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纪层序地层与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地球科学,地质学,
作者: 沈安江等著
出 版 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4-1字数: 347000版次: 1页数: 209印刷时间: 2006/04/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2152789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本书以松辽盆地南部吉林探区大情字井地区和英台一四方坨子地区岩性地层油气藏成功勘探为例,系统总结了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适用的勘探理论、技术和程序。勘探理论包括资源量评价、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和规律、区域层序地层及层序格架中沉积体系研究、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层序格架中沉积微相研究、低孔低渗储层评价和预测、生储盖组合分析、油气分布规律。勘探技术包括高精度三维地震、先进的测井技术、油气检测技术、压裂改造技术、现代油藏描述技术、钻井配套技术。勘探程序分两个层次,一是区域层序地层研究明确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方向,二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提供勘探井位,任何一个勘探层次均离不开勘探理论和技术作保障。
本书可供生产、科研、教学等部门广大石油地质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石油地质概况
第一节区域地质背景
第二节断裂特征
第三节构造区划
第四节沉积体系和模式
第二章层序地层理论指导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
第一节层序地层格架及特征
第二节层序格架中的沉积相和微相
第三节层序控制因素与模式
第四节沉积体系演化及盆地充填史
第五节层序地层研究指导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
第六节结论
第三章低孔低渗储层特征及评价
第一节储层岩石学特征
第二节储层成岩特征
第三节储层孔喉结构
第四节产能评估及有效储层预测
第五节在勘探中的应用
第六节开发储层研究
第七节结论
第四章层序格架中油气分布和成藏
第一节层序格架中的油气分布
第二节成藏控制因素
第三节油气藏类型及成藏模式
第四节结论
第五章层序地层指导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实例
第一节大情字井油田
第二节英台一四方坨子油田
第三节岩性地层油气藏有利勘探目标
第四节结论
第六章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理论与技术
第一节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理论
第二节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技术
第三节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步骤
参考文献
附图
图版
书摘插图
第一章石油地质概况
第一节区域地质背景
松辽盆地是我国第二个大型中、新生代具断坳双重结构的陆相含油气盆地,盆地西部为内蒙古海西晚期褶皱带,东部为吉林一黑龙江海西晚期褶皱带,南部为华北地台北缘一内蒙古地轴,面积26×104km2。盆地南部以嫩江、第一松花江和拉林河为界,面积约13.3×104km2,其中,吉林省部分为7.03×104km2。
一、基底性质
松辽盆地基底是晚古生代末至早中生代初所固结的大陆地壳。从区域陆壳建造、改造和陆壳成熟度三方面分析,组成松辽盆地基底的陆壳成分并非是统一造陆环境下的产物,而是一个拼合陆壳。盆地南部或盆前的基底基岩主要是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变质岩及同期岩浆岩,盆地南缘分布有志留系、泥盆系变质岩。根据南部钻井资料分析,大致以长春一通榆为界,南部为变质程度较深的片麻岩和变质岩,属早古生代吉林加里东褶皱系,北部为变质程度较浅的板岩、蚀变火山岩,伴有大量花岗岩侵入体,属晚古生代吉林海西褶皱系。它们均是西伯利亚地台和中朝准地台之间的古生代中亚海槽收缩回返的产物。
二、盖层及地层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