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名著学语文)
分類: 图书,中小学教辅,语文阅读,
作者: (苏)高尔基 著,唐敏 编
出 版 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253000版次: 1页数: 228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012086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内容包括了幼年时期从三岁至十岁这段时间的生活断面。阿廖沙彼什科夫三岁丧父后,由母亲和外婆带到外公家。这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家庭。外公卡什林是一个小染坊主,已濒临破产。他性情暴躁、乖戾、贪婪、自私;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也粗野自私,经常为了家产争吵斗殴,第三代也受到很坏的影响。阿廖沙在这里每天看到的是令人作呕的丑事,但他得到外婆的疼爱,受到外婆所讲述的故事的熏陶,这对他以后的文学生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另外,那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冈”,那个忠厚老实、教导阿廖沙要做“正直的人”的老长工格里戈里,那个献身科学的进步知识分子“好事情”等等,他们都是阿廖沙的良师益友。童年的这些经历哺育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丑恶的反抗精神。
紧扣阅读与作文两大勇力点解读,配合语文考试要点编排内容,全面提高语文成绩。
高尔基的作品在中国有上千上万的读者.可是对他的作品,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看法,感受不一定相同。然而谁也躲不开他那颗“燃烧的心”的逼人的光芒。我翻译他的早期作品的时候,刚开始写短篇小说。我那个时期的创作里就有他的影响。
——巴金
《童年》中外婆的形象是俄国文学史上最鲜明、最富有诗意的妇女形象之一,她是伟大母亲的象征,也是俄国苦难生活的象征。
——孙慧玲
内容简介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童年(读名著学语文)》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从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经历,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民众的生活,反映了小市民阶层的庸俗自私和空虚无聊,揭露了沙俄专制的黑暗与罪恶。《童年》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品。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很早就被翻译到了中国,它曾对我国的革命以及广大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年):著名作家。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生在木匠家庭。四岁丧父后随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念过两年小学。十一岁走向社会,独自谋生,当过学徒、饭馆跑堂、搬运工、面包师等。1892年以处女作小说《马卡尔楚德拉》登上俄国文坛,主要作品有《海燕之歌》、《母亲》及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由于在文学中的开创性贡献,高尔基博得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的世界声誉。
目录
名师快速导读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地位与影响
故事概要
艺术特色
典型人物形象
第一章 葬礼和青蛙
第二章 伏尔加河上的经历
第三章 来到外公家
第四章 挨打的滋味
第五章 生活中的亮色
第六章 好朋友茨冈
第七章 小鬼和蟑螂
第八章 染坊失火了
第九章 外婆的回忆
第十章 外公的回忆
第十一章 又是一场噩梦
第十二章 外婆的上帝和外公的上帝
第十三章 还是待在家里吧
第十四章 “好事情”
第十五章 好事情被赶走了
第十六章 三兄弟的感情
第十七章 彼德大叔的死
第十八章 母亲回来了
第十九章 不幸就是节日
第二十章 父亲的故事
第二十一章 又一个父亲
第二十二章 到人间去吧
必备知识要点
阅读自我测试
参考答案
书摘插图
故事概要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内容包括了幼年时期从三岁至十岁这段时间的生活断面。阿廖沙彼什科夫三岁丧父后,由母亲和外婆带到外公家。这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家庭。外公卡什林是一个小染坊主,已濒临破产。他性情暴躁、乖戾、贪婪、自私;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也粗野自私,经常为了家产争吵斗殴,第三代也受到很坏的影响。阿廖沙在这里每天看到的是令人作呕的丑事,但他得到外婆的疼爱,受到外婆所讲述的故事的熏陶,这对他以后的文学生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另外,那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冈”,那个忠厚老实、教导阿廖沙要做“正直的人”的老长工格里戈里,那个献身科学的进步知识分子“好事情”等等,他们都是阿廖沙的良师益友。童年的这些经历哺育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丑恶的反抗精神。
艺术特色
儿童视角的运用
通篇来看,“童年阿廖沙”是由成年的“我”来回忆叙述的。他是通过一个逐渐成长的孩子的眼光来描写他的周围世界。周围的世界在大人眼中是一个样子,但在童年阿廖沙眼中却是另一个样子。这个世界有神奇,有童真,有对丑恶的厌倦和对大人们虚伪、互相仇视的不理解。由于以童年之心再现市民庸俗生活的庸俗、苦难,小说具有异常强烈的感染力,能使任何一个经过苦难的仁慈心灵感叹不已。同样,我们在阅读这部作品的时候,也要转换视角。总之,儿童视角的运用是小说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