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戏剧经典
分類: 图书,文学,戏剧,
作者: 张健 主编
出 版 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1字数: 452000版次: 1页数: 470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2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303004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中国话剧,滥觞于19世纪末上海出现的学生演剧活动。作为一种舶来品,它在一个多世纪本土化过程中,不仅成功地为中国戏剧艺术的生态系统带来了结构性的变化变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戏剧艺术的美学意义和文化精神。
20年代的熊佛西是一位比较典型的启蒙主义戏剧家。早在留美期间,熊佛西就已立下了“建设中华国剧之宏愿”。回国主持“戏剧系”后,他一方面坚持了以学习和研究现代话剧艺术为主的基本主张,一方面又十分重视话剧工作者向民族古典戏剧优秀传统借鉴和学习的问题。他在这一时期的话剧创作,由此也就呈现出中西影响相互交融的趋向。这一点,再加上作家本人的启蒙主义思想立场和当时由于思想彷徨而对社会现实抱有的那种若即若离、不即不离的生活态度,于是在20年代的剧坛上形成了一种以社会性、寓言性、通俗性和趣味性为主要特点的艺术风格。《醉了》、《艺术家》等则是这一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目录
田汉获虎之夜(1924)
名优之死(1929)
南归(1929)
关汉卿(1958)
丁西林酒后(1925)
三块钱国币(1939)
熊佛西醉了(1928)
洪深五奎桥(1932)
曹禺雷雨(1934)
日出(1936)
原野(1937)
北京人(1940)
李健吾这不过是春天(1934)
夏衍上海屋檐下(1937)
芳草天涯(1945)
于伶夜上海(1939)
宋之的雾重庆(1940)
郭沫若屈原(1942)
阳翰笙天国春秋(1943)
吴祖光风雪夜归人(1943)
杨绛弄真成假(1945)
陈自尘升官图(1945)
阿英李闯王(1945)
胡可战斗里成长(1950)
欧阳予倩桃花扇(1947)
岳野同甘共苦(1956)
老舍茶馆(1957)
沈西蒙等霓虹灯下的哨兵(1963)
姚一苇红鼻子(1969)
苏叔阳丹心谱(1978)
沙叶新陈毅市长(1980)
李龙云小井胡同(1981)
刘树纲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1985)
锦云狗儿爷涅槃(1986)
李杰古塔街(1987)
何冀平天下第一楼(1988)
陈子度等桑树坪纪事(1988)
姚远商鞅(1989)
过士行鸟人(1992)
孟京辉思凡(1993)
杨利民地质师(1997)
张健后记
书摘插图
获虎之夜(独幕话剧)
田汉(1898-1968)
原名田寿昌。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贫民家庭里。幼年时就爱好戏剧,家乡的皮影戏、木偶戏和花鼓戏等民间戏曲对他产生了深厚的影响。1912年考入长沙师范学校,在校就读期间开始试作京剧。1916年随舅父东渡日本留学,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后又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创造社。因广泛接触到西方各种艺术流派的戏剧作品或演出,开始转向话剧创作。1922年回国,担任上海中华书局编辑。1924年起创办《南国半月刊》,并先后组织南国电影剧社、南国艺术学院和南国社。这一期间发表的话剧剧本主要有《咖啡店之一夜》(1922)、《获虎之夜》(1924)、《湖上的悲剧》(1928)、《南归》(1929)、《名优之死》(1929)等。1930年起从事左翼戏剧运动,陆续发表了《梅雨》(1931)、《乱钟》(1931)、《回春之曲》(1935)等话剧剧本。抗日战争期间,组织并成立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筹建抗敌演剧队,主编《抗战戏剧》《抗战日报》《戏剧春秋》等报刊,完成了话剧《卢沟桥》(1937)、《秋声赋》(1942)等创作。抗战胜利后,又投身到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民主运动之中,写有话剧《丽人行》(写成于1947年春)等。建国后,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和党组书记、全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在繁重的领导工作之余,创作了话剧《关汉卿》(1958)和《文成公主》(1960)等,并改编了戏曲《白蛇传》(1953)、《金鳞记》(1957)、《西厢记》(1959)、《谢瑶环》(1961)等。1968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