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阅读文库 原创随笔系列 沉烟心事牡丹知
分類: 图书,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靳飞 著
出 版 社: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 150000版次: 1页数: 204印刷时间: 2008/11/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117204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不少朋友讲,靳飞的文章越来越耐读。我以为这“耐读”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学功底的厚实与笔耕不辍,使其文章打磨、拿捏得十分到位、够味,广征博引、引经据典都十分的流畅、自然,透露出很大的信息量,风格已非常成熟;另一方面,不知是由于随着年岁增长,“心事”是否越来越多的缘故,笔端不经意间化用了诸多历史掌故,以他人之语言自己心声,或是更加严谨的“诗情”与“哲思”的为文追求,不少读者是颇费心思的。在生活节奏飞快、大力提倡阅读(尤其是深度阅读)的当今,些许的改变,或许会更好地体现他对读者一直坚持的体谅和关照吧。
若想获取知识、学有所成,必是要多读书的,这大概不会有争议。而“行万里路”,说道可能就多些。行者,走动也,这经验是亲历,但不能以脚后跟走,即要看你是否有心,是否会“活”走;行,同时还有个机缘,即你是否有行的条件,某种程度讲,“行万里路”可能更为重要,但不管怎样,两方面都应活学之、活用之,紧密结合为最好。靳飞的文章,不管是发古人之思,或探令人之见,不少是经过实地探访、踏勘的……说他是“行动学者”、“行走学者”,或就叫“行者”靳飞,也无不可吧!
作者简介
靳飞,号若朴堂主人,东京大学特任教授、作家,主要作品有《风月无边》《樱雪盛世》《北京记忆》《煮酒烧红叶》《日本意象》《茶禅一味》等。
目录
代张中行翁赋得黄英
一个人的烦恼与一个不烦恼的灵魂——东京旅中悼严文井先生
雅的律尺——闻启功先生归道山有作
谁爱京剧,我就爱谁——哭叶盛长先生
遥祭梅葆玥
悼梅先生绍武
代沧州荆晖作李元春李韵秋
合传之二章
何公纪念
别许觉民先生
花神
花美
花香
访桂
花信
花瑞
凌霄
花朝
白玉簪
两生花
白牡丹
桃花
惜兰
朝颜
牵牛
花合
水仙
花性
拈花
咏梅
画花
梅信
松梅
南京七得
养花
夜来香
探杏
茑萝
唐果
梨花
……
书摘插图
雅的律尺——闻启功先生归道山有作
三年前某日我正在北京的凯莱酒店与书法家朋友徐玉良君一起吃自助餐,意外地撞上了执书坛牛耳的启功先生九十寿筵。我们忙趋前问候,老先生很有兴趣地拉着我,问问这位,打听打听那位,也想听听我移居日本后的情况。我看到从海内外赶来为他祝寿的一大家子人都在等着他共享天伦之乐,遂仅略谈数语即退到一旁。启先生就势坐到我的邻桌。席间,我见他三次起身去取菜,且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可知其胃口颇佳,心底暗自为老先生的康健感到高兴。我因事要先行,向老先生告辞之际,他一手亲切地拉住我,一手指着盘子,笑呵呵地说:“您不再吃点了?”这却是我与他的最后一面。
除去这最后一面,再除去各种活动中的碰面,我与启功先生会面的次数委实并不多。原因是要见他的人太多,他要做的事也太多。张中行师约束我们:没有大事,准确地说,是没有天大的事,不要去登启功先生的浮光掠影楼。我遵从师命,就只好是常在楼下看看。
在楼下看未尝没有些好处,是,有些距离更便于观察。在我看,登浮光掠影楼的人多,对老先生当是件苦事,对文化则亦是一喜,用现在流行的日本词说,是人气旺,表明肯捧文化场的大有人在。启功先生晚年的二三十年间,事实上是作为公众认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而存在,正仿佛今天健在的季羡林先生似的。这种象征的意义,其实远大于为启功先生赢来盛誉的书法与文物鉴定——当然,也大于季先生的语言学研究。
我们也不必讳言,近代以降,所谓传统文化,是下了一坡又一坡。请以唱戏为喻。唱大戏是需要有正生的,反之,有正生才有唱大戏之可能。迄至二十世纪末期,中国文化大舞台,因为有启功先生,当然还有张中行、季羡林、金克木、吴祖光、王元化先生等数位已经很老很老的正生,戴着满白的髯口,扶杖屹立台上,仍能维持唱几台大戏。我们还能听到锣鼓声声,还能听到喝彩声,还能见到新来的看客,还能接纳若干子弟后生,还能招引一批虽不买票而肯凑热闹的围观者。传统文化,或说文化传统,其贵在于能传,可传。传,何其难哉!一口气接不上也就完了。启功诸老即是在传统文化遭遇“传”的难关时,以老迈之躯接上了这关键的一口气。此一贡献,可能百十年后的人,看得会比我们现在更真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