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
分類: 图书,医学,精神病 心理病学,
作者: 翁永振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563000版次: 1页数: 365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7103817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防止精神分裂症复发和使病人在症状缓解后顺利回归社会是精神科从业人员的重要任务。但是,要完成上述任务尚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法。于1991年有幸邀请美国著名精神病学教授利伯曼博士(Robert Paul Liberman,M.D.)来华传授有利于达到此目的的精神病康复技术。编者于次年亲赴洛杉矶考察、学习,将利伯曼教授的技术进行翻译、改编、试用,使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大幅度下降。为了向同道提供可操作工具书而编成本书。本书内容不但包括具体操作步骤,而且还有我们使用本书所介绍方法的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 精神分裂症的全程治疗和康复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的特点
一、精神分裂症的起病年龄及发病形式
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三、精神分裂症的预后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一、急性期治疗
二、巩固治疗
三、维持治疗
第三节 康复和其他治疗措施的结合
一、精神分裂症需要完整、综合的治疗
二、药物治疗和康复措施的关系
三、康复需要和临床社会学结合
四、康复需要和家庭干预结合
五、技能训练是康复的重要手段
第四节 精神疾病的康复
一、抗精神病药治疗控制症状是康复的先决条件
二、精神分裂症的康复
三、精神康复的基本内容
第五节 精神康复的院内、社区循环
一、住院期间的精神康复内容及方法
二、住院期间康复的步骤
三、部分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
四、社区康复和院内康复的连接
第二章 精神疾病康复学:有关临床社会学的探索
第一节 临床社会学
一、什么是临床社会学
二、临床社会学是解决和临床相关的具体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
三、临床社会学是“全社会事实”的社会学
四、临床社会学涉及多学科之间的关系
五、临床社会学研究包括了解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
六、临床社会学重视含义
七、“中立”临床社会学
八、被访者的知识现状
九、临床社会学中的含蓄言语
十、方法学问题
第二节 精神疾病和社会康复研究方法:启发访谈法的陈述
一、总体目标
二、假说的界定
三、启发式网格用于临床分析
四、启发式访谈需要特别注意的四点
第三节 临床社会学方法所发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验:对吕璐访谈的分析
一、吕璐的观点
二、吕璐周围人的观点
三、个人与社会动态关系以及社会学方面的感想和探索
四、结束语
第三章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维持治疗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常用抗精神病药简介
一、第一代(典型)抗精神病药
二、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第三节 维持治疗和预防复发的关系
一、维持治疗的概念及疗程
二、维持治疗预防复发的疗效
三、维持治疗的安全性
四、维持治疗的目标
第四节 维持治疗药物的选择和用药方法
一、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二、用药方法
三、总结与展望
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家庭干预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精神障碍的家庭干预
……
第五章 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治疗与康复
第六章 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程式
第七章 症状自我监控技能训练程式
第八章 回归社会技能训练程式
书摘插图
第一章精神分裂症的全程治疗和康复
第一节精神分裂症的特点
精神分裂症是病因不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其特征是具有特殊性的精神症状。这些症状涉及到患者的思维、情感、意志和运动行为,临床表现为思维形式松散、思维联想不合逻辑、思维内容荒谬、情感不恰当或平淡、意志缺乏、行为怪异和社会功能缺损等症状。多数精神分裂症有复发倾向,如果治疗不充分常常造成残疾。
一、精神分裂症的起病年龄及发病形式
精神分裂症多于青壮年起病,男性常起病于20~25岁,女性稍晚多起病于25~30岁之间,一般无意识障碍。本病可隐性起病,早期多表现为不寻常的行为方式及态度,被部分学者认为是类神经症样临床表现,常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有一些患者可以突然起病,出现幻觉、妄想、甚至攻击性行为,同时他们的职业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也迅速下降。
精神分裂症发病形式多样,少数患者发作一次治愈后不再发作,还有少数患者迁延不愈,而多数患者则反复发作,其间歇期长短不一,复发次数也不相同,其间歇期精神状况可能接近正常。多次反复发作后可导致精神残疾,这种患者常常丧失了与环境的联系,职业能力也基本丧失,他们不能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不能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和基本的卫生习惯,并往往伴有明显的认知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