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圈子—修订版

圈子—修订版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张健鹏,陈亚明 著

出 版 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2页数: 29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900071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中国政治的人物山水画卷,历史官场的生存斗争艺术。

人一生中从来就离不开圈子,现代如此,古代更是如此。进圈-破圈-立圈,圈圈相连,圈圈相套。中国古代官场中的圈子,扑朔迷离,神秘莫测,演绎了一出出历史悲、喜剧。

内容简介

在中国古代政治系统中,“圈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圈子一说,在百姓而言只是个生活范围的概念,但在政治系统中,却是一个官员安身立命的本钱。一个官员置身于这个系统中,或主动自觉加入一个圈子,或无意识地卷入一个派系,或纯粹是被别人当做是某某的“人”,多多少少都会被归类和贴标签。一个圈子就是一股政治势力,要想完全置事外,其结果很可能就是被边缘化了:上边没有人照顾你,下边也不会有人追随你,孤家寡人的一个,既成不了气候,也就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

对圈子的研究和经营,可以说是古代政治官员最重要的基本之一。小人物要选好圈子,设法投靠加入,并逐渐在其中提升自己的地位;大人物要组建经营自己的圈子,上下其手,形成自己的资本和势力;最高级的领导者(如皇帝)则要平衡好各种圈子:让其存在并竞争,但不能容忍其中一支势力太大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目录

第一部分 总论

圈子里的政治——中国古代政治生态研究

第二部分 天下英雄敌手——一把手的圈子构建与经营

1.刘项原来不读书——刘邦的帝王术

2.奸雄之手段,能臣之谋略——曹操的政治圈子经营

3.历史在玄武门转弯——政治接班人问题

4.千古无字碑——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权力之路

5.帝国王朝的回光返照——少年天子大天下

6.不学有术的窃国大盗——四十余年英雄和八十三天皇帝

第三部分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二号人物的自保与进取

1.诸葛大名垂宇宙——政治家的典范

2.“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北宋的改革与党争

3.“宰相之杰”与“身死之辱”——张居正的政治沉浮

4.中国第一“富翁”的官场经营——和珅的小人圈子

5.内圣外王,曾左彭胡——经典的政治圈子组合

第四部分 结语

无名之辈无形之网——中国古代政治圈子脉络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总论

圈子里的政治——中国古代政治生态研究

圈子本是个数学名词,标准的定义是:圆而中空的平面形;环形;环形的东西。引申到社会生活中,意指:集体的范围或活动的范围。

这个定义是简洁而准确的,是普通老百姓所理解的圈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以自己为圆心,以不同的纽带为半径,就可以划出不同的圈子:以血缘而定的亲人亲戚圈,以交际而定的朋友圈,一起工作的同事圈,此外还可以有同学圈、老乡圈、娱乐圈等等,不一而足。

在社会职业框架上,我们也经常说各种圈子:演艺圈,体育圈,学术圈,政治圈……

圈子无所不在。

各种大大小小的圈子交织而存,各色人等也就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圈子中。有的人圈子多,有的人圈子少;有的人是圈子中重要人物,有的人就是跟着人家混;有的圈子慢慢变小甚至不存在了,有的圈子却逐渐变大了;有的圈子很封闭,外人难以进入,充满了神秘色彩,也有的圈子松散无序,散漫自由……

圈子给人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这是每个人生存的心理需要。

在中国古代政治系统中,“圈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本书所要讨论的就是中国古代政治舞台上的“圈子艺术”。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官场一直是凌驾于百姓之上的特权系统,也因远离普通民众而充满了神秘色彩。改朝换代,荣辱沉浮;“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有人呼风唤雨纵横捭阖,有人蹉跎坎坷黯然失意;有人长袖善舞左右逢源,有人崖岸刚毅洁身自守;有人特立独行君子和而不同,有人见风使舵结党营私……

数千年的历史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了无数精彩故事。秦砖汉瓦,野草荒冢,又掩埋了多少王侯将相的是非成败?

政治是一个很复杂的生态系统,得失成败很难简单地总结,政治人物的是非功过也很难用简单的标准来衡量。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对历史和政治都有些兴趣的普通人来说,大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研读舞台脸谱和帷幕后隐藏的一些东西,见仁见智,自得其乐也!

圈子一说,在百姓而言只是个生活范围的概念,但在政治系统中,却是一个官员安身立命的本钱。在政治词汇中,与圈子相近的表述还有很多:宗派,帮派,山头,派系(或一般称“××系”),党羽,势力,班子,集团(体)等等。简言之,一个官员置身于这个系统中,或主动自觉加入一个圈子,或无意识地卷入一个派系,或纯粹是被别人当做是某某的“人”,多多少少都会被归类和贴标签。一个圈子就是一股政治势力,要想完全置身事外,其结果很可能就是被边缘化了:上边没有人照顾你,下边也不会有人追随你,孤家寡人一个,既成不了气候,也就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朝中有人好做官”——被人推荐赏识和提拔了,你就应该站到这个人的队伍中,如左右摇摆,不但会被这个圈子抛弃,也很容易被别的团体不齿,也就很难混下去了。

对圈子的研究和经营,可以说是古代政治官员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小人物要选好圈子,设法投靠加入,并逐渐在其中提升自己的地位;大人物要组建经营好自己的圈子,上下其手,形成自己的资本和势力;最高级的领导者(如皇帝)则要平衡好各种圈子:让其存在并竞争,但不能容忍其中一支势力太大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圈子的组建和形成的目的而言,可以分出一定的层次来:第一层面是志同道合,为了共同的政治理想而团结到一起的“君子”。在中国古代,这类人物基本上是一些理想色彩比较浓厚的读书人,抱着“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的理想,“学而优则仕”,想为君王分忧,想为天下苍生谋福利。范仲淹说得好:“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也?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一类人物因着共同的追求而逐渐走到一起,他们会互相欣赏和支持,同气连枝,其中的优秀政治家也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但他们的目的基本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是为自己的升官发财,而的确是忧国忧民,如果有点个人想法的话,无非也就是在青史上留个好名声。

这些君子们如果能够将理想和现实相结合,不是迂腐的书呆子,能够随机应变,能够委曲求全,有些必要的政治谋略和手段,有些坚韧不拔的毅力,还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欲望,那么多半能“内圣外王”,做出一番事业,成为后世所景仰的典范。这样的一流人物注定了不会太多,但历朝历代都会有那么几个,如“汉初三杰”中的张良、萧何,三国时的诸葛亮,唐时的有“房谋杜断”之称的房玄龄、杜如晦以及魏征、郭子仪等,宋时的范仲淹,明时的戚继光,清朝的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等。

在上述的人物中,以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清朝的四大中兴名臣“曾左彭胡”以及其身后的湘系集团最具有代表性,我们在后文将分析个中细节,此处先按下不表。

另有一些人物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如岳飞、文天祥等,时势也好,他们个人的局限也好,不能简单地把他们划到政治家的阵营中来。还有一些人物评价起来就要复杂许多,如宋时的王安石、司马光,明时的张居正以及东林党人,晚清的李鸿章等等。他们都曾对当时的政局有巨大的影响,甚至左右了历史的进程,但是非功过则难有定论。我们在以后的文章中对之将有所涉及和分析。一般来说,受儒家“仁义礼智信”教育多年,从严格的科举制度中“鲤鱼跃龙门”者,道德学问还是可以的。我们不能因为少数才子科场失意和科举实施数百年后的八股流弊就全盘否定科举制度,须知,有西方学者甚至将科举制度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因为科举制度确实实现了政治的部分平民化,使很多寒门子弟得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晋身上层,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度演进而成的。当然,关于科举制度的讨论时下仍非常热闹,我们只说其与本书主旨有关的部分。

我们还注意到一个特殊的圈子:清议派,或者称之为清流。从科场考试中脱颖而出而成为各级政府官员,是一个从读书人到行政人才的转变。有的人综合素质本来就高,触类旁通,经过简单的实习即可胜任,尔后边干边学;但也有许多书生意气很浓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纸上谈兵是高手,而一旦实际任事,就眼高手低了。再加上古代政治制度中特有的言官制度,即专门有一批御史、言官之类监督官员,可以“风闻上奏”,没有事实根据也可以批评官员,向皇帝告状,且说不对也没有罪:他们就是国家发俸禄专门“说话”的——这大概就是清议派的由来。

没有实际工作的压力和责任,又专门挑干事情的人的错——老百姓称之为“站着说话不腰疼”,而对实际工作的人来说,非常头疼这些慷慨激昂唱高调的家伙,往往会无可奈何地长叹:“书生误国啊!”如当年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就差点被这些唱高调的清流毁掉一世英名,李鸿章独撑晚清危局,无时无刻不受到舆论的攻击……

大多数慷慨激昂的清流是“天下为公”,认为自己是在为江山社稷着想的,否则,就不成为清流,而成为“浊流”了。

在中国政治史上,这样的“政治评论家”圈子是屡见不鲜的,他们往往会左右社情舆论,对政坛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总体来说,这个“清流”圈子还是基本上可以归入第一个层面的。但因为他们只是“动口不动手的君子”,即使他们位居要津,掌握了权力,往往也难有实际建树。明时的天启年问,东林党由于扶持熹宗即位有功而命运出现了转机,当时的首辅刘一景、叶向高,吏部尚书赵南星、礼部尚书孙慎行,兵部尚书熊廷弼,都是东林党人或东林的支持者,可以说明朝的军事、政治、文化、监察和人事大权全都被东林掌握,他们从在野的清流成为了主持朝政的主要力量,《明史》记述此时:“东林势盛,众正盈朝。”按理说,这是他们治理国政的最佳时机。然而,东林党人的先天不足之处很快就暴露无遗。

当时的另外一大政治势力是阉党——以魏忠贤为核心人物的宦官集团。熹宗不喜欢管理朝政,只喜欢木工,经常沉溺于此,不觉厌倦,而魏忠贤总是等熹宗做木工的时候故意拿出一大堆奏章出来让熹宗批阅,而熹宗这时总是不耐烦地让魏忠贤去处理,时间长了,朝中大小事务都由要先请示魏忠贤,魏忠贤也就实际控制了朝政,被东林排斥的齐楚浙诸党也争相依附魏忠贤。魏忠贤排斥异己、收罗爪牙、建立了遍布各地的特务网络,时人甚至称之为“九千岁”。

阉党的行为引起了正直官员的痛恨。但书生君子难敌小人,他们惟一的手段就是上书弹劾,可碰上一个昏君,对魏忠贤宠信有加,这样的招数岂能奏效?反过手来,魏忠贤对东林党采取了残酷的镇压行动,他借熊廷弼事件,诬东林党的左光斗、杨涟、周起元、周顺昌、缪昌期等人(后来这五人加上自杀的顾大章被称为“前六君子”)有贪赃之罪,大肆搜捕东林党人,许多著名的东林党人冤死狱中,天启六年,魏忠贤又杀害了高攀龙、周起元、周顺昌、缪昌期、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七人(史称“后七君子”),东林书院被限期全部拆毁,讲学亦告中止。

曾经掌握朝政的东林党,在短短四年后就被宦官魏忠贤驱尽杀绝,全部覆没,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坐而论道的本领一流,但实际政治中却束手无策,在掌握政权的时候坐失良机。作为当权的群体力量,他们没有赶快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国方案,解决现实问题,也没有对敌人进行致命的打击,而是津津乐道于君子小人的争论中——以君子小人作为分野,凡是他们认为君子的一律赞成,凡是他们认为小人的一律反对,对人不对事,所以很快丧失了在朝中的优势地位,被阉党轻而易举地消灭,成为千古冤案。

对于此类人物,虽然道德文章俱佳,但在政治上还是稚嫩了些,我们也只是点到为止,不做过多的讨论了。

第二个层面可简单定义为利益集团。这部分的人物相对前一部分来说,要“低级”一些:他们的才干和襟抱要小些,地位也低些,在圈子中也多属于二流人物,但他们人数众多,枝叶繁杂,是政治系统中承上启下的骨骼部分。他们所结成的圈子是一个建立在现实利益基础上的集团。

公正地说,这些人并不是一开始就胸无大志自甘平庸的。初出道时,他们也同样有理想有追求,是想干事业的热血青年。但理想往往在现实面前被击碎,几番碰壁和挫折之后,他们无力改变现状,畏难而退,变得世故和圆滑起来。宦海沉浮.伴君如伴虎,他们开始明哲保身,而且,经过多年的为官生涯,他们已经变成了大大小小的既得利益者——要保住这一切,他们免不了要媚上欺下,左右逢源,见风使舵……一句话,棱角被打磨掉了,他们庸碌但圆润,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在这个层面,我们还要强调一点的是,他们也非大奸大恶,没有什么为非作歹祸国殃民的恶迹。他们只是官僚系统中的普通人——有较多私心和较少牺牲精神的普通人,这样的人在任何地方可能都是多数,是“枣核”中间圆突部分。本来,世界上就难说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任何人的身上都有“好的成分”和“坏的成分”,大英雄和大奸臣都是少数,中间的大多数是一个系统的稳定成分。

在政治生态系统中,这部分人群的数量也是最多的,所以,虽然他们不是耀眼的明星,但往往是政治力量的基础。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江湖中恩怨情仇、门户帮派也是一种圈子,圈子会形成一张潜在的大网,把你裹在其中,把你的命运同很多人联系在一起。

古代的政治江湖更是如此。对于众多的官员来说,他们要解决好两个最重要的问题:第一个重要问题是跟对人,也就是站在哪一个阵营加入哪一个圈子的问题。思考这个问题,一股要从几个方面看手:

首先是政治势力的大小。是权倾朝野如日中天呢,还是风头已过在走下坡路?有没有发展潜力?有没有牢固的根基?核心领袖人物的前途如何?身体健康情况如何?性格如何?是一时的小人得势还是长盛不衰?有没有潜在的危机?……诸如此类的因素,不可不细细盘算,否则“一失足便成千古恨”啊!曾国藩本人最终当然是归属于第一集团的,但他的政治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他的细节我们将在后文展开,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曾国藩带湘军围剿太平天国之时,清廷对其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态度:不用这个人吧,太平天国声势浩大,无人能敌;用吧,一则是汉人手握重兵,二则曾国藩的湘军是曾一手建立的子弟兵,又怕对自己形成威胁。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对曾国藩的任用上经常是用你办事,不给高位实权。苦恼的曾国藩急需朝中重臣为自己撑腰说话,以消除清廷的疑虑。

忽一日,曾国藩在军中得到胡林翼转来的肃顺的密函,得知这位精明干练的顾命大臣在西太后面前荐自己出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大喜过望,咸丰帝刚去世,太子年幼,顾命大臣虽说有数人之多,但实际上是肃顺独揽权柄,有他为自己说话,再好不过了。

曾国藩提笔想给肃顺写封信表示感谢。但写了几句,他就停下了。他知道肃顺为人刚愎自用,很有些目空一切的味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才气也有脾气。他又想起西太后,这个女人现在虽没有什么动静,但绝非常人,以曾国藩多年的阅人经验来看,西太后心志极高,且权力欲强,又极富心机。肃顺这种专权的做法能持续多久呢?西太后会同肃顺合得来吗?

思前想后,曾国藩没有写这封信。后来,肃顺被西太后抄家问斩。在众多官员讨好肃顺的信件中,独无曾国藩的只言片语。

其次是自己与理想中的圈子的渊源。能不能与其中的关键人物发生直接的关系?诸如同乡、同年(科举考试时的同一届)等等。自己能否体面地加入?以自己的身份在圈子中能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有没有发展前途?自己能得到的眼前好处和长久利益是什么?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和机会成本?……

第二个重要问题是要有人跟,也就是说你还需要经营好自己的小圈子。这个以你自己为核心的小圈子是你的重要政治本钱之一,它也决定了你在上一个层面的圈子中的地位。一个政治官员,要善于跟“上”,上边要有人,也要善于御“下”,下边也要有人。要妥善分配好下层的利益关系,学会用各种手段团结人,用理想,用利益,等等。

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商山四皓”的故事。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之后,一度非常宠信戚姬。戚姬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如意继承王位,而刘邦也十分喜爱如意,吕后的儿子刘盈生性怯懦不讨刘邦喜欢,刘邦有意废掉太子刘盈另立刘如意。

为了巩固儿子的太子地位,吕后求计于张良。张良本不想卷入这些麻烦事中,但禁不住吕后的哀求,便出主意让吕后去请“商山四皓”来辅佐太子。所谓“商山四皓”就是商山之中的四位隐士,名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周里。这四位饱学之士先后为避秦乱而结茅山林。经过张良的穿针引线,刘邦都没有请动的“商山四皓”被太子刘盈和吕后的诚心感动,答应出山,作太子的宾客。经过这四位长者的教导及潜移默化,刘盈的修养和见识大有长进。

一天,汉高祖刘邦与太子饮宴,见太子身后有四位从未见过的白发老者侍候相随,一问才知是“商山四皓”。四皓上前谢罪,言道:“陛下轻视谋臣,我等不愿挨骂而隐居不仕;太子仁义,敬重士人,故此来投太子。”

刘邦回宫黯然对戚姬说道:太子羽翼已丰,不能再废了。

羽翼已丰,班底已成,就有了势力,就不会任人摆布了。足见在政治角逐中,自己小圈子的重要性。当年秦王李世民玄武门政变能够成功,不也是得益于秦王府的一班文臣武将吗?

……

圈子—修订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