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

分類: 图书,经济,统计 审计,
作者: 唐毅泓,邢晟 主编
出 版 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44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587887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教材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线,以新的审计准则为依据,全面地阐述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职业规范、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和审计责任等问题。还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特种审计的有关内容和方法。全书共十八章,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审计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审计概论、审计职业规范与法律责任、审计目标、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风险评估、风险应对、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以及审计抽样和审计报告。第二部分为审计实务,主要包括企业四大业务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特殊项目审计、终结审计、特殊审计领域等。 本教材力求深入浅出,使学生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能够比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于审计实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计意识和审计理念,以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审计总论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审计概述
第三节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审计职业规范与法律责任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第三节 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准则
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审计目标及实现过程
第一节 审计总目标
第二节 审计具体目标
第三节 审计范围
第四节 审计目标的实现过程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节 审计证据概念与种类
第二节 审计证据的特征
第三节 审计证据的获取、整理与分析
第四节 审计工作底稿及分类
第五节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与管理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计划审计工作
第一节 初步业务活动
第二节 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
第三节 审计重要性
第四节 审计风险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 风险评估
第一节 风险评估的含义
第二节 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以及项目组内部的讨论
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第四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第五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第六节 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
第七节 审计工作记录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风险应对
第一节 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第二节 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第三节 控制测试
第四节 实质性程序
第五节 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第六节 审计工作记录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
第一节 错误与舞弊
第二节 治理层、管理层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第三节 风险评估程序
第四节 识别和评估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第五节 应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第六节 评价审计证据
第七节 与管理层、治理层和监管机构的沟通
思考与练习
第九章 审计抽样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第二节 样本的设计与选取
第三节 控制测试中抽样技术的应用
第四节 实质性程序中抽样技术的应用
思考与练习
第十章 审计报告
第一节 审计报告的含义与种类
第二节 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标准审计报告
第四节 非标准审计报告
思考与练习
第十一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概述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风险评估
第三节 销售的交易类别测试
第四节 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第五节 应收账款审计
第六节 坏账准备审计
第七节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思考与练习
第十二章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
第一节 购货与付款循环概述
第二节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控制风险评估
第三节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交易类别测试
第四节 应付账款审计
第五节 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
第六节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思考与练习
第十三章 生产循环审计
第一节 生产循环概述
第二节 生产循环的控制风险评估
第三节 生产循环的交易类别测试
第四节 存货成本审计
第五节 存货监盘
第六节 存货计价审计和截止测试
第七节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审计
第八节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
第九节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思考与练习
第十四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第一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概述
第二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风险评估
第三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交易类别测试
第四节 筹资审计
第五节 投资审计
第六节 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
思考与练习
第十五章 货币资金审计
第一节 货币资金事计概述
第二节 货币资金的控制风险评估
第三节 库存现金审计
第四节 银行存款审计
第五节 其他货币资金审计
思考与练习
第十六章 特定业务审计
第一节 期初余额审计
第二节 期后事项审计
第三节 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审计
第四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审计
第五节 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
第六节 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
第七节 持续经营审计
思考与练习
第十七章 终结审计
第一节 取得管理层声明书和律师声明书
第二节 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
第三节 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第四节 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第五节 形成审计意见
思考与练习
第十八章 特殊目的审计其他类型审计
第一节 验资
第二节 对特殊目的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
第三节 其他类型审计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审计总论
第三节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一、审计组织
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审计组织都是由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三部分构成。
(一)政府审计机关
1.政府审计机关的隶属模式
政府审计机关是指代表政府行使审计监督的行政机关。它具有国家赋予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政府审计机关不仅是最早的审计组织形式,而且也是审计机构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的不同,各个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的隶属关系和地位也不同,主要类型有以下三种:
(1)立法型。政府审计机关属于立法部门,直接对议会负责。如美国的总审计局、加拿大的审计总署、西班牙的审计法院。立法型政府审计机关地位很高,独立性强,有利于充分发挥审计作用。
(2)司法型。政府审计机关隶属于司法部门,对公共财务案件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案件都有一定的裁判或审判权,如法国的审计法院、意大利的审计法院等。司法型的政府审计机关拥有很强的司法权,可直接行使司法权力,具有司法地位和很高的权威性。
(3)行政型。政府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法律赋予的权限,对政府所属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财政预算和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审计。向政府审计机关依据政府法规进行审计,具有广泛性和直接性,但其独立性往往受到一定限制。还有一些国家的政府审计机关,介于立法、司法及行政部门之间,如德国的联邦审计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