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杂环农药--杀菌剂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化学工业,农药工业,
作者: 宋宝安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614000版次: 1页数: 473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22038241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本书以杂环化合物结构为分类标准,系统介绍了杂环类杀菌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杂环类化合物的合成、波谱化学、立体化学、天然杂环化合物、生物活性与构效关系、手性分离、残留与代谢及作用机理等内容,反映了当前国内外杂环杀菌剂研究的新成果。
本书可供大专院校农药学、精细化工、应用化学、植物保护、环境等相关专业师生阅读,也适合从事精细化工科研与生产、农技推广及农资经营等工作的人员参考。
目录
绪论
第1章 三元杂环类杀菌剂
1.1 环氧乙烷类化合物
1.2 双环氧乙烷类化合物
1.3 氮丙啶类化合物
1.4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 四元杂环类杀菌剂
2.1 吖丁啶类化合物
2.2 1,2一二氮杂环丁烷类化合物
2.3 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
2.4 1,3一二硫环丁烷类化合物
2.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3章 五元杂环类杀菌剂
3.1 单杂原子五元杂环
3.1.1 噻吩类化合物
3.1.2 呋喃类化合物
3.1.3 吡咯类化合物
3.2 多杂原子五元杂环
3.2.1 噻唑类化合物
3.2.2 咪唑类化合物
3.2.3 噁唑类化合物
3.2.4 含异噁唑类化合物
3.2.5 l,2,3一噻二唑类化合物
3.2.6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
3.2.7 1,3,4一噁二唑类化合物
3.2.8 吡唑类化合物
3.2.9 1,2,4一三唑类化合物
参考文献
第4章 六元杂环类杀菌剂
4.1 单杂原子六元杂环
4.1.1 吡啶类化合物
4.1.2 吡喃类化合物
4.1.3 噻喃类化合物
4.2 多杂原子六元杂环
4.2.1 吡嗪类化合物
4.2.2 哒嗪类化合物
4.2.3 三嗪类化合物
4.2.4 嗯嗪类和吩嗪类化合物
4.2.5 嘧啶类化合物
4.2.6 吗啉类化合物
参考文献
第5章 苯并稠杂环类杀菌剂
5.1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5.1.1 1一取代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5.1 2 2一取代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5.1.3 多取代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5.1.4 结论与展望
5.2 苯并噻唑类化合物
5.2.1 酰胺(磺酰胺)类苯并噻唑类化合物
5.2.2 酰肼(肼)类苯并噻唑类化合物
5.2.3 醚(硫醚)类苯并噻唑类化合物
5.2.4 酯类苯并噻唑类化合物
5.2.5 其他类苯并噻唑类化合物
5.2.6 结论与展望
5.3 苯并噻二唑类化合物
5.3.1 苯并噻二唑类化合物
5.3.2 结论与展望
5.4 苯并三唑类化合物
5.4.1 苯并三唑酮类化合物
5.4.2 苯并三唑(磺)酰胺类化合物
5.4.3 杂环取代苯并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
5.4.4 结论与展望
……
第6章稠杂环类杀菌剂
第7章七元及以上杂环类杀菌剂
第8章植物源杂环杀菌剂
第9章新型杂环杀菌剂的波谱学特征和构效关系
第10章手性杂环杀菌剂立体化学和手性分离
第11章杂环杀菌剂的残留及分析方法
第12章杂环类药剂作用机理
第13章杂环类杀菌剂植物体内代谢及非生物降解
第14章杂环类杀菌剂剂型加工
缩略语
书摘插图
绪论
杀菌剂是对植物病原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具有毒杀、抑制或增抗作用的化合物。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不同,使用方法也各异,但从根本上来说,杀菌剂防治病害的原理不外乎三种,即化学保护、化学治疗和化学免疫。杀菌剂的作用方式分为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植物活化剂)。按化学结构类型可分为:无机杀菌剂、金属有机和元素有机杀菌剂、有机杀菌剂(杂环杀菌剂、酰胺杀菌剂、甲基丙烯酸酯杀菌剂、有机氟杀菌剂、取代苯类杀菌剂、氨基甲酸类杀菌剂、二羧酰亚胺杀菌剂等)。杂环杀菌剂是对植物病原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具有毒杀、抑制或增抗作用的杂环化合物。
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菌接触,杀死或抑制病原菌,使之无法进入植物,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危害,此类杀菌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药剂喷洒后与病原菌接触直接杀死病原菌,即“接触性杀菌作用”;二是把药剂喷洒在植物体表面上,当病原菌落在植物体上接触到药剂而被毒杀,称为“残效性杀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