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风吟:安顺明清人文之旅
分類: 图书,文学,文集,
作者: 丁武光著
出 版 社: 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 300000版次: 1页数: 362印刷时间: 2008-10-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752238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一地风吟(安顺明清人文之旅)》浸透了浓厚的人文情意。从选材到铺叙,渲染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生动感人的事件。历史人物、事件仍不过是借题发挥的一个由头。阅读中你会很容易发现,叙事记言点到为止,字里行间议论抒情比比皆是。有时连描绘山水风物也透出抒情。遥望逝去的岁月、远去的背影,读出的是我们一代中国文人的即时思考。我们热爱祖国民族,捍卫人及生命的尊严和自由,讴歌智慧,扬弃愚昧,勇于承担责任,爱恋亲友,愿为天下苍生作出贡献,也尽力使自己的一生过得精彩。这一切都曲折却明白地体现在《一地风吟》中,所谓文如其人,文胆、文情、文心,归一人心耳。
《一地风吟(安顺明清人文之旅)》内容分为四个版块,以人系事,回溯追忆明清时期安顺人士和来安顺的人士的行迹言行。“人文”则是三十三篇非虚构性文化散文赖以串联的红线。不论今人古人、天子庶民,也不过以天地为羁旅,百年光阴,倏忽而过。然而人文不灭,文采风流,世代芬芳。正是作者刻意关注人文,着意描述人心,抒情写意,皆成锦绣。
本集中附有六十多张有关安顺的图片、老照片,多为民国以前绘制或摄制,其中不少还相当珍贵。它们自是安顺人文风物的见证,也是文集的组成部分。序言的主题则是论述作者与我以及知青朋友们四十年来的追求历程,也附上两张旧日照片,分别摄于1970年和2000年,三十年间,我的几位铁哥们儿已从青涩转呈老道,但啸咏山水,笑傲人间的意气没有改变。可惜照片后景上没有白塔,那可是安顺城中的标志性建筑,塔不算高,也没有文庙前的透雕龙柱珍贵,但我每每梦回故乡,隐约出现的景物只有塔影和虹山湖水,那是我少年嬉戏的去处,是游子岁月集攥的家园情结。祈愿春风更多眷顾我的故乡小城。它现在相当热闹,但远称不上繁华,都说有后发优势,其中也包括保住自然生态、传承利用人文资源方面,这也许是《一地风吟》学术之外的现实意义。
目录
春风恨不到天涯(代序)
壹 岁月留痕
兴学记
征服者
卫所的建立与卫学
尚存的历史印记《郭子章疏》
康熙朝:一个文教蔚兴的年代
“文教遐宣”匾与安顺义学
科举之路
习安书院的创立
历史风云中的凤仪书院
短暂的学堂时代
瞿鸿锡与安顺中学堂
驿站烟雨
160知府600县官
沉重的翅膀
罂粟花开时
贰 长路心语
徐霞客过安顺
天涯孤旅
彳亍陌路
戊寅年四月十九日
安顺:二十八个字
异境天开
面揖飞流
唤醒山灵
大山之缘
远去的背影
梅月双清
智者厂石
1746年之后的陈法陈庆升父子
遥远的绝响
杨树做官的二十个“不为”
梦归何处
满天是凌云
蹚过混浊的河流
叁 风雨人生
进士第一人
梅豸之仁
徜徉于天堂地狱之间——悲情吴三桂
千叟宴上一奇翁
父子两清官
胡林翼的牛刀小试
奇人杨春发
砚石山农
何威凤的传奇人生
亮太阳
人间情
入泮路
青云志
京华行
行路难
凤之仪之寄语青鸾
凤之仪之振羽丹山
肆 屯堡一束
鸟鸡龙藏与安顺屯堡人
最早的屯堡
唯忠为大的标记“待诏亭”
神佑
云山遐想
青山遮不住(代跋)
后记
书摘插图
壹 岁月留痕
兴学记
征服者
公元1381年lO月,当明太祖朱元璋走出皇城,站在南京城外龙江关,亲自为即将出征的征南将军傅友德及副将军蓝玉、沐英等一干将军饯行之时,他并没有想到,这支迅速调集起来的三十万征南大军,此去仅仅才一百多天,就征服了云南全境。那飞驰而来的八百里加急呈上的塘报又分明写得清楚。1382年元月,盘踞云南的元朝梁王势力兵败如山倒,梁王巴匝刺瓦尔密逃离昆明城,焚毁龙衣,先将王妃及王子、女儿赶人昆明湖淹死,自己同大臣们集体自杀;是年四月,另一支土著势力,大理的段氏王朝数百年的基业随之倾覆,其王爷及亲属均解缚到京。
这场空前快捷的胜利,得益于出征前朱元璋对情势的判断和指授的一个果敢精明的方略:即东路军作为主力出湖广后,由主将军傅友德直接统领,以最快的速度一举占据一个叫“普定”的地方。普定既下,即云南全境俱无屏蔽,驻守昆明大门曲靖的10万元军皆危如累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