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床穴性类编精解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针灸 推拿,
作者: 张智龙 编著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409000版次: 1页数: 502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710682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研究腧穴性能的专著,内容主要是阐述腧穴的功能和临床如何运用,以穴性类编,突出腧穴性能和临床实用为其特色,层次分明,井然有序,有利于读者掌握理解腧穴的性能和特点,以便于临床灵活运用。
作者简介
张智龙,1961年8月出生,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为天津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市政协委员。曾荣获“中国首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首届十大青年科技先锋”、“天津市新长征突击手”、“天津市首届十佳医务科技新星”、“天津十岗百名新星”、“天津市诚信标兵”、“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目录
上篇 绪论
一、知穴之属
二、晓穴之性
三、辨穴之长
四、熟穴之伍
五、明穴之用
下篇 各论
第一章 理气穴
第一节 调理经气穴
一、云门
二、肩井
三、侠白
四、支沟
五、间使
六、经渠
七、阳辅
八、昆仑
九、中封
第二节 宽胸理气穴
一、气舍
二、缺盆
三、气户
四、库房
五、屋翳
六、周荣
七、玉堂
八、灵墟
九、胸乡
十、膻中
十一、神封
十二、天溪
十三、中庭
十四、乳根
十五、步廊
十六、食窦
十七、渊腋
十八、辄筋
十九、大包
二十、巨阙
二十一、厥阴俞
二十二、督俞
二十三、天泉
二十四、内关
第三节 理脾和胃穴
一、幽门
二、不容
三、承满
四、上脘
五、中脘
六、阴都
七、石关
八、腹哀
九、滑肉门
十、肓俞
十一、天枢
十二、大横
十三、外陵
十四、腹结
十五、膈关
十六、大肠俞
十七、梁丘
十八、中魁
第四节 疏肝理气穴
一、期门
二、日月
三、肝俞
四、阳陵泉
五、阳交
六、丘墟
七、太冲
八、足临泣
九、大敦
第五节 调理下焦穴
一、四满
二、府舍
三、冲门
四、气冲
五、阴包
六、筑宾
第六节 调理三焦穴
一、丝竹空
二、肓门
三、夹脊
四、长强
第二章 理血穴
第一节 活血化瘀穴
一、膈俞
二、归来
三、阴廉
四、百虫窝
五、血海
六、地机
七、中都
八、委中
九、水泉
十、交信
第二节 止血穴
一、上星
二、孔最
三、郄门
四、隐白
第三章 补益穴
第四章 调神穴
第五章 解表穴
第六章 清热穴
第七章 止咳平喘化痰穴
第八章 利水渗湿穴
第九章 通经活络穴
第十章 平肝息风穴
第十一章 消导穴
第十二章 因摄穴
第十三章 利窍穴
附录
书摘插图
上篇 绪论
四、熟穴之伍
前贤云:“不知穴之配合,犹如癫马乱跑,不独不能治病,且有使病机变生他种危险之状态。”可见腧穴配伍之重要性。临证治病取穴,能用单穴达到治疗目的,自然最好,这样既简便易施,又减轻医者之劳、病者之痛。但往往临证病情复杂,或数病相兼,或虚实寒热错杂,单穴难以达到治疗效果,这就必须在辨证论治指导下,法因证立,方随法出,根据腧穴的特性和功能,配伍应用,通过腧穴间的协同作用,发挥穴性之能,各尽其长,以适应多种复杂病证,达到治疗效果。在选穴配方时,可以参考古人之成方,如《标幽赋》等,但又不能拘于成方。临证病体各异,症状百端,应据实辨证,酌情选穴组方,穴有穴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因此,我们必须熟悉腧穴的配伍原则和方法。
(一)腧穴配伍原则
根据病情,按照治疗方法的需要,将两种以上的腧穴合用,谓之配穴。也就是利用腧穴之间的相互作用,或协同增效,或互相抑制,减轻不良作用,以更好地发挥腧穴的功用。腧穴的配伍非随意的组合,而是在辨证论治指导下,根据腧穴的特性和功能,按照一定的原则,理法方穴严谨,组成君臣佐使有序的有制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