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分類: 图书,小说,情感 ,家庭/婚姻,
作者: 王瓷玫茶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24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0767071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婆说婆有理,媳说媳有理。婆媳难道天生就是“情敌”?国内首部深刻解析婆媳微妙心理的家庭伦理小说天涯人文频道、搜狐原创头条推荐婆媳矛盾源于两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爱的表达方式不同,当她们都要以自己认为的最好的方式来爱他的时候,矛盾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内容简介
王军平与冯碧儿,分别来自背景大体相同的两个家庭,可谓门当户对,可在组成小家庭后,由于两人对婚姻生活的认识不足及个性的差异,更由于婆媳同住一个屋檐下而导致矛盾不断激化,问题层出不穷,其间,军平事业遭遇坎坷,两人感情又由于他人的介入不断产生波折,孩子出生后先天弱智……两人的爱情之路到底何去何从?
小说通过一对门当户对的小夫妻面临的婆媳矛盾和婚姻状态,折射了大城市新一代年轻人的婚姻现状,展示了都市年轻人在面对婆媳纠纷、不同的生活习惯、事业发展的瓶颈、婚后感情挫折时的迷茫与期望。小说着意描写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刻画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心理变化,以最具理性的立场,讲述百姓身边最真实的婆婆和媳妇,引发对婚姻家庭关系全新的思考。
作者简介
王瓷玫茶,原名王兰,上世纪70年代出生于湖南长沙,祖籍江苏,现居南京。法学硕士、管理学博士。已出版长篇小说《女博士的柴米生活》。
书摘插图
01
冯碧儿咬牙切齿指着王军平的鼻子说:“你给我说清楚,这房子到底是谁的?”
王军平气哼哼地回击:“别跟我说这种话,我爸妈可不欠你的,他们要给谁就是谁的。”
冯碧儿脸气得煞白:“原来他们想给谁就是谁的,那结婚的时候为什么不这么说,现在不认账了吗?”
想了一想,也不等军平回话,又说:“你当我稀罕你家这破房子,结婚的时候,我爸妈是坚持要我们买房子的,首付都准备好了。我不稀罕你爹妈的房子,是谁跑去我家说,不要买房子,又是谁说这房子是给我们结婚的?如今说起来,都不认了账。当初不让我买房子,怕你负担重。你说,是谁?”
王军平又急又气:“难道这房子你没住?难道有人赶你?”冯碧儿压不住火的声音高起来:“怎么,住了就是我的吗?真是好笑的话。那租房子住的,房子难不成就成了租房子人的了,天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对了,你妈还没,收我租金呢是吧?你早说啊,早说,你请我住我都不住。”
王军平看了一眼她隆起的肚子,叹了口气。这件事情,他的确有点理亏,可是他也不能为这个去跟父母要房子。
他们结婚五年,每次吵架都是因为这房子。结婚前,冯碧儿的父母坚持让他们贷款买房子。碧儿家条件不错,一个女儿一个儿子,老丈人说了,小夫妻自己贷款买个一百平米,首付归他付,就当给女儿的嫁妆,另外再陪送全部的电器。但王军平的父母却反对,理由很简单,家里有两套房子,再买一套,还要贷款,负担太重。双方父母谈不拢,婚礼还为此拖了半年。那段时间小两口就没少吵架。那时候房价不贵,才四千出点头就能买靠近城中心的房子,父母把首付付了,他们还有公积金贷款,两个人一个公务员,一个在事业单位,完全可以负担。碧儿不喜欢军平家的老房子。九十年代初的房子,房型和采光就不用说了,关键是离市区远,上下班特别不方便。所以碧儿是决心坚定地要买房子。
但那时军平的父母认为,他们单位还是有可能会福利分房的,自己掏钱买商品房的还是少数。尤其是军平妈,认为自己一辈子在事业单位,有什么政策是她不知道的。任何时候,国家也不会不管房子。所以,她才不能让儿子干这种傻事。
军平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他那时才工作,薪水少得可怜,也没什么存款,要贷款买房子,真没有这种底气。进单位那年没赶上最后一批福利分房,但政策也没有明确说以后是分房还是不分房,周围的人,似乎没有几个买商品房的。他当时觉得,老妈说得有道理,说不定还有房子可分呢。可是碧儿的话也有道理,老房子离两个人的单位太远了,每天都要赶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去上班,实在太辛苦。军平妈就说,现在大城市,哪个上班不是赶一个多小时的车,在北京,上下班来回四个小时都很正常。
这么谈来谈去,谁也不松口。以碧儿的性格,不会和婆婆当面顶撞,有什么话都跟军平嘀咕,小夫妻两个少不了躲起来在房里吵架。吵架还不敢大声吵,怕军平爸听见,要发脾气,说他们年轻人不懂事。
可军平妈那边也不依不饶地就是不肯松口。军平妈不松口,军平就不敢拿主意。碧儿没跟军平取得一致意见,其实也是犹豫不决。最后碧儿让了一步,说:“那就把现在的房子卖掉,然后买新的,不就没负担了?”军平觉得这主意也不错,跑去跟老妈一说,挨了老太太一顿臭骂。
军平妈说:“这房子哪里不好?你们年轻人,不知道过日子艰难。我跟你爸住了十几年的筒子楼,多难得才分了这么一套房子。你们结婚就有房子住,还嫌不足。而且房子那么好卖吗?现就找出个合适的人来买?还要交税什么的,很麻烦。磕头买、磕头卖,办什么事情是容易?”
其实军平妈还有几句话没说出来:“还没结婚,就想卖我的房子,这房子,我得先留在手上。”她心里有个小盘算,房子迟早都是儿子媳妇的,过了户就是共同财产,将来要有点什么变故的,财产就给媳妇分了去。这房子可是她和老头子一辈子的本儿,不能不防着点。当然,她还是希望他们小两口和和美美地过日子,房子嘛,迟早是他们的,迟点早点有什么关系,“我又没有坏心。我为儿子好。”
结果军平只好又回来做老婆的工作。这样几个来回,把军平弄得心神疲惫,本来就瘦,那段时问更是愁眉苦脸瘦得不成样子。有天晚上,两个人躺在床上,军平叹了口气:“要不,瞒着我妈把房子买了吧,就是贷款,唉,没关系,我以后不抽烟,那套音响也不买了,两万多块呢,可以多付点首付。”就这么一句话,看着他那个样子,碧儿心里一疼,就不顾后果地说:“那,那就不买了,把这房子装修一下吧。”
结果,军平妈说:“这房子才装修了三年,正好住的时候,怎么又要装修,你们哪,一点也没有勤俭节约的意识。”碧儿在军平面前委屈得要哭:“怎么,结婚装修一下房子都不行?你妈不能稍微让我一步吗?我都不买房子了,装修一下不行吗?”还是碧儿妈出来做了和事佬:“不装修就不装修吧。”她悄悄跟碧儿说,“傻丫头,你现在把钱拿出来装修干什么,妈给你存那儿,将来还能买房子。”碧儿一想不错。这个矛盾才得以顺利解决。结果,留下了大大的后患。
后患的起因就是房价开始涨起来,越涨越快。这时候,碧儿怀孕了。
怀孕是大事,碧儿最先考虑到的是房子。每天来回三个小时的车程,对孕妇来说太辛苦了。还有,碧儿妈很有经验地说,现在就要考虑宝宝上学的问题。三年以后宝宝要上幼儿园,然后是小学,想进好的学校,最可靠的办法是买好学区的房子。碧儿考察了很久,又参考了同事李大姐的经验,决定要买学区房。碧儿她们单位门口,就是全市最好的小学和中学,只要在这条街上买套房子,上班、上学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碧儿兴冲冲地就把这个方案提出来了。
军平妈一听就有点不痛快,背地里跟军平说:“这算什么,又提买房子,还买旧房子。原来还嫌我这房子旧,怎么现在八十年代的房子不嫌旧?那种旧房子,根本不值得买。三十万砸进去,才买六十平米,还是八十年代的。有这样买房子的吗?”
军平就解释:“妈,这是为了孩子将来上个小学。”军平妈好笑:“孩子还在肚子里呢,你们操心也太早了。幼儿园又不要学区,你们机关管的。小学要七岁才上。你上学的时候也没买学区房这一说,不是照样名牌大学读出来了。你们哪,不要人家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去做,一点主见也没有。”
军平把这话往碧儿耳朵里一传,碧儿又委屈得直哭:“提前点考虑就叫没有主见了。你妈这是哪跟哪啊。当初我要买房,你妈拦着不肯,这两年怎么样,房价涨了这么多。当初要买了,得升多少值。可见你妈的主见也没长了前后眼的。现在我要买房,为孩子好,怎么又不行。你妈不是说这房子是给我们的,怎么我就不能拿它换个需要的。”
军平妈知道了这话,直截了当就说:“这话说得好笑,我的房子,是给你们住的,不是给你们卖的。”碧儿听了这话,气得手脚冰凉,浑身哆嗦,咬牙切齿地把手指头都要戳到军平的额头上去。
军平看着碧儿的肚子,叹了口气,老妈也惹不起,老婆也惹不起。他可怜兮兮地对碧儿说:“碧儿,咱别吵架行吗?咱们再商量商量。”碧儿看着他那副可怜样,又好气又心疼:“你,就欺负我心软。”
冯碧儿和王军平算得上是门当户对的小两口,两个人的爱情故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碧儿家在同省地级市清沙,离本市只有三个小时车程,爸爸是清沙工学院的教授,妈妈原来是清沙中学的校长,后来调到市教育局当了中教处的处长,都还没有退休。军平是土生土长的本市人,军平爸退休前是市建委的副主任,算是比较有实权的副局级干部,军平妈就在财政局的一个下属事业单位做了大半辈子的总账会计。现在军平的父母都退休了,有两个姐姐也都在本市,所以军平的家是个大家庭。
当年碧儿是考大学考到了这个省会城市,而军平本来想考上海北京的学校,可军平妈不舍得儿子到外地,本市的大学也是全国排名靠前的学校,所以坚持要儿子报考了当地学校。这样,碧儿和军平就成了大学同学,虽然不是一个系一个专业,但两个人从大一公共课上认识就开始恋爱,一毕业就结婚了。他们的小日子过得平淡又幸福。但幸福平淡的日子,总少不了磕磕碰碰的。尤其是碧儿和军平妈,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少不了叽咕几句。幸亏不住在一起,有个小危机,军平两边哄着,都挺过去了。
可这次不大一样,碧儿铁了心要换房子,说什么也不肯退步。军平很为难。他觉得老妈和老婆都有理,谁更有理,他也搞不清楚。从小,他都是听妈妈的主意。上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穿什么衣服,到哪里去玩,妈妈都给他安排得好好的,不用他操一星半点的心。他想要什么,两个姐姐还有姐夫上赶着就给他送来了,保证比他想要的还要好。所以,他结婚以前过的日子,别提多快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