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人谋略坊—话说海外华商
分類: 图书,自我实现/励志,谋略,
作者: 方雄普著
出 版 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30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0249066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关公的庙亭和神像,也随着中国人移居异域而在海外落户。“忠义仁勇”,对商家来说,“忠”是上下一心,精诚团结;“义”是讲究信用,童叟无欺;“仁”是经商利民,热心公益;“勇”是不怕困难,勇于开拓。中国国民党元老于佑任曾为海外关帝庙写下一幅对联: “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着民族精神”。
移民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经济问题。早年出外谋生的中国人,很多是两个肩膀架着一个脑裂出去的。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白手起家,涉足商界,不少还成为富甲一方的亿万富豪。海外华商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群体。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为了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以便使家族企业长治久安海外华商早就开始探索,并且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后继有人的途径,有的是顺乎自然,有的是苦其心志,并无一定之规。
改革开放的中国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强烈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商人。海外华商与祖国同胞有着同根、同祖、同文的渊源,他们积极参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并在合作中发展壮大自己。据统计,引进外资中相当大数量的项目和资金来自海外华商。中国经济取得辉煌成就,海外华商功不可没。
内容简介
古今中外的商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是文化的较量,是精神的博弈。本丛书讲述近代中国(有的商帮上溯到明清日寸期)各地商人的传奇故事,展现丰富多彩的经营之道、处世之理。旨在对中华商业文化的内容和精神做深入发掘总结,为当今商人群体的成长和成功提供历史借鉴。
历史有传承,文化有根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中国商人和消费各,中国特色经营模式和消费方式,都与我们的前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都与我们的国情乡情密不可分。弘扬各商帮和各地域商业文化的特色,对于当今打造名省名市名街名企名店名商,实施特色竞争、差异定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十几省市专家学者精心打造,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商业史学会指导支持。本丛书视野开阔,气势雄浑,史论结合,深入浅出,图文拜茂,赏心悦目。既是政府官员的历史读本,又是商界人士的经营指南,还是文化爱好垎的收藏佳选。
目录
序言
第一章穷则思变,敢拼才赢
1.1 未曾倒挂的灯笼
1.2两手空空闯南洋
1.3云顶高原话休闲
1.4菲律宾最大的纳税人
1.5从机修工到汽车装配商
第二章百业兴旺,重在经营
2.1 空前绝后的报业大王
2.2邵氏影城探秘
2.3香格里拉的故事
2.4从菜子行起家的正大集团
2.5 印尼华人首富的用人之道
2.6泰国吴氏钢铁业
第三章商海行船,有沉有浮
3.1 没有不散的筵席
3.2 电脑王国的兴衰
3.3 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对华商的影响
3.4两落三起尽风流
3.5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6在危机中开拓的盘谷银行
第四章乐善好施,回馈社会
第五章继承传统,融合现代
第六章地域特色,文化风采
第七章一双筷子,走遍天下
第八章沟通中西,追根溯源
附录
后记
参考书目
丛书编后记一
丛书编后记二
书摘插图
第一章穷则思变,敢拼才赢
1.1未曾倒挂的灯笼
谈到海外华商,不能不首先提及晚清时期的张弼士。这是一个亦官亦商的传奇人物。
关于张弼士的资产,有的说有7000万至8000万两白银。这个估计未必可信。不过,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张弼士是南洋华侨中的首富,这倒是千真万确的。我们不妨举两个例子。
第一,兴办实业,成绩斐然。张弼士一生在海内外办过许多企业,其中之一便是今天依然颇有名气的山东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这是一个出资300万银元,集种植、制瓶、酿酒为一体的大型联合企业。为了保证有优质的葡萄作原料,张弼士在烟台的东郊和西郊买了两座荒山,围建葡萄园五处,广种从德国、法国引进的优质葡萄35万余株。随后,又在烟台市北的海滨买下100余亩土地,从法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建成大型的酒窖和玻璃厂。
张裕葡萄酿酒厂1894年兴建,1896年投产,至1928年,已能生产16种名酒,年产量也十分可观。公司在上海、天津、广州、汉口、九江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其产品还远销东南亚和南北美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