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遏制酷刑项目丛书—中欧遏制酷刑比较研究
分類: 图书,法律,外国法律,欧洲 ,
作者: 陈卫东 主编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496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114595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英国艾塞克斯大学、德国弗莱堡马普研究所和由英中协会协调管理的非政府机构伦敦瑞慈人权中心之间的通力合作使得这次研究达到了顶峰,此次研究将国际法、刑法及犯罪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同中国的刑事诉讼程序和惯例结合在了一起。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欧双方专家联合开展的中欧反酷刑比较研究的最终成果,梳理了酷刑在国际法以及国内法上的不同概念、内涵、性质,介绍了中外酷刑及抗制酷刑的历史,分析了酷刑产生的各种根源性要素。而后从职业群体区分的视角,分别分析了警察与反酷刑、检察官与反酷刑、法官与反酷刑及律师与反酷刑的关系,解析了中国不同的职业群体在各自所处的诉讼阶段面临的酷刑状况及抗制酷刑的努力和完善方向。
作者简介
陈卫东,男,1960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市。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欧遏制酷刑项目主持人,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及多项国内外课题。著有《程序正义之路》等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三百二十余篇。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第一部分酷刑的基本理解
第一章酷刑的概念
第一节理解酷刑的依据述评
第二节酷刑的定义
第三节酷刑与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章酷刑的性质
第一节酷刑是一种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
第二节酷刑是一种滥用国家权力的行为
第三节现代酷刑是一种犯罪
第三章酷刑在中国和欧洲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酷刑在中国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酷刑在欧洲的历史发展
第四章酷刑的根源
第一节酷刑的经济根源
第二节酷刑的政治根源
第三节酷刑的思想文化根源
第五章反酷刑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反酷刑的伦理基础
第二节反酷刑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反酷刑的法学基础
第二部分欧洲反酷刑机制
第六章反酷刑的国际法律框架
第一节禁止酷刑的国际法律规定
第二节禁止酷刑的含义及范围
第三节禁止酷刑的义务和酷刑的法律后果
第四节酷刑及其他虐待行为的保护
第五节应对酷刑的国际机制
第六节酷刑国际法的应用
第七章欧洲层面的反酷刑机制
第一节欧洲理事会层面
第二节欧盟层面
第八章欧洲对酷刑的非司法性救济
第三部分中国的反酷刑机制
第九章警察与反酷刑
第一节我国侦查阶段酷刑的现状
第二节酷刑现状的成因分析
第三节推进侦查阶段遏制酷刑工作的对策
第十章检察官与反酷刑
第一节检察官与反酷刑概述
第二节侦查监督与检察官反酷刑
第三节审查批捕、审查起诉与检察官反酷刑
第四节 自侦案件与检察官反酷刑
第五节监所监督与检察官反酷刑
第十一章法官在反酷刑中的作用
第十二章律师与反酷刑
第十三章对中国反酷刑机制的总结与前瞻
附件一欧洲三国反酷刑的经验及其启示
附件二中国人民大学遏制酷刑项目《法制日报》专栏摘编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酷刑的基本理解
第一章酷刑的概念
从人类司法产生的那一天起,酷刑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顽固地困扰着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作为一种严重侵犯人权及人类尊严的行为,酷刑与人类文明背道而驰,不仅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败坏了一个国家的司法形象。遏制酷刑历来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反酷刑作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话题,体现了人类文明和法治进步的要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酷刑认识不一,很多人认为酷刑就是酷刑罪,把酷刑等同于残酷的刑罚,等同于刑讯逼供,也有人认为死刑就是酷刑的极端表现。因此,很有必要对酷刑的概念及容易混淆的问题作出阐释。
第一节理解酷刑的依据述评
酷刑的定义有很多版本。《辞海》对酷刑的解释是:“残忍、暴虐、残暴狠毒的刑罚。”《法学辞源》中“酷刑”被释为:“各种残酷刑罚的总称。”《牛津法律大词典》将“酷刑”解释为:“16世纪到法国大革命期间闻名于法国的刑罚。它包括残害肢体刑,其中有割舌或穿舌,割唇或鼻,剁手或将手用火烧掉;非残害肢体的肉刑有烙印、鞭打、枷颈手和戴铁圈(即用一个铁圈套在人的脖子上并用铁圈上的链子将犯人铐在墙上);以及非肉刑的酷刑,包括服役数年,关押数年,放逐,奴隶苦役和当众认罪等。”①这些显然是刑法层面的释义,将酷刑界定为一种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