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画

分類: 图书,艺术,绘画,绘画理论,
作者: 张公者 编著
出 版 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189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8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725792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中国已渐渐走上“小康”,文学和艺术的前途,我不忍心再分析。但希望还是有的,因为中国和英国不同,英国的文化底蕴不厚,中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凭着这深厚的底蕴,再加上经济繁荣的支持,文学和艺术的发展还应该是大有希望的,我们最好乐观一点,努力一点,但如何发展呢? 面对绘画,我们再听听正规的理论家、画家们的意见。本书乃是张公者在《中国书画》杂志发表的对当代10位理论家、画家进行的访谈对话,然后整理而成。这10位中除了笔者一人之外,都是当代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的意见都是十分重要的,读者读后自然会知道的。
作者简介
张公者,曾署弓者,号容堂,1967年生于辽宁兴城。现为《中国书画》杂志副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1985年毕业于锦州第一师范学校。2006年结业于北京大学艺术学系美术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曾在“第四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中获“优秀作品奖”,在“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获“全国奖”。多次策划主持学术论坛,书画活动与展览评选,主编艺术类图书。曾发表数十万字的学术论文及创作随笔。著有《面对中国画》、《容堂艺语》、《一印一世界》、《张弓者篆刻选》、《张公者书法篆刻作品精选》、《张公者画集》、《北京大学书法作品精选张公者》。
目录
面对中国画——对话卢辅圣
20世纪变革与山水画
中国画本体是什么?
文人画的式微
缺“书”的中国画
东西方绘画本体论
关于海派绘画
中国画的命脉在哪?——对话龙瑞
国家画院做什么?
令人堪忧的“学术八股文”
混乱的艺术品市场
用中国思想来阐释、发展中国画
走出误区——对话潘公凯
改造素描
中央美院中国画教学思路清晰吗?
美术家与儿子眼中的潘天寿
中西之辩——对话许江
中国文化主体精神与西学东渐
神鞭与第三只眼
东方想象与误读东方
文化消费与绘画执守
文化同一与文化独立
烛光与灯光
当代中国艺术之境遇——对话冯远
中国有属于自己的当代艺术吗?
当代中国画创作无愧前人?无愧时代?
现实主义是精神性的
美术学院的意义
国展提倡什么?
浙派人物画与徐蒋人物画
中国文化话语权
传承古典——对话吴悦石
古典几人传
学术匮乏
题识几人懂
当代人物画创作
齐白石艺术本体
谁来鉴定
今日经纪人
穷探极今古高论且纵横——对话陈传席
古代文献亦需鉴别
我们今天读什么样的论文
理论家“隔靴搔痒”?
当代中国画家的难题
整体减弱的20世纪中国画
不会“写字”的当代作家
当代名家点将
艺术为民——对话刘大为
美协的话题
传统水(笔)墨如何发展
艺术为谁服务
关于代表作
面对假画
中国画的本体精神——对话程大利
民族精神与民族主义
黄宾虹与金石气
腹有诗书气自华
保持中国画原汁原味
图书垃圾
享受过程
中国画在20世纪——对话郎绍君
20世纪中国画学研究
中国画市场
20世纪“四大家”
书摘插图
面对中国画——对话卢辅圣
20世纪变革与山水画
张公者:山水画是中国绘画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意趣寄寓山水之中。中国的山水画已超越了物象的描述,往往蕴含着作者深刻的人生观,甚至是世界观,因而具有了哲学上的意义和高度。
卢辅圣:山水画滥觞于魏晋。当它作为人化自然的投影,摆脱了充任人物画背景的附庸地位,继而又与服务于“势”的庙堂气息分庭抗礼之时,便与登临现实中的山水一样,被视为文人士大夫们心性修养的途径,用以实现其对蕴藉于山水之间的“道”的体悟。宗炳的“畅神而已”,王微的“明神降之”,王维的“绝迹天机”,张躁的“意冥玄化”,米芾的“不取工细”,倪瓒的“聊以自娱”,董其昌的“寄乐于画”,如此种种,赫然充塞于中国绘画史的观念意绪,只有将山水画看作一种价值之学,一种讲求性灵、重视生命的,将人的关注点落实在人生的方向与意义这一终极价值根基上的人格完善之途,才具备存在的合理性。这种价值尺度决定了山水画不过是主体“依仁游艺”的媒介,是否能够因此获得主体心灵的自由与解放,个体人格的实现与升华,以及对现实世界和事实世界的超越,则首先取决于“不滞于物”的从艺态度,而不是“与物推移”的专业技能。中国山水画之所以会与文人士大夫结下不解之缘,文入画之所以将山水作为其主要领地,文人山水画的发展之所以要与诗、书、禅、水墨宣纸相契合,并且相继酿造出隐逸情怀、淡泊内涵、笔墨趣味的专利,乃至具有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的变革,往往不是出自“专诣”的画家艺匠之手,却更多地由“旁涉”或“通晓”的懂画者来促成,无不基于同一原因。可以说,这是一个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深厚传统,它作为中国人观照自然、表现世界和承载观念意义的一种重要方式,以不可替代的文化品格区别于其他绘画形态,为世界艺术的多元格局提供了自立和自足的一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