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情殇-纳西族的殉情研究--当代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文库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文化人类学,
作者: 杨福泉 著
出 版 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25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22205552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关于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和母系制等,国内外学人论者日众,论著迭出。而殉情这一震荡人心的人间悲剧,虽亦有一些学者论及,但多为零篇断章,寥寥可数,且未做系统性的探究。本书即是对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进行专题研究的初步尝试。 笔者认为,研究纳西族的殉情,对于揭示纳西族多元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文化变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纳西族的殉情风尚本身对于从心理和精神文化的深层揭示各民族极富神秘色彩的种种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个可供剖析的典型范例。
作者简介
杨福泉,男,1955年牛,纳西族,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云南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云南省东南亚南亚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纳西学研究会会长。丰要致力于人类学、民族学、纳西学研究,曾应邀赴德国、美国、加拿大、瑞士、瑞典、日木、埃及等国访问讲学。 在国内外出版个人专著24种,发表140多篇学术论文。主要学术代表作有《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纳西族文化史论》、《原始生命神与生命观》、《多元文化与纳西社会》、《灶与灶神》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殉情面面观
一、“世界殉情之都”
二、殉情词义及自杀方式
三、殉情前的准备
四、殉情地、殉情树
五、歌与诗中完成的人生悲剧
六、殉情发生之后
第二章 殉情的社会原因
一、殉情溯源
二、“改土归流”与殉情
三、婚姻制度变迁与殉情
四、妇女与殉情
五、民间迷信禁忌与殉情
第三章 殉情与东巴教
一、殉情鬼与爱神
二、风鬼(风流鬼)
三、“楚”鬼与“尤”鬼
四、镇压殉情鬼之神“卡冉”
五、为殉情者举行的“祭风”仪式
第四章 “玉龙第三国”之谜
一、神秘的诱死幻境
二、高山中的理想国
三、回归自然的生命观及其文化背景
第五章 殉情与民族个性
一、传统生死观
二、崇勇尚武的民风
三、重义轻生与重情赴死
第六章 殉情悲剧文学
一、古典爱情悲歌的产生
二、东巴经殉情长诗《鲁般鲁饶》
三、殉情之歌《游悲》
结论
附录:主要参考论著
书摘插图
第一章殉情面面观
一、“世界殉情之都”
殉情之风
丽江纳西族的殉情习俗,最早记载于汉文史书的是光绪《续云南通志》一书:“滚岩之俗多出丽江府属的夷民,原因:未婚男女,野合有素,情隆胶漆,伉俪无缘,分袂难已,即私盟合葬,各新冠服,登悬岩之巅,尽日唱酬,饱餐酒已,则雍容就死,携手结襟,同滚岩下,至粉骨碎身,肝脑涂地,固所愿也。”
四川省盐源县邑人陈震宇与清同治甲戌年(十三年,公元1874年)抄呈的《盐源县志》中也有有关纳西族殉情习俗的记录。该志书中所载的《盐源杂咏》中说:
“谁谓蛮家无是非,两情相向更相依,今生只合风流死,化作鸳鸯到处飞。(幺摩,奸情败露,男女俱自尽,俗名风流死。)”
“取次贪花情大浓,风流肠断形踪踪,纵然化作双蝴蝶,未必花间得再逢。 (夷俗,男女私通情愿,即采断肠草和酒饮,肠断同死,名日风流逝。)”①
段绶滋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纂修的《中甸县志》卷下中记日:“摩些族(即纳西)男女最重恋爱,每因婚姻不称己意,辄于婚嫁之前,男女 ①转引自傅于尧:《盐源、木里二县民族历史文化考察记略》,载《雅砻江下游考察报告》,中国西南民族学会印,198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