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 (21世纪高等学校精品规划教材)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学方法,
作者: 吕怀婉主编
出 版 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16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846218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其应用。全书共分为八章,内容包括:总论、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集中趋势指标和离中趋势指标、抽样推断、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指数与因素分析、动态数列分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主旨,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内容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有助于学生自学。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各类高职高专院校及成人高等院校财经类和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财经类和经济管理类在职人员的培训教材,还可为财经和经济管理等工作的广大从业者参加职称考试提供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二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计算机在统计中的应用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第一节统计调查
第二节统计调查方案和问卷的设计
第三节统计数据的分组整理
第四节统计数据的图表显示
第三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第一节总量指标
第二节相对指标
第三节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应用
第四章集中趋势指标和离中趋势指标
第一节集中趋势指标
第二节离中趋势指标
第三节集中趋势指标与离中趋势指标的应用
第五章抽样推断
第一节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抽样误差
第三节抽样推断的方法
第四节必要抽样数目的确定
第六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相关分析
第二节回归分析
第七章指数与因素分析
第一节统计指数的含义和种类
第二节总指数的编制
第三节指数体系与其因素分析
第四节几种重要的经济指数
第八章动态数列分析
第一节动态数列概述
第二节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
第三节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
第四节动态数列的趋势分析
附录各章计算分析题参考答案
附表部分主要的统计分析表
附表1正态分布概率表
附表2t分布临界值表
附表3F分布临界值表
统计名言
主要参考文献及网站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总论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建立对统计的基本认识。了解统计研究的特点和方法;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总体、单位、标志、指标、指标体系等。学会如何反映社会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关键术语
统计总体;总体单位;统计标志;统计指标;变量;变异
第一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统计的发展
统计活动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活动。客观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统计活动就是向实际作调查研究,占有大量资料,从量的方面探讨事物的联系,以认识客观世界。
统计自古以来都是国家的管理工具。在人类历史上,自从有了国家,就开始有统计工作。在我国古代公元前2000年前的夏禹时代,便有了人口数字记载。其时所著的“禹贡九州篇”中记载人口约1355万人,土地约2438万hm2,已具有人口和土地统计的雏形;秦朝“商君书”中已有全国的人口调查记录,并把反映国情、国力的“十三数”作为富国强兵的重要依据;汉朝实行口钱制,表明当时已有全国户口与人口年龄的统计,并据此征收赋税。在世界上一些文明古国也是如此,在西方,古巴比伦、埃及、罗马帝国的政府都有人口和资源的详细记载。
当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社会生产发展很快,社会分工日益精细,交通运输、商业贸易日趋发达,国际市场逐步形成。各国政府需要掌握各行各业的统计信息和市场变化情况,从而使统计逐步扩展到各个不同的领域,并且出现了专业的统计机构和研究组织,社会各方面逐步形成专业的统计,促进了统计事业的发展。统计逐步成为社会分工中的一个独立的科学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