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培养线路图:一流三联三个零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郜振廷,史殿元,孙立威等著
出 版 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384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179037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解决校、企人才对接扭曲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本书在深入分析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在单指向性方面的5个局限性的基础上,以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河北经贸大学为例,研究了以ERP模拟实验教学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开发管理流程,归纳出实验项目开发的三种模式,揭示出以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以ERP模拟实验教学为主体的现代化实验教学的8大优势。首创性地将企业管理中的供应链管理思维引入教学育人研究,探讨分析了教务流程再造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提出“一流、三联、三个零”的供应链培养模式,建立了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出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全新框架。
作者简介
郜振廷,男,1951年生,河北平山人。河北省高教名师,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港口物流教育创新高地负责人,河北省《管理学》省级精品课负责人,河北省现代物流规划秘书长。担任省内外多家大中型企业高级顾问、咨询师。研究成果获省级二等奖1次、三等奖5次。
目录
序言— 知者创物,能者述焉
序言二 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
绪论
第一章 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校、企人才对接
第一节 国家创新体系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起源及发展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涵盖范围
三、建设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
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呼唤“知识创新工程”
第二节 高校人才培养
一、高校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独特作用
三、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
第三节 企业人才需求
一、企业创新
二、企业创新的关键:人才
三、企业创新对于人才的外部需求
第四节 校、企人才对接
一、校、企对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校、企对接的基石:人才对接
三、校、企人才对接扭曲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第二章 学生能力培养的传统模式
第一节 传统模拟教学的基本做法
一、各种基本做法
二、各种基本做法的共同特点:单指向性
第二节 认知能力培养:顶岗实习
一、顶岗实习
二、顶岗实习的作用
第三节 操作能力培养:专业实习
一、专业实习
二、专业实习的作用
第四节 传统研习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一、管理的无形性:可视性的困惑
二、空间的间隔性:接触性的困惑
三、时间的自主性:对接性的困惑
四、费用的限制性:成本性的困惑
五、适应的被动性:追随者的困惑
第五节 大学生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
一、高等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应该由政府转向“客户”
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本位应该从学科转向市场
三、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依据应该从“资源约束”转向“需求约束”
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心应该从宏观体制的层面转向高等学校的层面
五、大学生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
第三章 创新能力构成与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创新之道
一、创新人格的锻造和养成
二、创新智慧的历练和感悟
三、责任心
四、挑战权威,唯实不唯上
第二节 创新之术
一、掌握创新思维单项工具
二、培养分析综合思维能力
三、掌握创新思维规律
第三节 创新之法
一、创新制度
二、创新规范
第四节 创新之和
一、创新团队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二、优秀创新团队的特质
第五节 创新之径
一、创新路径选择
二、注意契约保证和诚信保证的双向保障
第六节 创新之信
一、创新的信息技术
二、诚信运作
第七节 创新之境
一、环境对创新活动的影响
二、创造良好的群体气氛
三、要有良好的“领导气候”
四、完善激励手段
第四章 现代信息技术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平台
第一节 现代企业引入ERP的理由
一、ERP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二、我国企业引入ERP的过程
三、引入ERP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企业ERP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现代信息技术与商务的结合:电子商务
一、电子商务的起源及发展
二、电子商务与ERP的结合
第三节 现代信息技术与政务的结合:电子政务
一、电子政务的起源及发展
二、电子政务与ERP的结合
第四节 现代信息技术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结合:企业资源计划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于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二、现代信息技术对于高校教育的促进作用
三、ERP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技术平台
第五章 ERP模拟实验教学: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第一节 ERP模拟实验的历史沿革
一、ERP模拟实验的发展阶段
二、我国高校ERP模拟实验教学现状
第二节 ERP模拟实验的类型
一、分专业ERP模拟实验
二、综合化ERP模拟实验
三、ERP沙盘模拟实验
第三节 ERP模拟实验流程
一、组织准备工作
二、实验准备工作
三、具体实验过程
四、实验结果总结与经验交流
第四节 ERP模拟实验的前提条件
一、高校领导的推动力条件
二、合适的软件供应商条件
三、实验的人、财、物条件
四、适用的ERP演习项目条件
第五节 ERP实验中的沟通管理
一、实验沟通的目的
二、沟通的方式
三、实验沟通的原则
第六节 创新型教师的素质结构
一、小角色和大责任的关系
二、“沉下去研究系统理论”跟“跳出来激活社会需求”的关系
三、深和广的关系
四、师徒关系和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
五、“岸上教游泳”和“水中教游泳”的关系
六、“苦学三四年”和“终身能受益”的关系
七、“生存”、“敬业”、“爱岗”和“乐岗”的关系
八、从“讲得少”到“讲得多”、“讲得对”,到“讲得准”的递进关系
第六章 ERP演习项目的开发管理
第一节 ERP演习项目概述
一、项目概述
二、项目管理的内涵
三、实验项目开发管理的原则
第二节 项目流程管理
一、生命周期与方法论
二、项目定义
三、合同与采购管理
四、项目规划、执行、跟踪
五、变化管理
第三节 教授深入企业培训、咨询
一、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ERP演习项目的“走出去”来源
第四节 聘请有理论水平的企业家担任兼职教授
一、实践促进理论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ERP演习项目的“引进来”来源
第五节 成立共建组织,定期交流培养及相关信息
一、校、企对接的组织保证:共建组织
二、校、企对接的机制保证:双向交流
三、在双向交流中促进ERP演习项目的发展
第七章 ERP模拟实验教学的优势
第一节 综合性优势
一、各学科的自身优势
二、多学科的互动优势
第二节 仿真性优势
一、场景逼真性
二、操作实战性
三、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的过程
第三节 衔接性优势
一、纵向环节的无缝对接
二、横向环节的统筹兼顾
第四节 廉价性优势
一、时空便利性
二、费用节约性
第五节 竞争性优势
一、在模拟竞争中加强教学效果
二、在模拟竞争中锻炼学生能力
第六节 主动性优势
一、企业家出题,要求师生共同求解
二、师生共同参与实际运作,让市场鉴定
第七节 现实性优势
一、将企业现实的经营管理难题移入实验项目
二、服务现实,超越现实
第八节 创新策划性优势
一、检验创新策划基础
二、认知创新策划过程
三、评价创新策划效果
四、提高创新策划能力
第八章 教务流程再造与持续改进
第一节 标准化与教务流程再造的关系
一、高等学校标准化的内涵
二、标准化、信息化与教务流程再造的关系
第二节 教务流程再造的原因和内涵
一、教务流程再造的原因
二、教务流程再造的内涵
第三节 教务流程再造的内容及实施过程
一、教务流程再造的内容
二、实施教务流程再造的过程
三、流程再造后高等学校具有的新特点
第四节 教务流程再造中的流程重构
一、对现有流程的分析与诊断
二、设计新流程
三、实施新流程
四、评估改进
第五节 观念重构与组织重构
一、观念重构
二、组织重构
第六节 教务流程再造与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教务流程再造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二、信息技术在教务流程再造中的应用
三、信息技术在教务流程再造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第七节 我国高等学校实施教务流程再造的研究
一、我国公办高等学校实施教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
二、从西方教务流程再造中吸取营养
三、我国高等学校实施教务流程再造的特殊性
第九章 以供应链思维推进教务流程再造
第一节 高校教务传统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销售费用过高、销售时间过长
二、供需结构在专业、数量方面的失衡
第二节 传统教育供应链产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路
一、就业市场需求的预测难度大
二、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三、毕业生操作能力较差
四、独生子女教育上有较大偏差
五、吃苦精神、拼搏意识亟待加强
六、根本原因是计划经济的教育体制的桎梏
第三节 供应链教育模式创新
一、供应链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三、供应链教育创新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四、供应链教育创新模式的逻辑框架
五、订单培养模式
六、联合培养模式
七、供应链教学指导委员会模式
八、虚拟培养模式
九、专项素质(技能)培养模式
十、继续教育培养模式
第四节 “一流三联三个零”的供应链培养模式
一、一流三联三个零
二、供应链培养模式
第十章 关于ERP模拟实验教学的调查分析
第一节 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问卷设计
三、调查实施情况
第二节 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情况
二、指标权重
三、教学评价
第三节 学生能力培养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一、建立模型
二、实例分析
第十一章 案例:河北经贸大学ERP模拟实验教学实践
第一节 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
一、资源整合历程
二、ERP模拟实验教学中心
第二节 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一、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组织领导
二、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
三、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
四、实验教学课程与能力培养体系
五、实验技术与手段
第三节 仿真模拟实践教学制度构架
一、模拟实验室制度建设与创新的核心
二、组织制度
三、经费制度
四、管理制度
五、教研制度
第四节 沙盘对抗赛的组织与实效
一、沙盘对抗赛的组织
二、沙盘对抗赛的实效
第五节 ERP模拟实验教学的成果和完善措施
一、人才培养的成绩
二、部、省领导的肯定
三、兄弟院校的激励
四、下一步的设想
第十二章 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实验教学模式从单层面向多层面发展
第二节 按供应链培养模式整合和优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
第三节 从资金流、业务流、组织流角度实施高校教务流程再造
附录1 关手ERP模拟实验教学的调查问卷
附录2 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名称汇总
参考文献
后记
媒体评论
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已经和正在改变着全社会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将ERP科学运用于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并且把供应链管理思维移植其中,无疑是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一场革命。这里涉及诸多层面的工作,本书勾画的蓝图可引发关注大学教育人士们的深入系统思考,在培养大学生实务动手能力和创新策划能力方面有引导路径选择意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 张新国教授 由MRP-II演化而来的ERP理论和方法,充分吸收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JIT、OPT、AMS、MES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其在演化过程中所体现的由单一元素、单一过程的控制、管理向多元素、多过程的组合统筹;由企业内部流程循环向企业外部环境的开放;由规范和刚性管理向离散、流程性生产和柔性管理过渡等趋势,使ERP理论和方法具有了管理哲学和方法论的地位。也正是因为其集成性和复杂性的增加,使得各高校如何有效使用ERP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关注点。 郜振廷教授在此领域研究多年,颇多立足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基础上的感悟、经验和建树。本书具有经济性、可演示性、师生互动性、空间对接性等多方面优势,其所揭示提炼的指导思想、操作模式和发展趋势为经管类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了重要的途径,是近年来难得的一部指导ERP教学实践的探索力作。 ——内蒙古财经学院院长 张亚民教授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校、企人才对接
第一节国家创新体系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起源及发展
我国正在大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已经将其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所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英国学者弗里曼在1987年首先提出国家创新体系这一概念,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内部系统组织及其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作为一种公、私领域内的机构网络,其活动启发、引进、改造和扩散新技术。同一时期,丹麦学者纳尔森也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认为创新是大学、企业等有关机构的复合体制,而体系设计的任务是在技术的私有和公有双方建立一种平衡。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含义逐步演化。1992年,弗里曼做了进一步的广义与狭义的区分解释。他认为: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包括涉及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引入和扩散的所有机构;而狭义的国家创新体系是与科学技术活动直接相关的机构。纳尔森则在1993年提出新定义:国家创新体系是通过其相互作用决定某国企业创新活动的一组机构。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题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不同主体间生产、传播和应用不同类别知识过程中方向复杂的互相作用的结果。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主体在创造知识的大系统内彼此如何发生作用,这些主体主要是企业、大学和公立研究机构。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建设本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以谋求在全球化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美国是一个有着创新传统的国家。1870年,美国专利法改革带来技术创新的黄金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性地改变了美国的研发结构,使得联邦政府对工业与学术研究的支持急剧扩张,从而直接带来政府研究的大规模兴起和研究型大学的迅速发展。当代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主体是企业、研究机构、大学以及各级政府等,不同行为主体承担不同的创新任务,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系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衰退”,而从2006年开始其已进入全面复苏。在原有各种支持创新政策的基础上,2005年8月俄罗斯政府批准了《至2010年俄罗斯联邦发展创新体系政策基本方向》,它既是指导俄罗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文件,也是俄罗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中期规划。国家也通过追加预算扩大对科学的投入,如2006年就增加了对“电子俄罗斯”国家专项计划的预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开始全面驶入快车道。
时不我待,形势逼人,我国也亟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1998年1月,经江泽民总书记批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开始启动,标志着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入一个新时期。但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深层次弊端不会轻易根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也要认真对待。因此,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必须从整体设计人手,立足深化改革,进行新的制度安排。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对国家创新体系有一个全面而透彻的认识,认清主要问题,抓住关键环节,从而带动体系建设的良性循环,以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的。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涵盖范围
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包括四大部门:政府部门、企业部门、科研部门和教育部门,它们在各自范围内各司其职,并且协同合作,组成一个网络系统,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协调运行。
就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容而言,它涵盖了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知识应用系统等四个方面。其中,知识创新系统是由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核心部分是科研机构和大学;技术创新系统是由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企业是其核心部分;知识传播系统则主要指教育系统和职业培训系统,其核心部分是大学等教育机构,主要作用是培养具有较高技能、最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知识应用系统的核心部分是社会和企业,同时包括政府部门等其他组织,其主要功能是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应用,实现知识和技术的产业化,并促进创新制度的建立。
在这些互相关联的系统之中,知识创新系统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系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知识传播系统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知识应用系统促使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转变成现实生产力。国家创新体系的四个子系统,各有侧重,相互交叉,互相支持,构成一个开放的有机系统。
三、建设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
21世纪,知识经济将占国际经济的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现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要成员国的知识经济已经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0%。21世纪,知识经济将逐步占据国际经济的主导地位。知识经济对发达国家而言,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对处于实现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
国家创新体系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世界各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不尽相同,其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所起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大。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移,科学研究系统在知识经济中发挥着知识的生产作用并在知识传播和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强调“技术立国”的日本,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增长明显减缓;而注重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欧美,特别是美国,经济发展势头上升,其相对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日本政府调整国策,提出“科技创新立国”,增加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投入,更加重视知识创新。
国家创新能力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我国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
然而,我国创新能力、国家需求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其原因,一方面与我国科技投入不足和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现行创新体制及运行机制的不尽合理有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为21世纪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不仅要把握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尊重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更要瞄准国家战略目标,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职能的作用。
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骨干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具体包括创新资源(人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等)的配置、创新活动的执行、创新制度的建设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力促进和提高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水平,规模和效率是国家建设创新体系的基本任务。
我国正在实施的多项科技、教育计划和工程,为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打下了良好基础。例如,“技术创新工程”旨在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211工程”旨在提高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等教育新体制等。根据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构想,建议在不断完善和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工程”、“211工程”和国家其他重点科技计划的同时,组织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在国家宏观层面,形成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完整的总体战略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