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基础知识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公共管理,
作者: 孙怀东,高锐主编
出 版 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43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199919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真正针对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编写的专用教材
内容全面,涵盖全部考试要点
体例科学,快速训练解题思路
讲练结合,提高实战能力
量身定做,权威出版
本套丛书是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量身定做的专用教材, 由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编写中心权威出版,是广大考生公认的首选品牌。
体系完备,品种丰富
本套丛书包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的两个主打科目,即《综合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每一个科目又包含了标准预测试卷和历年试卷,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考生备考所需。
品质卓越,高效实用
一直以来,本套丛书坚持从考生备考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及命题,时刻将追求卓越品质放在第一位,符合考生独立学习的需要,是考生复习的最佳学习用书。
专业网络服务,立体化学习
凡购买本书的考生,均可体验立体化学习的独特效果。考生可凭随书赠送的学习卡(价值38元)登录www.gongwuyuan.com.cn,下载历年真题、时政热点、模拟试题等学习资料。凡购买《综合基础知识》一书的考生,均可免费获得光盘一张, 内含历年真题、预测试卷、省情概况、法律法规、时政热点、各系统职能介绍等丰富的学习资料。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系列丛书之一,同时适用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科目和《综合基础知识》科目。 本书准确把握了事业单位考试的特点和命题规律,内容全面且有一定的针对性。全面性体现在本书共设置了十一个部分,分别为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经济知识、公共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人文常识与自然科技常识、公民道德建设、国情国力与形势政策。针对性体现在本书详细介绍了有关事业单位的知识,使考生对事业单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目录
第一部分 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
第一章 事业单位综述
第二章 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章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
第四章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三章 科学社会主义
第三部分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注意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三章 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理论体系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
第五部分 法律
第一章 法律学
第二章 宪法
第三章 行政法
第四章 刑法
第五章 民商法
第六章 经济法
第七章 诉讼法
第六部分 经济知识
第一章 微观经济
第二章 宏观经济
第三章 国际经济
第七部分 公共管理
第一章 公共行政
第二章 公共组织
第三章 公共政策
第四章 公共财政
第五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第八部分 公文写作与处理
第一章 公文写作概述
第二章 公文写作要则
第三章 公文处理
第九部分 人文常识与自然科技常识
第一章 历史常识
第二章 文学常识
第三章 文化常识
第四章 自然常识
第五章 科学技术常识
第十部分 公民道德建设
第一章 公民道德建设知识
第二章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
第三章 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十一部分 国情国力与形势政策
第一章 国情国力
第二章 形势与政策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 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
第一章 事业单位综述
第一节 事业单位概述
一、事业单位的含义
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这是2004年6月国务院修改发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事业单位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事业单位仅指国有事业单位即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
二、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
1.事业单位的性质
我国的事业单位是与行政单位、企业单位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一定形式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改善社会公众的生活,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给,受国家机关尤其是政府部门领导的社会组织。
2.事业单位的特点
事业单位具有以下特点:
(1)事业单位不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不具有行政职能(不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从事的事业多是政府职能的延伸和具体化,二般不具有行政职能。这是事业单位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
(2)事业单位通常以社会公益为主要发展取向,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属性,需兼顾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比如出版单位,出版书籍不能仅仅看重市场,只出畅销图书,而更要出版社会效益好的图书,力争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3)事业单位一般以脑力劳动者为主体,如医生、工程师、教授、艺术家等,是人才、知识密集程度较高
的社会组织,其劳动成果一般是知识和精神产品。
(4)事业单位门类繁多,跨度大,情况复杂:既有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又有经营开发性事业单位;既有党政机关举办的事业单位,又有社会力量举办的事业单位;既有数万人的大型事业单位,又有几个人的小型事业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