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窗系列·百密千疏
分類: 图书,小说,侦探/悬疑/推理,
作者: 普璞主编
出 版 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268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2108111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12个故事并附录了主编评述、短篇推理到长篇的写作技巧。定位与第一辑《择爱而噬》一致,前提都是收录最好看的推理小说。但与上本比起来,这本其实更个性化一点,也就是说,一些作品带有作者自己鲜明的烙印。是最前卫的本土推理小说。本土推理小说作品自有其特点和优势,并非只是舶来品的模仿秀。模仿在特定时期的确是存在的,但个性始终存于作者的心中。只要作者用心认真去写,作品自然就会与外国作品不同。这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中华本身就是极具智慧的民族,当与推理小说结上良缘后,我深信中国推理小说终有一天会站在世界的巅峰。
内容简介
《君子如玉》
这篇虽然是发生在大学校园的故事,却没有了清流上篇《择爱而噬》中的青春气息,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肃杀之气。在为数不多的人物中,复杂的感情纠葛穿插其中。
可能还是会有人问起:这篇是推理小说吗?
关于这点我想谈上几句。
读者和写手一般会喜欢给推理小说限制一种格式,但我认为推理小说仅从字面上理解,还是和侦探小说有所区别,它并非需要局限于“案件发生——侦探到场——调查取证——真相大白”的模式。“套路化”对于一种类型文学的兴起是有害无益的,它很可能是其没落的开始。
毋庸置疑,推理小说需要有更加变幻莫测的写法。只要内核不变,完全可以不按常理出牌,更不用拘泥于某种窠臼。就拿此篇来说吧,它里面有谋杀,有诡计,有出人意料的真相,也有隐藏至深的凶手。推理小说所应该有的一切它都有了。而且作者很好地抛弃模式化,化套路于无形,全文看不出一点刻意雕琢之痕,甚至惹人怀疑这是否还是一篇推理小说。
这不正是作者的成功所在么?
《百密千疏》
这是一篇很典型的以罪犯视角进行描写的本格推理小说。通常来讲,这样的小说会注重氛围的营造并强调心理描写。王稼骏在这两点上做得不错。虽然文中中年女出租车司机离大多数读者的生活比较遥远,但读起来很有代入感。其后登场的左庶,为王稼骏的御用侦探,其通过对细节的明察秋毫来让罪犯伏法,读来颇为酣畅淋漓。
提起这类小说,最容易让人想到的应该是《恶意预谋》。其作者安东尼•柏克莱第一次以罪犯的视角来加以叙述,以加害者的心理来带动情节的递进,给读者带来了不同凡响的阅读感受。很多书单都把《恶意预谋》列入史上“十大推理小说”。《百密千疏》正是从这一视角而进行的创作。
《西格蒙德的伊底》
这是一篇典型的用情绪带动的短篇佳作,文字带有一种放肆的美感,并用一种宣泄而出的气势贯穿全文。其中现实和梦境的边境被刻意模糊,叠加之上的是个人的叙述色彩。就如坐在旋转木马之上,除了围绕作者这个主轴旋转之外,东西南北都已无法分辨。这样的作品在中国原创推理小说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对于此类作品,读者通常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印象。其一是非常好看,是赏心悦目的佳作;其二就是看不懂,不知如何评价。关于第一种就不用多说,而第二种实际上是读者在阅读推理小说时常会遇到的情况。据我所知,有不少人会认为作者写出让读者看不懂的东西肯定是作者的创作问题。是否应该这样以为呢?
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有三种可能:
1. 作者用他喜欢的方式在写,而且其内容对阅读存在一定的门槛,就会有若干的读者看不懂。
2. 作者挑战自己,希望写出他心目中的顶峰;这样的作品可能连作者自己都无法完全理解。
3. 作者在没有任何目的的前提下,凭空给读者制造阅读障碍。
在实际创作中,作者可能是同时满足两点或以上的。但我想除了第三点,都不应该以责骂的态度去对待之,否则世上将不会有《尤西利斯》这样的佳作问世。
《绝对真相》
作为一篇推理小说,此篇不仅线索设置精巧,推理丝丝入扣,而且一切都来源于生活本身。推理小说有很多的风格,这篇让我想到的是日本的土屋隆夫。二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忠于现实生活。他们不会寻找现实中所无法完成的诡计,从案件发生到案件终了,你都能以一种阅读新闻的态度来欣赏。从吴世震设置计划的起因,到陆倩雯的杀机顿生,再到最后真相的巧妙逆转,你可能猜不到后面会发生什么,但你会感受到其中的真实。这个故事就像是现实社会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的缩影,让你感觉到故事可能就发生在你身边。
虽然艺术是抽象的,写作可以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但这篇作品的创作态度始终值得尊敬。
《钻戒与我不安分的人生》
这篇作品融合了冒险元素,有推理,但推理的成分比较少。度祥这个人物,我的计划是写成系列长篇,到时当然不会是短篇的简单累加。但短篇对于我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它给长篇写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这篇是我某位朋友最喜欢的一篇,她对我说从中看到了度祥的惶恐。不知为什么她感受到了度祥心中的惶恐。听到这句话时我感觉到我成功了。因为创作的当时,我的心态就是如此。
《 束缚 》
这篇其实是不讨喜的,也是度祥系列中我最不满意的一篇。可能和某人的死有关,我写的时候心情跟着不畅快,从而也影响到了作品。为了保持度祥短篇系列的完整性,还是把这篇收录其中。比起某个人的突然死去,更可怕的是事先知道这一点。度祥事先知道他在杀死谁,我也一样。
《作家不见了》
这篇是很好的本格作品,内容属于不可能犯罪范畴。一般来讲,推理作品中涉及到不可能犯罪,会增加本格推理爱好者的兴趣。不可能犯罪是能化“不可能”为“完成”的奇迹,包括有“密室”、“不在场证明”、“踏雪无痕(脚印消失)”、“远距离杀人”、“人或物体消失”等等。总之,一切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犯罪都能归类到此范畴中。
非推理爱好者阅读此类作品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创作者对此还需加以注意,可以在作品中加上一定的说明文字,帮助读者理解。
《马文轩的最后一案》
这篇和上篇一样,同属黄金时期风格的本格推理作品。曦奥的年龄只有二十岁,所以在文字的处理上稍显功力不足。但作者本人对古典本格推理情有独钟,全文的结构,诡计设置,推理递进都非常专业。相对于这样的年纪,能做到这一点已属不易。
圈外人也会把此类小说称之为纯推理,意为纯粹的推理小说。不少出版人会认为此种推理小说的商业市场有限,但实际上,对于推理迷而言,这却是一道清新亮丽的风景。虽然古典风格的本格推理已经有了相当的年头和作品数量,但因其独特的定位,至今还被众多推理迷所追捧。
《保险员的生意》
这篇故事味道浓厚,很多读者会像看故事一样读完,可能完全意识不到这是一篇推理小说,实际上此类推理在外国是很常见的。这种作品通常被算在广义的推理范畴,因为虽然没有警察或侦察,但有作为主人公保险员的精妙算计。
全文创意新颖,文字老道,逻辑也不错。我认为还有一个亮点就在结尾,假扮杀手的保险员并没有真的去杀人,与先前血雨腥风的阵势形成反差,让我不由得舒了一口气。我觉得这里作者处理得不错,这样写比起真的手起刀落更具效果。
《爱无双》
首先要讲一下,这篇是本短篇集中最具争议的作品。我个人想把它收入本短篇集的原因很简单,它不仅具有了日本当今推理界“新本格”流派的明显特征,而且还是此类风格中相当出色的一篇。“后窗”短篇集鼓励百花齐放的推理创作风格,所以我觉得应该把它选入短篇集。
“新本格”是日本当今推理界最流行的推理流派,实际上其具有传统本格的内核,但增加了自己的一些特性。只是“新本格”本来就是一个在不断对外拓展的概念,每位新本格作家作品的特性均不同,所以只能根据具体的作家来加以分析。而河狸这篇就是完全的“岛田庄司”风格。
岛田庄司是日本“新本格”的掌旗手,也有读者将他誉为“推理之神”。他很多作品的特征均为离奇幻想的谜团,再配合天马行空的诡计设计。他获得赞誉最高的作品往往极度脱离现实,诡计完全不具有可操作性,动机方面有时也会很弱化,文笔方面有时也会让人难以接受。那可能就会有读者奇怪,既然如此他怎么还会被人称为“推理之神”呢?
他胜在了“诡计”二字上。诡计不具可行性你可以认为是缺点,但是其诡计模型极具想象力,当你转化角度对它进行观赏之时,就会发现他的作品具有土屋隆夫等写实派作家所无法比拟的魅力。那是一种幻想色彩极重,真相又极具爆发力的谜团,不能完全用看待古典推理的目光去审视。那样你会觉得无法接受。
有一点无法否认,岛田庄司的一些作品带给读者一种异样的享受,这是阅读古典本格推理所不具备的。正因为此,他在日本和中国都具有了相当多的拥趸。而河狸的这篇作品就具有了岛田庄司的某些特点。作者强调了幻想性,那么现实性方面肯定会打折扣,甚至会被忽略。所以作为读者就不要从这方面对作品加以苛责了,但你可以选择不接受或不喜欢这种风格。
《小说人生》
青青细胞以字母代替人物,整部小说仿佛一个让人深陷其中的迷宫游戏。主人公的人生就是一个迷宫,你必须静下心来,思索出口究竟在哪里,你也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发现这小说中跌宕起伏的诡计设置。
但是我相信,以上的两段话还是不能让很多读者完全厘清此篇小说的头绪。在这里,不如摘录作者本人亲自写下的创作思路更为直接吧:
《小说人生》是一个晚上突如其来的构思。
我想象一个要捏造自己死亡的人,是出于何种居心,试图达到何种目的。
读者可能看着看着就有些糊涂,到底哪部分是小说,哪部分是真实的人生呢?
这个故事里面,每个人物好像都不可武断地称为好人或是恶人,侦探或是凶手。受害者的界限模糊,你无法分辨其中的是与非。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某一个人的叵测居心可以完成的诡计,作为小说作者,或人生导演的“我”,也是因为众人都没有辜负自己这番演出,方才可以完美谢幕的。
整个故事的始作俑者——“我”没有杀任何人,除了自己。“我”爱S,却害死了他。这好像是完全不符常理的事实。“我”的杀人动机来自于小说创作,小说却又完善了“我”的杀人计划和实施。只是为了有一部作品能流传吗?好像不全是。只是因为得不到那人的爱而陷害他吗?好像也不是。混乱的情绪和转折的人生使之做出足以令世人瞠目结舌的决断。她爱他,她恨她吗?未必是。她只是将他们都拉进了这个深渊,来助自己完成一场死亡的奔赴。
单读小说,尽管唏嘘,却是一个伤感动情的结局。附加人生,却是毫无人性、惨无人道的杀戮和毁灭。但幸好,这小说与人生,也不过还是一篇小说罢了。而这小说人生的小说,比起那真正现实的人生起来,怕不也只是博得众人讪笑数声罢了。
《 新欢 》
同是青青细胞的作品,这篇就易懂多了。它是上一辑《故人》的姊妹篇。作者的这两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成年女性,这其实是本土推理小说的一个空白点。现在女性作者写的作品通常很小女生化。这可能一是受到作者本身的经历限制,二是受到市场的驱使所致。从作品看这并非是一件坏事。的确现在中国的读者群以青少年为主,写给成人看的作品不仅写作难度大,而且受众群小。但现在国内有太多的作者都在走青春路线,从这种类型文学的整体来看,这无疑是畸形的发展。观察一种类型文学在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其面向的读者年龄层往往是一个很大的参考。像日本、欧美等国家,推理小说多以成年读者为主。即使是青春活泼的主角,往往也会让人看得很舒服,纯真而不幼稚,从中可见作者的功力。青青细胞的此篇作品和上一篇《故人》一样,从读者群的角度讲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内容也延续了之前的风格。她也无疑是一位很有天分的作者,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看到她更多的优秀之作。
目录
卷首语
君子如玉
百密千疏
西格蒙德的伊底
绝对真相
钻戒与我不安分的人生
束缚
作家不见了
马文轩的最后一案
保险员的生意
爱无双
小说人生
新欢
附录一主编评述
附录二如何从短篇推理过渡到长篇写作
媒体评论
你是否还在阅读中规中矩的传统推理小说,并已经被固定的风格模式套上枷锁。 你是否已经对传统的逻辑推理失去新鲜感,并已经对千篇一律的相似产生厌烦。 你是否曾尝试过在缜密的逻辑中寻找刺激,但由于对连篇累牍的厌恶很难兴奋。 你是否执着的追求洞察秋毫后的酣畅淋漓,但由于作者语言表达拙劣大失所望。 不同作者对推理小说的不同认识与定义,本系列后窗推理小说突破常规推理小说的枷锁 以不同的视角,用优雅的词藻、的氛围、细致的心理描写、缜密的逻辑、精彩的情节,使你陶醉于阅读之中,捕捉不到那本来就细微的线索,即使作者是以凶手自身的角度描写故事,你还是很难找出让案情水落石出的直接证据。 当石破天惊的那一刻到来时,你会感觉到情节的高低起伏反差如此之强烈,线索的离奇消失与猛然回归如此精彩,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意境如此美妙,故事短小精干但回味无穷。就如同深陷迷宫之中,一边寻找出口,一边体会刺激的感觉,这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可能你已经很多年没有过了。
书摘插图
君子如玉
我喜欢吃饭。
不不,别误会。我可不是个酷爱美酒佳肴的饕餮之徒,我说的是真正的米饭。颗颗晶莹饱满,细细咀嚼,就有淀粉的甜香。满汉全席也没有这样一碗米饭吸引我。我甚至不用吃菜就可以把满满的一碗米饭扒下肚。那种满足感让所有看见我吃饭的人都会从心底里发出赞叹:
“凉玉,你真是个小饭虫儿。”
——就算叫我饭桶又怎样?我也毫不在乎。需要极少,满足就极易。对我来说,有饭吃,能吃饱,这就是上苍的恩赐。
在我二十二年的人生中,从未有任何一件事比吃饭更能吸引我。直到子卿的出现。
程子卿是校园风云人物。身高185公分,A型血,天蝎座。咦,问我怎么知道?在男生平均身高为170公分的医学院里,想不注意到这样玉树临风的人物都很难。子卿早是全校女生关注的焦点。大众情人的情报我早已听得耳朵长茧。但在他主动请我吃饭之前,我发誓没对他存在过任何幻想。原因很简单:鲜花插不到牛粪上……呸呸呸,我何必如此糟践自己?
子卿悄悄靠近我,向我提出邀请的时候,我还狐疑不已。可是坐在饭馆里,喷香的米饭端上来的时候,我已无心再佯装矜持,浇了一点菜汁在饭上,就把埋在碗里苦吃。对面的子卿大约是张大了嘴巴。直到我的碗见了底,抬起头来时他还保持着那个不太雅观的姿势。我看了他一眼,又垂下眼帘,对他的那碗饭行注目礼:“你……不饿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