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由行:中西部卷/叶永烈世界观
分類: 图书,旅游,国内游(综合),
作者: 叶永烈 著
出 版 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273000版次: 1页数: 245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095132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那里曾经有过一座木桥,戍边的战士从桥上经过,人多车挤,浮尘蔽日,于是就有了——“尘埃不见咸阳桥”。
内容简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书是作者游历中国中西部时所创作的旅行纪实的选集。
走马古道、扬鞭沙漠、徜徉山水、信步古城,作者带着炙热的眼光和深沉的热爱,一次次踏上中国中西部大地。在他的镜头里,西部的天,是蓝色与白色的不朽交织;西部的地,是红色与黄色的激情碰撞;西部的人,是历史与现代的奇妙组合。西部的山山水水,都因它的人文历史而凝重、隽永;西部的古往今来,也得益于它的地理风貌而丰满、深厚。走马西部,不仅要做个山水的仁智知音,更要领悟和感受在黄土白沙的起伏变迁中,西部人那一股斗天争地的倔强和一种适者生存的智慧。本书所记录的,正是这么一段穿梭在历史的光影与文化的风情、自然的旋律与天地的和声中的时空之旅。
作者简介
叶永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发表诗作,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至今,《十万个为什么》总印数已超过一亿册。
主要著作有:“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客观展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反右派始末》,全面反映1957年“反右派运动”;《“四人帮”兴衰》《江青传》《张春桥传》《王洪文传》《姚文元传》《陈伯达传》,真实写照中国十年“文革”;《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全景纪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此外,还有《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用事实说话一我的采访手记》《陈云之路》《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传》《傅雷与傅聪》《追寻彭加木》《飞天梦——目击中国航天秘史》等。
作品曾获奖80余次。1989年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之“最佳传记文学家奖”。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于2002年12月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2005年10月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目录
西部风貌
黄陵祭祖记
奔赴延安的红色通道
延安的窑洞
延安一日
延安印象
延安巨变
四方城两安
今日咸阳桥
触摸汉景帝
走马山西
在平遥古城住客栈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大院
海陆空游兰州
天下雄关——嘉峪关
千里飞沙走敦煌
飞天情
甘露赞
绿色,沙漠的灵魂
重游乌鲁木齐
从细节看新疆
吐鲁番之“最”
蓉城热流
雾锁成都
三进山城
山城美景
在大熊猫研究中心
大渡河畔的欢歌
我从青海来
西宁印象
访青海女子柔道队
过了日月山
酥油花
贵州新貌
贵阳新机场一瞥
贵阳不堵车
中国第一瀑
在革命历史名城遵义
我当送书大使到贵州
昆明无处不飞花
翠湖飞鸥
精品城市——个旧
锡的故乡
美丽的丽江
“冰海之皇”出高原
皑皑雪山似玉龙
骑自行车游桂林
清清漓江水
美丽的北海
中部览胜
暑中武汉
高峡出平湖
纤绳荡悠悠
古城襄阳春色
走出深闺的张家界
才饮长沙水
今日韶山
郑州在起飞
七朝古都——开封
名震华夏的少林寺
黄山可游不可留
徜徉皖南吉镇
宣城的明珠
合肥的粥
火炉南昌行
喜登新滕王阁
庐山风雨云雾中
美庐沧桑
天下第一山——井冈山
访红都瑞金
古风犹存婺源城
书摘插图
西部风貌
黄陵祭祖记
1992年4月4日清早3点半,程控电话机嘟嘟响了。我没有去接电话,因为昨夜就寝时摆弄好电话机的“定时呼叫”信号,果真准时发出呼叫声。我正随上海文艺界赴延安学习团客宿于西安人民大厦,窗外一片黢黑。穿上一件毛线背心,套上外衫,下楼跳上车,司机就启动了。一路上急急飞驶,朝延安进发,8时许车抵陕西中部的黄陵县城,办好上山手续,车子就直奔城北桥山。一路上,见公安人员在巡逻、值勤,处于最忙碌的时刻。
对于只有1 8000人的黄陵县来说,今日是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各方人士云涌而来,县内所有的旅馆、招待所全部爆满。往年清明节是4月5日,今年闰年,改为4月4日。号称“中国第一陵”的黄帝陵就坐落在桥山之巅。于是,我们在赴延安途中,参加了祭祖典礼。
孙中山先生曾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轩辕氏,亦即黄帝。人们把伏羲、神农、黄帝称为“三皇”。相传炎帝和黄帝同为中华民族之始祖,故今日海内外华人均以“炎黄子孙”或“黄炎子孙”自称。在清明节祭黄帝之陵,早在战国秦灵公时便已开始,数千年相沿不衰。
车子停在半山腰。一下车,便觉寒气袭人,所幸沿着石阶朝峰顶进发时全身运动,很快就热乎乎了。石阶两侧每隔几步插一杆黄底黑龙三角旗,迎风招展,犹如一条黄色巨龙卧山岗,好气派。
忽闻鼓乐之声,抬头一瞧,黄帝陵已近在眼前。红色横幅上贴着白色大字:“陕西各界祭黄帝陵典礼暨整修黄帝陵工程奠基仪式”。1992年的祭奠仪式非同往常,因为由国家计委下达的第一期整修黄帝陵工程500万元资金已经到位,海内外各界华人也正纷纷解囊捐款。在济济人群之中,最醒目的是一面黄底红字旗,上书“台湾清明黄陵祭祖文化访问团”,团员们一律穿黄缎马甲,上面印着同样的红字。团员之中有中青年,更有身着马褂长袍的长者。海峡两岸同是炎黄子孙,今日共祭始祖。仪式开始后,穿着银灰大衣的老将军萧克上前致辞。他身经百战,当年是一位名震华夏的红军首长,如今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身份发表讲话。接着,王光英一身西装,潇洒地致辞,他是全国政协副主席。
1937年,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曾派林伯渠为代表,在黄帝陵祭祖。那祭文是毛泽东亲笔写的:“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半个多世纪时光飞逝,那伟业别开新面,举世正瞩目东方。黄帝陵前,祀曲齐鸣,香烟缭绕,花圈、花篮环立,敬先祖,继宏志,炎黄子孙同怀一腔深情。
我见到黄陵本地人在祭祖时,在前襟或头髻间插一柏叶,或手执一柏枝,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桥山上多柏树,据说80%的柏树在千年以上。这是历代祭奠黄帝时所栽。满山苍翠,四季常青,桥山上10万株柏树蔚为壮观,成为黄土地上一颗耀目的翡翠。
我庆幸自己能够赶上黄帝陵一年一度的盛典。回到上海,我把那胸签珍藏起来,上面除了印着一条金龙外,还印着一行烫金的字:“清明节公祭黄帝陵典礼1992年陪祭人”。
奔赴延安的红色通道
半个世纪前,红都延安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文化人,不远千里奔向那片黄土地。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面简称《讲话》)廓清迷雾,给广大的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半个世纪后,延安作为革命圣地,依然有着永恒的魅力。在纪念《讲话》发表50周年前夕,笔者参加了上海文艺界赴延安学习团,沿着当年上海文化人投奔延安的路线,前往那红星闪耀的地方……
在一张巨幅黑白照片前,我曾久久流连:一条弯曲蜿蜒的山路上,一群青年男女正在艰难跋涉。内中特别是一女学生模样的行进者,手拄木棍,裤脚卷得高高的,背着背包,敞着外衫衣襟……半个多世纪前,照相机“咔嚓”一声,留下了历史性的瞬间,勾画了大批热血青年沿着“红色通道”由西安奔赴延安的感人壮举。
我是在西安的“八办”见到的这帧历史性照片。所谓“八办”,亦即“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其前身为“红军联络处”。我们上海文艺界赴延安学习团从上海来到西安,下榻于东城人民大厦,往北走不远,就是七贤庄——“八办”的所在地。白墙青瓦,古朴的院落,当年人称这里“小延安”、“红色堡垒”。全国各地投奔延安的人们,差不多都是前来此地办好手续,经由草滩、咸阳、耀县、铜官(今铜川)、中部(今黄陵县)、洛川这条“红色通道”,步行250千米,进入“红都”延安。
七贤庄一号院,1936年初是以德国医学博士冯海伯的名义租下的,开设了牙科诊所。冯海伯是德共党员。这样,这里便成了中共秘密联络点。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国共开始合作,牙科诊所也就换上了公开的牌子“红军联络处”,叶剑英坐镇这里,周恩来也住进这里。前前后后,来来去去,周恩来在七贤庄住过20多次!1937年9月,那里改称“八办”,先后由林伯渠、董必武任党代表。
那时,两安与延安泾渭分明。“八办”成了白区中一块小小的“红区”,成了通往延安的门户。我步入“八办”,迎面便是接待室。曾有成千上万的青年人踏入这间接待室,报考延安的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等,踏上奔赴延安之路。
在这众多的青年之中,陈慕华便是其中的一个。她是浙江青田人,出身于国民党爱国将领之家。1938年3月,年仅17岁的她,踏进“八办”接待室,要求报考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她沿着那帧照片中的崎岖山道,历尽艰辛,来到了延安宝塔山下。半个世纪后,她成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妇联第六届执委会主席。
漫画家华君武,作家柳青、欧阳山,诗人郭小川,电影演员李丽莲等等,都是由“八办”转往延安的。最感人的是科普作家高士其,以残疾之身,发出“就是爬也要爬到延安去”的誓言,从上海到两安,通过“八办”进入延安。
这里也是国际友人进入延安的通道。1938年春,加拿大大夫诺尔曼白求恩在“八办”住了近10天,然后前往延安。印度援华医疗队巴苏大夫,于1939年 2月住此,转赴延安。美国记者斯诺的前妻尼姆.威尔斯曾回忆说,1937年秋,“在西安红军办事处,我和邓颖超住在一个房间”。她在延安采访,写出了《续西行漫记》。
从“八办”到延安,一般要步行10天。只有极少数的幸运者,得以搭乘装货物的卡车,坐在敞篷的堆满货物的车厢里,3天即可到达延安。
如今,我们成了新一代的“朝圣者”,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学习。路上,不再有国民党特务的盯梢、阻拦,也不必徒步而行,面包车在乌亮的柏油马路上飞驶,七八个小时就来到了延安。
由西安通往延安的西延铁路已经铺好,通车在即。铁路就在公路之侧。未来的“朝圣者”将会更多。当年的红色小道,火车将呼啸而过。
延安的窑洞
“窑洞!窑洞!”车近延安,见到山上一排排窑洞,我们都欢呼起来。对于住惯石库门房子或者高层公寓的上海人来说,窑洞实在是太陌生太新奇了。
延安是窑洞的世界。虽说最近10多年来,那里崛起一大片楼房,形成一座新城,但仍处处有着窑洞的影子。我下榻于延安宾馆,发觉过道的门、会客室的窗都是上圆下方,呈“n”形,那显然是窑洞的象征。新建的延安火车站主楼顶部也是“n”形,体现出延安风格。
在延安,我走访了形形色色的窑洞。如今的延安农民,几乎都住在窑洞里。步入窑洞,充满暖意。特别是有一天忽地下了一场大雪,我来到凤凰山麓一个窑洞托儿所访问,洞里如同开了空调暖气一般。据说,夏日洞里则是一片清凉世界。难怪延安人喜欢住窑洞。
上海人说起住房,总是论几厅几室,而延安人则说有几孔窑洞。一孔窑洞一般20多平方米。靠里,通常砌着炕,面积相当于两张双人床。我发觉,如今延安人的炕上,铺的是上海人屋里常见的塑胶地板,擦得干干净净。炕前,往往是一张三人沙发,沙发对面则是五斗橱、电视机。炕侧则是炉灶,做饭、暖炕,一举两得——烟道是从炕里通过。延安人用的是令上海人羡慕不已的大块煤,因为那里产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