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分析-地震资料处理、反演和解释(上、下册)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地球科学,地球物理学,
作者: 〔美〕渥伊尔马滋著,刘怀山等译
出 版 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8-1字数:版次: 1页数: 全二册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215266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地震资料分析——地震资料处理、反演和解释技术,全书分上、下册出版。内容包括绪论、信号处理基础、反褶积、速度分析和静校正、偏移、倾斜时差校正和叠前偏移、噪声和多次波衰减、三维地震勘探、深度域偏移成像、深度域地质模拟、构造反演、储层地球物理,以及在各章提供的一些主要理论研究数学公式。
本书概念清晰、图文并茂、叙述细致。强调的是各种处理参数对结果的影响,提供了实际操作经验,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在每章后都附有练习、参考文献和附录。
本书可供从事地球物理专业的科研人员,特别是地震资料处理和地震资料解释人员、地球物理学家、地质学家、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参考。
目录
上册
绪论
1信号处理基础
概述
1.1 一维傅里叶变换
1.2二维傅里叶变换
1.3 全球范围单炮记录分析
1.4增益应用
1.5 基本数据处理流程
习题
附录A 傅里叶变换的数学基础
A.1 一维傅里叶变换
A.2 Z变换
A.3 二维傅里叶变换
参考文献
2 反褶积
概述
2.1 褶积模型
2.2 反滤波
2.3最佳维纳滤波
2.4 预测反褶积的应用
2.5 野外资料实例
2.6非平稳性问题
习题
附录B 反褶积的数学基础
B.1 合成地震记录
B.2地震反子波
B.3 反滤波
B.4频率域反褶积
B.5最佳维纳滤波器
B.6脉冲反褶积
B.7 预测反褶积
B.8地表一致性反褶积
B.9 反Q滤波
参考文献
3 速度分析和静校正
概述
3.1 正常时差
3.2 速度分析
3.3剩余静校正
3.4折射静校正
习题
附录C时差和静校正
C.1 时移双曲线
C.2 动校拉伸
C.3 倾斜反射界面旅行时方程
C.4 对剩余静校正量估算的旅行时分解法
C.5 由折射初至波估算深度
C.6倾斜界面折射方程
C.7 加减法
C.8 折射初至波的广义线性反演
C.9折射旅行时层析成像
C.10 L1模折射静校正
参考文献
4 偏移
概述
4.1 偏移原理
4.2 克希霍夫偏移的应用
4.3 有限差分偏移的应用
4.4 频率一空间域偏移的应用
4.5 频率一波数域偏移的应用
4.6 偏移中的其他实际问题
习题
附录D偏移的数学基础
D.1 波场外推与偏移
D.2 常相位近似
D.3 抛物线近似
D.4 频率一空间域隐式算法
D.5 稳定显式外推法
D.6 最佳深度步长
D.7 频率波数域偏移
D.8剩余偏移
参考文献
5 倾角时差校正和叠前偏移
6 噪声和多次波衰减
下册
7三维地震勘探
8深度域偏移成像
9深度域地质模型正演
10构造反演
11储层地球物理
书摘插图
1 信号处理基础
概述
傅里叶变换是地震资料分析的基础,它几乎应用到处理的各个阶段。一个地震道代表检波器所在位置的地震波场。地震道的数字形式能够完全描述为许多离散正弦曲线的时间序列,每一条正弦曲线都有一个唯一的峰值振幅、频率和相位延迟(相对稳定)。通过快速傅氏变换可以得到地震道的正弦曲线各个成分的分析。同样的,可以通过逆傅氏变换从各个正
弦曲线成分的组合得到地震道的合成。在附录A中,我们给出了傅里叶变换的简要数学公式。
地震资料处理算法通常在频率域比在时间域能得到更简单的描述和执行。在1.1节,引入了1D傅里叶变换,描述了频率域和时间域的许多基本时间序列的属性。单道和多道的许多处理技巧,包括一个运算对象(地震道)和一个运算因子(滤波器)。傅里叶分析的一个简单应用,是在设计零相位频率滤波器的时候,进行典型的带通滤波。
2D傅里叶变换(1.2节)是将地震波场,例如共炮点道集分解为平面波成分的一种途径,各成分在乎面上都有一定的角度和一定的传播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