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信评级原理

分類: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财务管理,
作者: 李振宇等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2页数: 552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2纸张:I S B N : 978780107625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资信评级工作的基本原理。对资信评级的概念、评级的作用、评级的基本步骤、操作要点,以及国际评级业的发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此外,还提供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工商企业主体评级的评级思路、指标体系,并介绍了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金融担保机构等金融机构的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的方法,附录部分收集了我国现行的有关评级业的主要法律法规等。
本书由具有实践经验的业内资深人士编写,内容丰富翔实。解读深刻全面,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适合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银行、基金管理公司等债券投资者、信用风险管理人及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目录
第一章资信评级概述
第一节信用与信用风险
一、信用
二、信用制度及其发展
三、信用风险
第二节为什么要进行资信评级
一、什么是资信评级
二、资信评级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三、资信评级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四、资信评级的作用
第三节资信评级的基本做法
一、资信评级对象的确定和信用等级的划分
二、从全面、正确反映被评对象信用状况的角度确定信用分析内容
三、制定评级准则和评级政策
四、制定信用评级程序
第四节资信评级的基本观点和理念
第五节评级方法概论
一、因素分析法
二、定量与定性问题
三、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关系
四、信用风险因素的分类和综合
第六节资信评级体系
一、资信评级体系的组成
二、资信评级机构的内部管理
第七节资信评级业的监管
一、资信评级业的性质要求加强监管
二、国际上对评级业监管的基本经验
三、评级监管建议
第二章国际信用评级业
第一节际信用评级行业产生与发展简史
一、初始阶段(1840年至1920年)
二、发展阶段(1920年至1970年)
三、普及阶段(1970年至今)
第二节政府对信用评级的监管及其推动作用
一、美国的经验
二、安然事件后欧洲对评级机构的监管
三、亚洲和拉美国家
四、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五、部分国家和地区对评级结果的认可状况及认可指标
第三节国际评级与国内评级
一、国际评级与国内评级
二、国际评级的准确性
三、从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看评级的准确性
第四节 国际著名评级机构及其信用等级符号
一、标准普尔
……
第三章中国资信评级业的发展
第四章评级作业流程
第五章中国债券市场发展
第六章企业主体评级方法
第七章企业债项评级方法
第八章金融机构评级方法
第九章资产支持证券评级方法
附录
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书摘插图
第一章资信评级概述
资信评级如果说是一门科学,倒不如说它是一门艺术。资信评级需要综合应用经济、管理、财务、金融等有关知识;尽管资信评级更像一门艺术,但经过近百年的实践,在评级机制、理念、程序和方法等方面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基本做法。本章主要介绍信用和信用风险、资信评级的基本含义、资信评级的理论基础、资信评级的基本做法和方法、资信评级体系、评级标准、评级观点和理念、资信评级业的监管与内部管理等。本章的内容既是对资信评级的概括性介绍,也是把握资信评级真谛的关键。
第一节信用与信用风险
一、信用
“信用”(Credit)一词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那时已经出现了一些富有的放贷人(他们便是今日银行家的鼻祖),他们往往在热闹的城镇广场中摆放一条长凳,借贷交易就在那里进行。这种借贷交易赖以进行的基础就是双方彼此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