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特区30年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洪卜仁等主编
出 版 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38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153198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30年弹指一挥间。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这30年,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极大丰富,还包括人的思想解放和全面发展。今天,我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走出了单调划
一、保守封闭,走向了丰富多元、包容开放,体现了百舸争流、勇立潮头的时代风貌,展示了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喜人景象。其中,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7年来发生的巨变,就是有力的佐证。
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经济特区并题写“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光辉题词的鼓舞指引下,一茬茬特区建设者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先行先试,大胆开拓,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推进了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今天的厦门经济特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在海峡西岸建设科学发展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中发挥了示范榜样和先行先试作用。更值得欣慰的是,当年特区建设者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得到了发扬光大,它激励引领更多的后来者不断解放思想、变革创新,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努力开辟新天地、创造新业绩。这是光辉榜样的力量所在,更是唯物辩证法关于“精神也可以变物质”观点的生动写照。
目录
◎序言陈修茂
◎前言
◎亲历改革开放
我们是改革开放“项目经理”
厦禾路旧城改造工作的回顾
“参与经济特区建设是我引以自豪的经历”
厦门国际银行的创办
潮起海西
◎厦门日报:30人30谈
经济特区改变中国
建会展中心谱英雄交响
小平题词为经济特区指明方向
用活外汇厦门挣了第一桶金
一通电话女指挥家特区“垦荒”
搞计件被一状告到省委书记
两次“喊话” 宣布放开粮价物价
台湾记者要录音市领导鼓励放开讲
“扁食嫂”之争是一个时代缩影
勇闯禁区替“坏人”说话
厦禾路改造群众高呼共产党万岁
把厦华当自家孩子 两度进京求援
在厦向民进党人介绍“一国两制”
全岛搞特区,小平说没啥子危险
50多位国企厂长上书要求“松绑”
40天内不开建“火炬”,就撤资
厦门在全国最早取消统购粮
厦门在全国最早引进程控电话
一篇报道平息年轻人进舞厅风波
建厦门机场,与省领导立君子协定
六个副校长挤一间办公室
皇甫平:新一轮解放思想要树立以人为本标准的权威
张胜友:文学为改革冲锋陷阵
一篇雄文引爆真理标准大讨论
“中外合资宾馆,姓资还是姓社?”
“敢”字当头,路其实很宽
◎厦门商报:让记忆引领我们
一个厦大教授的牢狱春秋
仅因一笑,女工丢掉了工作
“资本主义尾巴”总也割不掉
“父女劳模”名震全国
我做了30年的“真理标准”报告
一份党报的沧海桑田
“二十八户大楼”的50年变迁
50年一遇的冰雹,厦门人亲口尝尝
一个回头的浪子
……
厦门晚报:一日记忆
后记
书摘插图
◎亲历改革开放
我们是改革开放“项目经理”——访厦门市原市长邹尔均
冬日的鹭岛,依旧阳光明媚,生机盎然。
周六的上午,晴朗而温暖,滨北财经大厦17楼。厦门市原市长邹尔均,刚在北京出席完“《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与对外开放座谈会”。依旧沉浸在喜悦中的他,激情满怀地与我们回忆起30年厦门风起云涌的改革开放历程。
“这30年改革路不平坦,尤其是刚开始非常艰难。”讲到动情处,他目光坚毅,话语铿锵有力。“经济特区是因改革而生的,改革是特区的魂,离开了魂就没有方向了。特区的使命就是改革,闯失败了,就这么一个‘点’。成功了,就能为全国提供经验。”
“所以,这次在出席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商务部联合举办的座谈会上,我引用了‘无限风光在险峰’来形容我们突围后的喜悦。”言语间,这位年届七旬的老人不乏风趣,“改革开放,小平同志是总设计师,谷牧是总工程师,我们老一批特区人,也就是项目经理吧。”
而这位“项目经理”,从1983年初到1992年底,整整在厦当了10年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