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年度——少年作家作品

分類: 图书,文学,文集,
作者: 中国少年作家班选编
出 版 社: 漓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300000版次: 1页数: 311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074509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是由编者从数以千万字的作品中精心挑选的,所收作品,题材丰多样、风格各异,主题涉及社会、校园、青春和理想等,无论小说,还是散文,都呈现出真诚的生活态度、超凡的艺术想象和阳光一样美好的写作人生。 全书分为《青春是疼痛的书》、《此去经年,时光剪影》、《日光行》、《风蚀的记忆》、《我们的青春》、《我坚信我是天才》6辑,共齐集了蒋方舟、朱妍、杨珏、吴琼、张雪媛等少年作家的优秀作品,是你不得不赴的一场文学盛宴!
内容简介
八月里,莫名地引起一刻寂寥,却浅淡得感觉不到压抑怆然。苏卿袅每天纷繁地重复固有的生活,复习,考试。面对未来时,她对夏钧微笑着说声再见。(吴琼《八月伤寒》)独自一人去木樨园。想着即将到来的满目的桂花。直到下了车,才觉到这世俗的繁华,精神的萧瑟。到处似乎都飘着布匹撕裂的声音。(亦文《大城小爱》)面前的菱形铜镜中,我看到侍女迎儿为我挽成繁复而精致的发髻,插上各种金凤钗,翡翠簪,画出新月眉,用上等玫瑰胭脂染红双颊,再点上鲜艳的樱桃唇。(朱妍《仰首望飞鸿》)
少年作家班见证了蒋方舟的完美蜕变,从最初辛辣的小品文到现在的长篇小说创作,从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学生到如今的清华才女,文学一路随行。中国少年作家班也培养了唐乙、吴琼、陈书煜、张雪媛、朱妍等几十位少年作家,精选出的优秀作品分为《青春是疼痛的书》《此去经年,时光剪影》《日光行》《风蚀的记忆》《我们的青春》《我坚信我是天才》六辑,题材涉及社会、校园、青春和理想等,无论小说还是散文,都呈现出真诚的生活态度、超凡的艺术想象和阳光一样美好的写作人生。
《2008中国年度少年作家作品》,是中国少年文学界新的里程碑。
目录
青春是疼痛的书
八月伤寒
那片海
青春是疼痛的书
大城小爱
原点
三月
仰首望飞鸿
梦想并非圈套
水做的生活
一段时光的掌纹
第八次东征
傻奴
玉砚
永远湿润的眼睛
青鲨
死鱼
海熊归来
吉宝和他的小提琴
天火璀璨
莎妮的幸福
等待
此去经年,时光剪影
此去经年,时光剪影
与烟花有关
那一季的烟花
站在初二三看星星
第一次
稍一走神
日光行
日光行
爱上蒙特利尔
站在未名湖畔
海边的水海边的沙
烟雨诗意醉
风蚀的记忆
瓦片
雏菊
小鸟
风蚀的记忆
外婆
小核桃
晚安
我们的青春
七弦赋
走出“寒夜”——读巴金《寒夜》有感
我们的青春
哪里的日子
别人的和我的诗
夜
雨丝之恋
领略芳华
我坚信我是天才
我坚信我是天才
快乐三境界
换一种心情
问心
奇丽推想
生活的亮色
媒体评论
我一直坚信自己是个少年天才。我在十二岁的时候就发现:很多理论家和哲学家,生所做的事情不过是在做字眼的争吵。我在十三岁的时候,就看穿了很多人的“临终之”——他们总是在就要死的那一瞬间,才开了点悟。因为只有确立我的天才,我才能满安详地傲慢,拒绝叫卖,拒绝装病,拒绝讨好。
——蒋方舟《我坚信我是天才》
那些远距离的爱恋有多美有多苦也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对于未来的理想,应该是两个一起描述,一个人的未来只是孤单的旅程,风景再美好终是寂寞。我微笑着对一千多年的她点头,心里是明媚释然的快乐。
——朱妍《仰首望飞鸿》
你可能也是个天才,但你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许你不是一个天才,但是你没有去攀登,怎么知道自己到不了珠穆朗玛峰呢?如果你不爱好文学,那你应该回到那个十字路口去重新寻找你的心情。如果你爱好文学,就让我们拉起手来一起努力。
——孟翔勇(中国少年作家班班主任)
书摘插图
八月伤寒
山东省实验高中 昊 琼
我抱一活页夹的试卷,走出教室。鼻尖突然开始湿润。
一
八月里。某天上午的天空,清澈落拓。
云朵的边沿如同版画般清晰。它们生长在天的最高远处,自得浓烈。我竭力把脸向上仰,视线里于是不留余地地漾满一种蓝——像被水漂洗或者被风沙蚀过的颜色。
莫名地引起一刻寂寥,却浅淡得感觉不到压抑怆然。那样安宁的蓝,涂抹出了一个心如止水的世界。呼吸与感知,都如此清醒。
天空,总是有着让人释怀一切的力量。
一路小跑着穿过教学楼,篮球场,网球场,地下餐厅。
走过校园中央的圆形大花坛,脚步忽然慢了下来。
那里面绽放着的各种对比强烈的色彩,炫目地荼藤开。高大的植株花朵,大片大片挺拔张扬。
心里产生异样的感觉。
来到学校门口。小杉已经等在那里,冲我暖暖地微笑。她晃了晃手中的透明袋子,说: “走吧。”袋里装着金黄色的鱼肉。我点头,挽起她的手。
过了马路,沿着摆满摊位的拥挤街巷,一直向里走。来到一栋古旧的居民楼前。拐角走进里面,绕过凌乱的停车场。
远远地,终于看到了一团黑色。
那团黑色从自行车堆积的场地角落里欢叫着跑过来。眨眼间已蹲坐在我们的脚边。黑色柔毛包围的脑袋上,闪耀着两朵犀利的金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