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信任与企业成长

分類: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经营管理,
作者: 周文著
出 版 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316印刷时间: 2009/01/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0006064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文的研究在于强调现代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的回归,以分工为起点探讨企业的成长,将分工纳入到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企业是在分工中产生,并随着分工的演进和深化不断成长;而分工又受市场规模的限制,没有市场的扩大,就不可能有分工的深化。另一方面,信任又是交易的基础。交易的扩张依赖于信任的扩展,没有信任的扩展就不可能有交易和市场的扩大。越是缺乏信任,人们之间的分工就越不发达,并且交易成本越高。当信任关系微弱到使交易成本高于分工与交换所能得到的好处时,分工就会陷入停滞困境。传统交易和市场向现代交易和市场的拓展就主要得力于信任从人格化向非人格化的扩展。因此,企业成长,一方面是源于分工的深化;另一方面是得益于信任半径的扩大。总的来看,信任是影响分工的一种深化机制,并为个人和企业参与分工提供长期化的、稳定的预期,从而保证交易的连续性和进一步扩展。从企业制度角度看,家族企业和合伙企业不能向现代企业转轨,主要是不能摆脱信任的约束困境,信任不能从血缘信任扩展到社会信任,这种信任“瓶颈”也就制约了企业的成长。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1章导论
1.1 理论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理论背景
1.1.2问题的提出
1.2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基本思路
1.2.2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存在的不足
1.3.1主要观点
1.3.2存在的不足
1.4本文研究的结构安排
第2章文献述评和相关问题
2.1 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的渊源与演进
2.1.1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企业成长
2.1.2新古典理论框架中的企业成长
2.1.3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企业成长
2.2信任研究的缘起和发展
2.3 信任研究的不同视角
2.3.1信任研究的社会学路径
2.3.2经济学中的信任研究
2.3.3本文对信任研究的取向
2.3.4企业成长中的社会资本问题
2.4 小结
第3章企业的本质和成长:一个新的审视角度
3.1 企业的产生与成长
3.1.1企业的契约性质
3.1.2企业的不完全合约
3.1.3企业的专业化与分工
3.1.4企业性质新解:一个新的审视角度
3.2企业成长:界定与综合
3.2.1 同质性假定与企业外生性成长
3.2.2异质性假定与企业内生性成长
3.3 企业家与企业成长
3.3.1企业家概念的论争
3.3.2企业家与企业成长
3.3.3分工与企业家
3.3.4企业家与社会资本
3.4企业规模和企业成长
3.5 小结
第4章分工演进、市场深化与企业成长
4.1 分工演进与企业成长
4.2 斯密定理与杨格定理
……
第5章信任扩展、交易扩张与企业成长
第6章企业内分工、信任与企业成长
第7章企业成长:一个历史视角的考察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1章 导论
1.1 理论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理论背景
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开篇就提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同样,在当今世界,企业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国经济中的微观主体和细胞。“企业是组织生产的基本单元,经济活动更多地通过企业渠道来进行。”企业的成长关系着经济的成长,企业的兴衰决定着经济的兴衰。凡勃伦说,“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是工业体系,而使它活跃起来的主导力量是企业”。因此,研究企业成长就成为理解经济成长的关键。
但是,作为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理论却一直视企业为“黑箱”(black box),没能将企业纳入到正统的分析框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