徒日常修持的基本内容。“斋”的本义是“过午不食”,也叫“不非时食”,属于出家人的戒律。大乘佛教提倡不肉食(包括不食五辛),“斋”的意义也就转化为吃素食。原始佛教主张念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认为一佛即一切佛,主张念十方三世一切佛。自净土宗盛行以来,“念佛”多专指念西方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俗语“一人吃斋,十人念佛”,谓一个人虔诚地信佛修持,身体力行,便能够带动许多人向善学法。如《平妖传》第七回:“常言道:一人吃斋,十人念佛。因这杨巡检夫妻好道,连这老门公也信心的。”(李明权)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俗语中以此谓本无其事但因传说者多,大家就信以为真。此语源自佛教《景德传灯录契纳禅师》:“问:‘如何是东禅家风?’师日:‘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又:《五灯会元临济玄禅师法嗣》:“僧问:‘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师日:‘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李君冈)【一刀两断】语本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意谓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后亦作“一刀两断”。多比喻干脆利落。如《歧路灯》第七一回:“一个男人家,心里想做事,便一刀两断做出来。”也比喻坚决断绝关系。如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白娘娘说江世荣还欠她几万块钱,要是他不赶快归还,到那天,她就什么也说了出来,同他一刀两断,再不替他胡说八道了。”(李明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