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
分類: 图书,经济,统计 审计,
作者: 程腊梅,王宏 主编
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48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1126124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教材以审计原理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为主,结合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内容,并借鉴国际审计惯例和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在内容上设计了审计与注册会计师职业、注册会计师审计基本规范、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三个篇章,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线,加入了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等审计基本规范内容。在理论方面,本教材阐述了有关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审计组织体系、审计目标、审计模式、风险基础审计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在审计实务方面,将会计报表项目划分为不同的业务循环分别介绍审计具体方法和内容,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可在掌握现代审计的基本理论的同时,掌握审计的基本技能,了解验资和会计咨询、服务业务相关内容。
目录
第一篇 审计与注册会计师职业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审计的概念与种类
第三节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第四节 审计基本假设
第二章 审计体系
第一节 国家审计
第二节 内部审计
第三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
第四节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管理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考试与注册登记
第二节 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
第三节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第四章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第二篇 注册会计师审计基本规范
第五章 审计目标
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
第二节 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划分
第三节 财务报表循环
第四节 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
第六章 审计模式、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第一节 审计模式
第二节 审计重要性
第三节 审计风险
第七章 计划审计与工作与审计业务约定书
第一节 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 初步业务活动
第三节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第四节 审计业务约定书
第八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节 审计证据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第九章 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
第一节 风险评估概述
第二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第三节 了解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第四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第五节 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
第六节 审计工作记录
第七节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第八节 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第九节 控制测试
第十节 实质性程序
第十章 审计抽样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第二节 控制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
第三节 实质性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
第十一章 审计报告
第十二章 计算机审计技术
第三篇 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
第十三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第十四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第十五章 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
第十六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第十七章 货币资金审计
第十八章 完成审计工作
第十九章 其他鉴证业务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篇 审计与注册会计师职业
第一章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审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六个阶段:西周初期
初步形成阶段;秦汉时期最终确立阶段;隋唐至宋日臻健全阶段;元明清停滞不前阶段;中华民国不断演进阶段;新中国振兴阶段。
我国西周国家财计机构分为两个系统:一是地宦大司徒系统,掌管财政收入;二是天宦冢宰系统,掌管财政支出。天宦所属中大夫司会,为主宦之长。主天下之大计,本为分掌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全面核算,然司会有总司审计监督的大权,进行财政收支的审核和监督。《周礼》中记载:“凡上之用,必考于司会。”即凡帝王所用的开支,也都要受司会的检查,可见司会的权力很大。而且还说:“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要考岁成。”即司会每旬、每月、每年都要对下级送上来的报告加以考核,以判断每一个地方官吏每月和每年所制的报告是否真实、可靠,再由周王据此决定赏罚。这是西周内部审计的形成。我国政府审计的起源,基于西周的宰夫。《周礼》云:“宰夫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月终,则令正月要。旬终,则令正日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