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之罪

分類: 图书,管理,金融/投资,金融理论,
作者: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编著
出 版 社: 同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 100000版次: 1页数: 186印刷时间: 2008/1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716445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不唯热闹,知其门道
不联系金融资本的本性,西方经济制度拪质来认识这次金融危机,是难以看清美国金融危机的实和深层原因的!
内容简介
在现代社会,没有资本不行,放任资本也不行。科学地运用资本,将繁荣社会,造福人民,听任资本的原始性和破坏性,将危害社会,祸及大众。
我们既不能搞资本迷信,也不能陷入资本恐惧,既要承认和尊重资本的价值,充分运用资本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功能,不断深化对资本运行规律的认识,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又要深刻认识资本的破坏性和贪婪性,不唯资本是从,不做资本的附庸,防止资本的无序化。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端正对资本的本性和资本的两面性的认识,破除对资本的迷信和崇拜,确立科学发展的观念。
目录
第一篇开宗明义——对资本本质的再认识(代序)
一、深刻认识资本的两面性,破除资本迷信
二、把握客观规律,防止资本运行无序化、极端化
三、科学发展的前提是要有科学的观念
第二篇追本溯源——“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一、资本的本质就是贪婪和逐利
二、逐利是战争的祸根
三、金融危机——另一种形式的掠夺
第三篇触目惊心——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大事记
一、汇丰银行平地惊雷,次贷危机浮出水面
二、华尔街的“第一滴血”——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
三、贝尔斯登两对冲基金清盘,次贷危机撼动金融市场
四、世界央行联手“输血”,应对市场流动性危机
五、欧美巨头沉陷泥潭,亚洲资本成救星
六、贝尔斯登猝死,百年老店成旧梦
七、“两房”病人膏肓,美政府无奈接手
八、雷曼兄弟瞬间破产,引爆全球金融地雷
九、保险巨头不保险,美国政府进退两难
十、大摩高盛被迫变身,华尔街名存实亡
十一、美虚拟经济祸水横流,实体经济没有“圣诞节”
十二、美国“绑架”全球经济,各国政府纷纷出手
第四篇抽丝剥茧——谁害死了华尔街
一、华尔街是最大的假货制造商
二、华尔街的信条:“贪婪就是好”
三、“完美”的造假链条
四、为有毒债券贴上安全标签
五、政府为资本让道
六、政府成“甩手掌柜”
七、美元“一币独大”消费全世界
八、金融资本开出“恶之花”
第五篇警钟长鸣——打好中国人的财富保卫战
一、金融风暴还将持续多久
二、金融风暴能否挑战美国超强地位
三、专访招商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胡鲁滨
四、中国始终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五、固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挑战.
六、应避免“美国救市中国买单”
七、“首先要把国内的事情办好”
八、“金融海啸”改写国际经济、政治版图
书摘插图
第一篇(代序)开宗明义——对资本本质的再认识
一、深刻认识资本的两面性,破除资本迷信
自从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普遍的学术解释是,次贷问题、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是祸根。然而这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资本有与生俱来的两面性。一方面,资本对调节市场、配置资源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资本的逐利性又会导致经济失衡,造成严重的危机。在资本存在和演变的历史进程中,资本的这种两面性都有充分的表现。而金融资本作为资本的最高形式,也具有资本的一般属性。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决不会放弃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其本性是逐利的。马克思对于资本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