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洪排沙建筑物设计----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规划设计丛书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水利工程,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
作者: 潘家铨主编
出 版 社: 黄河水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537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7345671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本书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规划设计丛书”的泄洪排沙建筑物设计卷,由直接参与工程设计的人员编写。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泄洪排沙系统各建筑物的设计特点,内容涉及枢纽泄洪排沙方式选择,建筑物总体布置,进水口防泥沙淤堵,建筑物水力设计,多级孔板消能泄洪方式研究,洞群围岩稳定性分析,进水塔群、孔板洞、排沙洞、消力塘、溢洪道等建筑物结构设计,并对工程设计优化与创新、设计中的经验与体会作了介绍。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总序一
总序二
总前言
前言
第一章枢纽总体布置与泄洪排沙方式选择
第一节工程开发任务和论证建设历程
第二节工程设计条件
第三节枢纽建筑物总体布置
第二章进水口防泥沙淤堵研究与设计
第一节进水口防泥沙淤堵研究的目的
第二节入库水沙特点及入库水沙系列
第三节进水口防淤堵主要措施
第四节进水口泥沙问题模型试验研究
第五节利用_二门峡水库做日调节模拟试验研究
第六节进水口防沙效果分析
第七节进水口防泥沙淤堵研究与设计总结
第三章进水塔群主要结构问题的研究与设计
第一节发电塔重叠交叉孔口结构研究与设计
第二节 明流泄洪洞进水塔弧门闸室段结构设计研究
第三节进水塔群塔井段结构设计研究
第四章进水塔群动力稳定性分析和抗震设计
第一节抗震设计任务
第二节抗震设防标准
第三节进水塔型优化和塔群抗震布置
第四节进水塔动力稳定性分析
第五节进水塔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三维有限元分析
第六节孔板塔抗震动力模型试验研究
第七节进水塔抗震设计
第八节F28等断层及基础处理
第九节进水塔群动力稳定性分析和抗震设计结论
第五章洞群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洞群围岩稳定性分析
第二节洞群围岩喷锚支护
第三节洞群原型观测
第四节孔板洞孔板消能诱发振动效应分析
第五节洞群围岩及其衬砌结构稳定性评价
第六章孔板消能泄洪洞的设计与研究
第一节孔板消能泄洪洞的提出
第二节内消能工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第三节孔板消能泄洪洞方案论证
第四节孔板消能泄洪洞的科学研究
第五节孔板消能泄洪洞的设计
第六节孔板消能泄洪洞抗磨蚀工程措施
第七节孔板消能泄洪洞的施工
第八节原型泄流试验与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对比
第九节结语
第七章预应力结构在排沙洞的应用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设计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排沙洞的设计条件
第四节排沙洞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设计研究
第五节排沙洞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现场试验研究
第六节排沙洞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设计研究
第七节排沙洞内试验段现场测试数据分析
第八节无黏结预应力衬砌施工技术研究与实践
第九节运行观测及安全性评价
第十节结语
第八章正常溢洪道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第三节正常溢洪道布置
第四节水力设计及边墙高度确定
第五节结构设计
第六节防空蚀设计
第七节防渗排水系统设计
第九章消力塘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设计条件及要求
第三节消力塘设计方案
第四节消力塘设计方案研究论证
第五节设计中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十章泄水引水建筑物进出口高边坡稳定性研究及加固技术
书摘插图
第一章枢纽总体布置与泄洪排沙方式选择
第一节工程开发任务和论证建设历程
一、工程开发任务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个峡谷的出口,上距三门峡水库130km,回水直到三门峡坝下,下游是黄淮海平原。坝址控制黄河总流域面积的92.3%、郑州花园口以上天然总径流量的91%和近100%的泥沙,处在承上启下控制黄河水沙的关键部位,和龙羊峡、刘家峡、大柳树、碛口、古贤、三门峡等水利枢纽一起组成黄河治理开发总体规划中的七大骨干工程。水库正常运用水位275m,形成126.5亿m3的巨大库容。小浪底水利枢纽正是以其控制黄河水沙的优越地理位置及其巨大的库容,确定工程开发目标为“以防洪(包括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蓄清排浑,综合利用,除害兴利”。南于小浪底工程的投入运用,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从约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了黄河下游的凌汛威胁;利用水库75.5亿m3的拦沙库容,在20~25年内可使下游河床基本不淤积抬升;平均每年可增加17.9亿m3的调节水量,提高黄河下游的用水保证率:小浪底水电站装机1800MW,平均年发电约51亿kWh,在基本为纯火电的河南电网中担任调峰任务,是理想的调峰电站。由于小浪底工程在黄河治理中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治黄的里程碑工程。
二、小浪底工程的论证和建设历程
小浪底工程的论证和设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1953年,黄委会钻探队进点小浪底坝段进行地质勘探,揭开了小浪底工程勘测设计的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