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治疗的个体化——理论与实践

分類: 图书,医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作者: 袁洪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421000版次: 1页数: 286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7107099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近年来众多的研究显示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必须坚持“规范化”和“个体化”两个基本原则。“规范化”原则简单的理解可认为是以“指南”为依据,而“个体化”原则的核心则是紧密结合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然而怎样评价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的医师会有不同的方法。我们根据长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认识,这也是本书的核心所在。
一个优化的药物降压治疗方案,应该既做到以循证医学和指南为基础,又强调实施“量体裁衣,因人施药”的个体化方案。然而目前临床上高血压的个体化治疗实际上仍偏向于群体化治疗,因此编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在指南推荐范围内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一线降压药物;②通过基因筛查排除疗效差和不良反应方面可能性大的个体,通过“基因导向”提出患者所适合的用药种类,这也是目前抗高血压治疗的趋势和热点;③对于必须合并用药时,注重药物相互作用及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④必要时检测激素水平和血流动力学等参数辅助评估推荐药物;⑤根据多因素预测个体药物反应,确定个体药物降压优化方案。
目前有关降压药物疗效个体差异的临床研究不多,因此在本书编写过程中,针对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的常见问题,查阅了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文献资料,使得本书更符合临床实践和未来趋势。
目录
第一章高血压的诊断
第二章降压达标及其意义
第三章遗传因素对降压疗效的影响
第四章获得性因素对降压疗效的影响
第五章心理、行为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第六章高血压治疗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第七章利尿剂
第八章钙离子通道拮抗剂
第九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第十章B受体阻滞剂
第十一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第十二章抗高血压药物的相互作用
第十三章高血压与心力衰竭
第十四章高血压与冠心病
第十五章高血压与心律失常
第十六章高血压与大动脉疾病
第十七章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第十八章高血压与肾功能不全
第十九章高血压与眼底改变
第二十章高血压与糖尿病
第二十一章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
第二十二章高血压与血脂异常
第二十三章老年高血压
第二十四章高血压危象
第二十五章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的发展和实现途径
书摘插图
第三章遗传因素对降压疗效的影响
近年来,不同个体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反应性差异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研究发现,遗传因素与个体对药物反应的差异存在着密切联系。不仅高血压的发生和相关候选基因的表型有关,降压疗效和基因型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表明易感基因、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和受体的基因多态性是影响药物降压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目前认为基因多态性主要通过3个途径影响个体对药物的反应:①通过改变药物代谢动力学,包括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及到达靶点的过程,如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②通过药物基因相互作用改变药效动力学,包括药物到达作用靶点后发挥治疗作用或副作用的过程;③通过与疾病致病过程相关的基因和能改变药物效果的基因。因此,根据个体的遗传变异制订不同的降压治疗方案,实现“基因导向型”个体化药物治疗是当今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发展方向。现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