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纪情仇:黄埔将领恩怨录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文学,纪实文学,

作者: 方明著

出 版 社: 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29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214505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他们是黄埔军校的师生或同窗,是东征北伐中并肩作战的战友,是抗日战争中共御外辱的兄弟,是为信仰分道扬镳战场厮杀的对手,是为民族复兴一笑泯恩仇的朋友……在异彩纷呈的中国政治舞台上,际会风云、推波助澜的出身黄埔军校的国共两党决策人物和高级军事将领之闻的交拄恩怨,构成了复杂的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图解和脚注。

这是一本从某个角度填补国共两党关系正史之不足的纪实性专著,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和可读性。

内容简介

同一座军校,同一个宿舍,同一个食堂,同一个训练场,为国共两党、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近现代史上声名显赫的军事人才。蒋介石把他们视为命根子,周恩来对他们更是爱护有加,然而,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聚于团结,终于纷争。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些黄埔精英们半个多世纪以来错综复杂的恩怨情仇,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慨与反思……

本书在搜集、考证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在保持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在政治斗争的大背景上,真实地凸显了发端于黄埔军校的两党高级将领们沿着“同学、战友、敌手、朋友”的变化轨迹表现出来的独特交往。

作者简介

方明。湖北人,生于黑龙江,长于北京。下过乡,当过工人。1982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历史系。现任湖北省地方志学会秘书长、总编室副主任、副主编、调研员。 历年除工作中份内的编辑出版业务外,有《海空军抗战纪实》、《近代中国演义》、《壮怀激越古荆州》、《武汉旧日风情》、《武汉掌故集粹》、《荆楚群星》、《湖北省情概览》等十余部著述问世,并发表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数十篇,共约三百余万字。

目录

楔子

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军校

军校的灵魂:蒋介石和周恩来

大时代的将才孵化器

声名显赫的教员和学员

黄埔岛今昔

第一章 时代的召唤

第一节 携手创黄埔

多方力量的凝聚

校长人选风波

国共精英黄埔共事

蒋介石容不下的政治教官

蒋介石笼络周恩来

“我反蒋没有个人恩怨”

“红色教官”

几名黄埔名将的命运纠葛

光彩熠熠四期生

第二节 优秀师生 共聚黄埔

蒋介石与他的救命恩人陈赓

陈赓为宋希濂挑担结谊

陈诚赢得蒋介石的青睐

影响杜聿明一生的人和事

毛泽东和周恩来曾看中胡宗南

晋升最快的关麟征

王尔琢、贺声洋、黄鳌协助郑洞国

林彪曾与他同学

第三节 分歧初显

矛盾的激化

“青军会”出风头

“孙文主义学会”的火药味

黄埔两派的明争暗斗

杜聿明投奔蒋介石

第四节 东征、北伐共生死

学生军初露锋芒

周恩来筹建铁甲军队

东征中的齐心协力

陈明仁赢得蒋介石的赞赏

陈诚一炮“走红”

周恩来选中叶挺

携手北伐与潜在危机

第二章 分道扬镳

第一节 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蒋介石对共产党动手了

“到底打不打国民党的旗”

火中涅榘

第二节 各为其主

陈诚不敌林彪

宋希濂选择了蒋介石

誓不两立黄埔生

红军中的黄埔生遭劫难

第三节 “围剿”与“反围剿”

跳出包围圈

庐山,“剿共”训练营

蒋介石与陈诚的相互依存

胡宗南得宠

蒋介石利用卫立煌

宋希濂和瞿秋白

第四节 相会古城

请战风波

恢复往来

陈诚的固执与卫立煌的转变

第三章 同仇敌忾

第一节 捐弃前嫌共御外辱

抗战还得谈判!

壮哉,黄埔师生

陈诚助蒋下决心

黄埔精英联手血战淞沪

宋希濂亲兵爱将

卫立煌与中共高层的往来

朱德肯定卫立煌

同祭名将戴安澜

关麟征遭冷落

李弥的升迁

第二节 互敬互重 携手同仇

政治部主任和校长的恩怨纠葛

卫立煌的“入党”风波

礼尚往来

“我不能打八路军”

第四章 谈判桌上的较量

第一节 祥和与机锋

新一轮的较量

蒋介石欲摆“鸿门宴”

毛泽东重庆访友赢声誉

夹缝中的张治中

第二节 共绘“蓝图”

停战令及其他

马歇尔的介入

三委员

耿飚与陈明仁“打赌”

“就用这个欢迎老同学?”

“你也是黄埔生?”

第三节 谈判破裂

纸上的蓝图

“学生是三期的”

和平烟幕下的针锋相对

告别

第五章 战场上的较量

第一节 硝烟再起

历史不可逆转

胡宗南“打不过”老同学陈赓

杜聿明执行蒋介石最后的命令

“卫”道士的悲哀

陈明仁让林彪吃了“亏”

郑洞国投诚

二十年一致后的背叛

陈诚惹众怨

第二节 与蒋决裂

曾泽生率部投诚

傅作义英明抉择

陈明仁岳麓山举义

第三节 愚忠的代价

宋希濂与陈赓的重逢

杜聿明被俘

出尽洋相的李弥

第四节 大一统

“共产党的”代表

肱股之臣

“恩来像是变了个人”

周恩来为张治中化忧

第五节 对峙

最是仓皇辞庙日

绝望的乡愁

剑拔弩张

第六章 相逢一笑

第一节 混沌初开

卫立煌与蒋介石翻脸遭软禁

卫立煌秘密出走

毛泽东器重张治中

第二节 艰难的转变

“四望楼”里的改造生活

脱胎换骨

特殊学堂

悔过的特务与固执的将军

被俘将领获释

第三节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卫立煌回归故里

关麟征思念故土、旧友

渡尽劫波 师生重聚

杜聿明受到尊重和帮助

诤友张治中

海峡那一边

转机

回到出发点

久违了,黄埔岛

结语——携手未来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时代的召唤

第一节携手创黄埔

方力量的凝聚

1922年盛夏,一艘由香港驶往上海的邮轮缓缓开进吴淞口,几小时后,靠上了十六铺码头的泊位。

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从船上下来,坐上友人的汽车,悄悄住进了莫里哀路29号一幢幽静的寓所。

这年6月16日,由孙中山一手培植起来的广州革命政府陆军部长陈炯明,突然发动武装叛乱,炮轰总统府。孙中山措手不及,连夜上了靠泊在珠江白鹅潭的“永丰”号(后改为“中山”号)军舰。可以说,这是孙中山一生中遭受到的最为惨痛的一次挫折。他未想到“祸患生于肘腋,干戈起于肺腑”。

然而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这次惨败竟给屡遭磨难的革命带来了转机。

8月14日抵达上海的孙中山不曾预料到事后的变故,仍有些许沮丧。尽管他曾表示“最后之胜利,终归于最后之努力者”,但如何努力,却茫茫然。中国革命到底依靠谁,在冬青、香樟环绕的别墅小径上徘徊了数日的孙中山,仍找不到答案。樟树的叶子变成红黄,冬青也开始被罩上了墨绿,秋去冬来,孙中山仍在苦苦思索。

就在此时,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中国共产党,这个仅有数百名党员的组织,刚刚成立年余便诚意与孙中山合作。在别墅的客厅中,常可见到李大钊的影子,有时二人“畅谈不厌,几近忘食”。

陈独秀更是表示,中共决不因孙中山受到暂时的挫折而改变与国民党合作的固有立场。

1922年底,苏俄政府正式代表越飞从北京赶到上海,于次年1月26日,发表了《孙越宣言》,确立了孙中山的联共政策。

而国民党联共方针的具体制定和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态度的转变,却得力于一个出生在荷兰的俄国人马林。

早在两年前,这位年近40岁的共产国际代表,就穿越了整个西伯利亚,取道上海抵达了孙中山当时所在的北伐军桂林大本营。当时,马林向孙中山提出了改组国民党和建立军官学校两条建议,深得孙的赏识。但此后,由于广东局势的恶化,孙中山疲于应付,此议便被渐渐淡化了。

1922年初,马林返回上海,向陈独秀等共产党领袖。建议与国民党合作,但遭到了当时大多数党内高层人士的反对。马林只得于4月返回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求助。辗转数月返抵莫斯科后,共产国际于听取他汇报的次日,即7月18日,便作出了“中国国民党是一个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国民党内部建立组织的”的决议。

拿到了“尚方宝剑”,马林征衣未解,又匆匆返回了上海。

合作的方针一旦确立,余下的事便顺理成章,迎刃而解了。

1923年1 1月2日,《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发布;1924年1月20日,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月24日,孙中山正式下令,筹办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曾有过不少名字。

因为云南有个著名的军官学校叫“云南陆军讲武堂”,因而最早想给它起名“广州陆军讲武堂”。但孙中山觉得它有旧军阀的味道,又改名“国民军军官学校”,后来嫌其含义太窄,又改成“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有了校名,其后便是选定校址。

以黄埔岛作校址是孙中山亲自选定的。

黄埔岛并不是一个岛。它位于广州东郊,珠江南岸,面积约6平方公里。它南接虎门要塞,位居广州要冲。之所以把军校设在此处,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这个三面环水的孤“岛”,进攻退守都较为方便,应付广东地面上随时能翻脸暴乱的大小军阀,有天时地利。

“天外来客”马林,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之间所做的协调组织工作,至此似可画上一个句号了。

校长人选风波

孙中山本来是打算自己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后来顾虑到自己党务、政务繁忙,便改派程潜为校长。作为军界前辈,程潜是老同盟会员,人望颇高。因而这个任命是较为恰当的。

谁知命令一下,却惹恼了两位拟被任命为副校长中的一个,闹出了一场风波,此人便是蒋介石。

蒋介石早年的政治活动无须多谈,可以说他在黄埔生涯之前最辉煌的一段,便是陪同孙中山在“永丰”舰上度过的40天,这赢得了孙中山的信任,更奠定了日后他在国民革命军中的威望。

蒋介石早就看出了陈炯明的反骨,曾建议孙中山先行对其进行讨伐,而孙中山则对感化陈还抱幻想。蒋介石一再劝说无望,长叹一声便回到浙江老家去了。

这年6月18日,在宁波的蒋介石突然接到汪精卫从上海发来的电报:“惊悉粤变,尤幸总理无恙。”紧接着,孙中山亲拟的电报又到:“事紧急,盼速来。”这一惊非同小可,蒋介石顾不得原来的恩怨,星夜奔赴广州。

29日蒋介石登上“永丰”舰时,孙中山如同见到救星,立即授予他海上指挥全权。大为感慨“坂荡识忠臣”。

临危受命的蒋介石可说是“间关赴难”,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宵衣旰食,日夜随侍。但由于舰队内部的三条大吨位巡洋舰相继叛降陈炯明,蒋介石尽管费尽心力,仍无法挽回颓局。只得于8月9日,陪孙中山一起离开广州,取道香港赴上海暂避。

这段经历应说是蒋介石效忠孙中山的突出表现,在中国革命史上被大书了一笔。孙中山对蒋听其言,观其行,视为莫逆。后来他在为蒋介石写的《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一书作序时,写道:“陈逆之变,介石赴难来粤,入舰日侍予侧,而筹划多中,乐与予及海军将士共死生,兹纪殆为实录。”

自视为党国功臣,对孙中山有赴难之恩的蒋介石怎肯甘居程潜之下。一怒便赌气回了溪口老家。

待蒋真的离去,孙中山这才痛感“人才难得”。遂命军校筹委会委员长的廖仲恺发电抚慰,劝其回粤,“一切都好商量”。国民党元老胡汉民亦去信规劝,称“万不宜遽决绝不顾”,蒋介石仍不理不睬。直至又见到了廖仲恺的一封“归否,请即复,俾得自决”的电报,才真意识到自己有些过分了。

4月26日,蒋介石终于扭扭捏捏从上海回到了广州,而好脾气的孙中山却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几天后,便任命蒋介石担任了粤军总参谋长兼黄埔军校校长的职务。

这是蒋介石在国民党中权术的第一次显露。他似有一种辨别时代朝向的天生禀赋,就是这种洞察力,使蒋介石不仅看好,而且通过种种手段得到了这个看似职位不高、没有兵权、财政困难的校长职务,而且干得十分努力。

他深知,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手中没有军队,一切无从谈起。37岁的蒋介石的心中有个偶像,便是一百多年前以赫赫战功称霸欧洲的拿破仑。但他更崇拜曾国藩。曾文正公以治兵有道、屡建军功而成为封疆大吏。而在蒋介石眼中,他曾为之出生入死的孙中山,却因手中没有兵,因而屡斗屡败,为此他暗自颇不以为然。

而黄埔军校的建立,使蒋介石看到了中国也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只有建立起一支区别于任何一支军阀的、全新的、有战斗力的武装,才能使自己在从来就没有平静过的中国大地上有立足之地。

黄埔培养的是军官,这些未来的军官们成长起来以后,将统领成千上万的军队。而自己呢,则是他们的校长。

一个多么简单又多么容易被忽视的逻辑!

孙中山从来没有过行伍的经历,要掌握革命的武装,必须有所借重。而毕业于保定军校和日本士官学校,受过科班军事教育的蒋介石恰恰就在他的身边。

这似乎又是时代赋予他的机遇。

但孙中山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校长,在短短四五年以后竟成了一个泱泱大国的首脑。而蒋介石自己没有想到的是,25年以后,正是他当年学生中的精英们,把他们的校长赶到了一个海岛上。

然而当时,蒋介石把这个校长干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

每天清晨,蒋介石总是披着一件拿破仑式的黑色大氅,军装笔挺,手套雪白,皮靴锃亮,由一名副官和四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开道,精神抖擞地步行前往军校上班。

蒋介石从不睡懒觉,不吸烟、不饮酒、不喝茶。他常常在起床号吹响的同时,便闯入教员和学员卧室巡视。在校时,他必与教职员们在餐厅共同进餐,学员们无不认为校长便是他们行为的楷模。

黄埔军校正式开学前,先对担任教官的军官进行了四天的训练考核。

在第一次训话中,蒋介石说道:“诸君的资格,有许多是很老的,有的还在军队里做过官长,……现在到本校来当下级干部。……因为我们的学校是本党的学校,诸君皆愿意为党效力,预备将来为本党做健全的干部,扩张本党势力。”他的这段讲话不仅反映了当时许多人投身黄埔军校的初衷,也表明了蒋介石本人主持军校的宗旨。

按照传统军事教育的模式,培养一个初级指挥官至少需要三年时间。但孙中山没有那么多时间,他要求每期学员在校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年。为此,苏联顾问们编订出了新的典、范、令,并根据苏联红军的经验,制定了战术兵器、筑垒、地形、交通、通讯五大课程,制定了7个月为一期的教育期限,并开办了三民主义、中国国民革命、帝国主义侵华史、世界革命史等讲座。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正式开学,孙中山先生亲临主持典礼。

500余名学生,一律身穿苏联式的淡黄色军装,整齐严肃,精神焕发。出席开学典礼的除孙中山及夫人宋庆龄、胡汉民、汪精卫、林森、张继、伍朝枢、程潜等国民党高级负责人以外,还邀请了粤军、滇军、湘军、桂军的司令们。

这支仅数百人的新型军队,对各派系的军阀头目来说,无疑是个刺激。

而站在主席台上,俯视正前方喊着口号、迈着正步从检阅台前通过的学员们,蒋介石心中则充满了喜悦。

国共精英黄埔共事

1924年初,孙中山下令办军校时,军校实际上是个空架子,只有一个光杆校长。

孙中山只得对廖仲恺和蒋介石说,你们想尽一切办法尽量多找些有本事的人来。

最初的一批人是通过廖、蒋二人用报纸广告和信函“搜罗”来的。有邓演达、邵元冲、王柏龄、戴季陶、何应钦、顾祝同等,后来又加入张治中、陈立夫、蒋鼎文等。

而共产党方面的干部和教官们,多是来自张申府的推荐。

张申府其人知名度不高。1986年他以93岁高龄在北京去世时,《人民日报》仅发了一条不显眼的消息,因为他当时仅是一名民主人士。

但1920年的张申府,却是和陈独秀、李大钊平起平坐,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早动议者之一。周恩来、张国焘、朱德都是他介绍入党的。张申府为黄埔军校第一任政治部副主任。此职务是陈独秀向廖仲恺推荐后,得到孙中山认可的。

……

世纪情仇:黄埔将领恩怨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