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诗文手迹鉴赏

分類: 图书,艺术,书法 篆刻,字帖,
作者: 杨宪金 编
出 版 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192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大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663583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诗歌起源于民间,本是合乐的。文人将其雕琢而“艺术化”,使之成为文学的样式。唐诗、宋词、元曲,无论它们发展多远,其平仄韵律,这些音乐的要素,与它们的联系是无法割断的。汉字本是语言的附庸,是交流信息的载体,古代文人却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由笔墨而发现了一方艺术天地,运用笔墨,书写诗文,以此抒情写意。
书法(特别是行草书)与旧体诗词在音乐性和抒情性上尤为接近。旧体诗词的音乐性主要通过音节表现,书法的音乐性主要通过点画表现;诗词的音乐性诉诸听觉的平仄,书法的音乐性诉诸视觉点画的长短肥瘦;平仄声音如同书法中直画和弧形的线条。平仄在诗词中的作用是构成节奏,诗人按照汉语声调的特点,安排高低长短互相交错的节奏,就是所谓“声律”;线条的长短、粗细,弦弧交错,构成书法的节奏,行草书的线条连绵起伏,若断还连,畅涩舒卷,或粗或细,加之墨色的浓淡枯润,使书家的思想感情在其中淋漓尽致地发挥。
傅山是我国明末清初一位很有民族气节的社会活动家和杰出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既有艺术实践又有理论贡献的书法大师。不仅在他的生活时代(明清时期)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且在后世,人们都给以相当高的评价。瞿源珠在张刊本《(霜红龛集序》中说,傅山“书法图画,皆超绝古今,世人咸知宝贵”。清人赵执信在《饴山文集》中推傅山书法为“清代第一”。清代学者郭纮在《徵君傅山先生传》中说:“最善临池,草、楷、篆、隶,俱造绝顶。”傅山的书法造诣,中年以前已得时誉,他喜以篆隶笔法作字,真草重骨力,宗颜书而参钟、王意趣,并受王铎书风影响,对赵字别有见地。他曾摹赵子昂、董香光诗墨,爱其“圆转流丽,稍临之,遂乱真矣,既乃愧之”。他一反当时专以婉媚取胜的董、赵书体之遗风,摆脱了明末清初盛行一时的董香光和馆阁体的影响。他提出了“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这一著名的书法艺术创作理论。他极力提倡写字一定要打好根底,他说:“写字之妙,亦不过一正,然正不是板,不是死,只是古法。”他还说:“写字不到变化处不见妙。然变化亦何可易言。不自正入,不能变化。”他对篆隶为楷书之本亦有论列:“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所谓篆隶八分,不但形相,全在运笔转折活泼处论之,俗字全用人力摆列,而天机自然之妙,竟以安顿之。”他以立品和务本为书学正宗的主张,堪为后人效法。“字如其人,书为心画”,他特别强调“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他喜爱颜真卿雍容大方的书体,更敬重他大义凛然的气节。他反复赞美颜真卿的人品和气质,“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霜红龛集》)。他对我国历代书法理论与书法各体之间关系的研究与探索,均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目录
条幅章法
草书五言诗轴圆相写鱼字
草书五言诗轴摘得红梨叶
草书五绝诗轴白沙荷叶底
草书五言诗轴朝日点红妆
草书五言诗轴水上月华明
草书五绝诗碑四海重然诺
行书五言诗十条屏之一(苏秦)北游说
行书五言诗轴虹巢不盈丈
行书五律诗轴村晚惊风度
行书五言诗册(局部)楼雨沾云望
行书五言诗轴铙吹喧京口
行书五言诗轴枕乐攻吾短
行书五言诗轴坦腹江亭暖
行草五言诗册(局部)碧草违春意
行草五言诗册(局部)圃畦新雨润
草书五言诗轴关窗出海云
草书五言诗轴东岳云峰起
草书五言诗轴娟娟春柳外
草书五言诗轴心腐神皋日
草书五言诗轴床上书连屋
草书五言诗轴岱宗秀维岳
草书五言诗轴别业居幽处
草书五言诗轴一段不仁铁
草书五言诗轴贵人何荡漾
草书五言诗轴客嚷吾书好
草书五言诗轴花隐掖垣暮
草书五言诗轴子以芝麻别
草书五言诗轴风磴吹阴雪
草书五言诗轴早起非真健
草书五言诗轴客里有所过
草书五言诗轴致此自僻远
草书五言诗轴香阁东山下
行书五言诗轴农务村村急
草书五律诗碑同被秋光染
草书五律诗轴不识南塘路
草书五律诗轴世上漫相此
草书五律诗轴江皋已仲春
隶书五言诗轴东壁图书府
隶书五言诗轴剩确分新黍
篆书五言诗轴朔风健游子
小篆五言诗轴北斗挂城边
篆书五言诗轴春雪融复冻
篆书五言诗轴何必许家弟
隶书五言诗轴华岩独灵异
草书五言诗碑早原罗鹜拙
小楷五言诗册(局部)西忆岐阳信
草书十二条屏蜗结丹崖老
行书六言诗轴葡萄四时芳醇
行书七言诗轴饮水拂云玄圃外
行书七言诗轴石出倒听枫叶下
……
斗方章法
扇面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