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咏史怀古诗研究

分類: 图书,文学,中国古诗词,
作者: 张润静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350000版次: 1页数: 293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262906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唐代咏史怀古诗研究》是张润静2002年夏天完成并通过了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是对有唐一代咏史怀古诗进行的一次总体观照。作者紧紧地抓住咏史怀古诗这一文学体裁和文学样式的根本的审美特征,在唐代社会的大背景下,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历史流程中,对唐代咏史怀古诗的思想与艺术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审视,既有宏观的把握与概括,又有微观的抉发与论析,穷源溯流,综观正变,材料充分,论旨详明。
作者简介
张润静,黑龙江省望奎县人。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完成本科、硕士、博士学业,2002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目录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咏史与怀古的分合与名实
第二节 唐前咏史怀古诗的发展与成就
第二章 唐代咏史怀古诗繁荣原因
第一节 民族文化的长期涵养
第二节 历史的诗性质素与诗人的审美心理
第三节 唐代社会的新形势、新趋尚
第三章 唐代咏史怀古诗发展历程
第一节 继往开来之初唐奠基期
第二节 厚积薄发之盛唐拓展期
第三节 与时俱进之中唐成熟期
第四节 群星炳耀之晚唐繁盛期
第四章 唐代咏史怀古诗热点题材
第一节 昭君古题的文化意蕴
第二节 唐代诗人的金陵情结
第三节 武侯题材与唐代士人心态
第四节 李、杨题材——唐人的伤痕文学
第五章 唐代咏史怀古诗人举要
第一节 搅碎古今之李白
第二节 尚友古人之杜甫
第三节 寄兴深微刘禹锡
第四节 大能感慨之许浑
第五节 气俊思活杜牧之
第六节 深情冷眼李商隐
第六章余论
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绪论
中国历史悠久,史籍丰富,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异常强烈的“历史感”,这是其他国家和民族所无法相比的。重史的文化孕育了一种独特的诗歌类型——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的发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特殊产物。
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我们从许多方面都可以感受到它的独特性。在题材特征上,它涉及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历史文化积淀,较之现实题材的作品,多了时间性的一维,因而具有其他题材无法比拟的纵深的历史感;在创作主体上,中国诗歌的许多样式都起源于民间,然后才进入文人的创作。而咏史怀古诗却是典型的士大夫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与成熟都是在文人手中完成的,因而它鲜明地体现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历史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在思想内容上,它涉及国家兴亡、社会治乱、帝王贤愚、功业成败,以及个体生存状态、出路乃至爱情等社会、人生的各种重要问题,题材似乎离现实最远,而主旨却处处切合现实;在艺术手段上,它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成功地结合了起来,而且其他诗歌样式的艺术追求在咏史怀古诗中皆有体现;在创作实绩上,咏史怀古诗不但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而且数量相当可观,自六朝以来,历代重要诗人对这一体裁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染指,其中有许多在这一领域还大有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