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冲击力报告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新闻传播 出版 ,
作者: 张瑞云编著
出 版 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35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0904731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共精选了22个30年来影响了我国历史进程的重大新闻事件。其中有直面思想政治领域矛盾的,包括真理标准的大讨论、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它们分别被称为中国新时期两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还包括对山西长治市市委书记吕日周的行政改革的宣传和分析,对新时期一位刚正不阿的公安局长任长霞的追思。有对经济领域变革中引发广泛争论的经营方式和人物的评析,包括1985年对辽宁本溪“关广梅租赁经营”事件的关注,及2005年对河北亿万富翁孙大午涉嫌非法融资被捕事件的追踪。有对在急剧变化的社会层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冷静剖析和追问,包括1998年对“法轮功”害人真相的揭批,2003年对公民孙志刚在广州街头无端被收容、打死的事件的报道,2004年湖南嘉禾县强拆民居事件的关注。这三件报道都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国掀起了反对“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活动;废除了实行了21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公布施行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加快出台了《物权法》。有关注民众生活状态,对传统体制下的不合理现象予以“晾晒”,包括对2005年天价医疗费案的曝光,把大家诟病已久的医疗体制之痈揭开了盖子;2000年媒体关于结婚是否需要领导同意的讨论,促成了2003年10月1日新《婚姻登记条例》的实施,中国公民结婚不再需要单位证明及强制婚检,它更为重大的意义是引发了人们对公权侵犯私权的思考与讨论。还有对行政方式和司法体系提出考问的,包括铜陵社会发展的大讨论,对被冤杀妻的湖北农民佘祥林案的追踪。更有为公民知情权而疾呼的,包括对2001年的广西南丹矿难事件和2003年席卷中国大地的“非典”风波反思。需特别提及的是,书中选取的几篇有关舆论监督的新闻事件,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媒体的影响力和推动作用,如渤海沉船事故、公路乱收费问题。
目录
序守望与叩问
一石激起千重浪——《光明日报》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吹响时代前进的号角
直面灾难果敢发问——《工人日报》“渤海二号”翻沉事故报道开启新时期官员问责先河
参与改革进程呼唤改革精神——新华社对步鑫生的报道燃起了企业改革的星星之火
透视经济现象弘扬改革旋律——《经济日报》关广梅现象报道引发姓“社”姓“资”大讨论
激励斗志的鼓点勇于改革的宣言——《铜陵报》关于改革开放的系列报道成为全国注目的热点
一声春雷万物向荣——《深圳特区报》长篇通讯带给中国一个春天的故事
切开消费市场背后的毒瘤——《中国消费者报》关于王海打假事件的报道唤起国人维权意识
摄像镜头断层扫描社会病灶——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罚要依法》向“三乱”开刀
高扬科学旗帜破除现代迷信——《齐鲁晚报》著文揭批“法轮功”展现媒体应有的眼光和勇气
新千年第一问:结婚为啥要领导批准?——《中国青年报》一篇文章引起公众对“私权”边界的勘察
用正义刺破权钱交织的黑幕——《人民日报》“南丹矿难”报道扭转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方式
聚焦一位官场改革者沉浮的新闻价值——对吕日周的追踪报道是媒体对当代执政者的立体观察和深层期待
说出真相:正视人类面临的灾难——对“非典”事件的报道考问了中国媒体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不仅仅是为一位冤魂昭雪——《南方都市报》等孙志刚事件报道洞穿了一部国家法律制度
关注一家民营企业的新闻冲击波——媒体对孙大午非法集资案的集中报道凸现多重社会意义
勇于拨动社会的敏感神经——《新京报》等对嘉禾拆迁的连续报道拆了官商共建的“黑屋子
一位感动中国百姓的女侠——媒体对任长霞事迹的集中报道是在呼唤时代的正义
草菅人命:源于对公民生命权的轻视——媒体对佘祥林案的反复追问是洒向司法执法的清醒剂
关爱生命的多重解读——哈尔滨“天价医疗费”的新闻调查触及我国医疗制度的诸多问题
一条手机短信搅翻了一个县——新媒体开始在信息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
万众成一心共打“华南虎——中国网民的深层介入使一普通事件成为举世瞩目的公众话题
中国媒体的力量——汶川大地震快捷、全面的新闻报道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形象
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插图
一石激起千重浪——《光明日报》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吹响时代前进的号角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刊登了署名“本报特约评论员”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一石击起千层浪,人们始料未及的是,一场轰轰烈烈、影响未来中国进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居然由此开始,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此拉开了帷幕。经历了粉碎“四人帮”后接近两年的徘徊后,中国终于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重新将实践确立为第一的地位,踏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开始了勇往直前的历史探索。 任何一篇文章的产生、发表,都离不开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大气候。从今天看,这篇带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其发表无疑是多方面力量相互博弈的结果。从一定程度上说,它代表了当时中国要求打破封建的个人崇拜和人治思想,重新树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这样一股政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