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

分類: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工业经济,
作者: 张文洁等著
出 版 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 350000版次: 1页数: 229印刷时间: 2008/1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45594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从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概念、生产和发展等内容入手,全面论述了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地位、作用及其理论、方法和实践,并对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方法、内容、指标体系、报告编制等具体事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内容包括项目后评价概述、特点、方法、主要内容和组织实施;第二部分为案例,包括桃林口水库一期工程后评价、辽宁大洼三角洲水利综合开发项目后评价、湖南澧水流域江垭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专题后评价和水土保持专题后评价。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既有理论与方法,又有多种类型工程的实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供我国水利行业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项目后评价概述、内容和方法
1 概述
1.1 项目周期与后评价
1.2 项目后评价的概念
1.3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4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内容
1.5 项目后评价在国内外的发展
1.6 项目后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2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特点
2.1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2.2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基本方法
2.3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内容
2.4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指标体系
2.5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时机
3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3.1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过程评价
3.2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经济评价
3.3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移民安置评价
3.4 水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3.5 水利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影响评价
3.6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影响评价
3.7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目标与可持续性评价
3.8 水利建设项目的成功度评价
4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组织实施
4.1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组织实施程序
4.2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调查和分析
4.3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的编制
4.4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成果的使用和反馈
第二部分 案例
案例一 河北桃林口水库一期工程后评价
案例二 辽宁大洼三角洲水利综合开发项目后评价
案例三 湖南澧水江垭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影响后评价
案例四 湖南澧水江垭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影响后评价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 项目后评价概述、内容和方法
3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3.5 水利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影响评价
3.5.2水土保持影响评价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影响评价的重点问题。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影响评价主要是针对项目建设活动所引发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体系和防治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因此,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项目及其建设特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土石方动迁、地表扰动、开挖,对局部地貌、径流条件的改变等活动,是引发新增水土流失的根源。因此,全面分析和了解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征占地情况、建筑物布设、施工周期等情况,是掌握工程建设引发水土流失因素的基础。在项目水土保持影响评价之前,应全面收集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的相关资料和文件,在对工程实际建设和运行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项目及项目建设特点及其引发新增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重点时段,评价工程水土保持防治体系和分区防治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项目区环境条件及水土流失特征。项目建设区域的环境条件和水土流失特征是决定项目建设新增水土流失强度、危害程度及范围的客观背景因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和措施的防治效果。因此,在项目水土保持影响评价中,应全面了解和掌握项目区的环境条件和水土流失特征,以便于对项目建设水土流失控制情况的分析和评价。
3)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调查及效益分析。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调查包括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执行情况的调查以及水土保持措施执行效果的调查。在调查分析中,应全面收集和阐明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和分区防治措施的设计和执行情况,以及项目水土流失监测情况,以此对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分析,是对水土保持措施实用性、合理性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应在调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及设计文件中水土保持预期效益分析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调查结果,对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最终实现的效益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