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手册:高中(政治)速查速记(通用版)
分類: 图书,中小学教辅,高中通用,政治,
作者: 武泽涛主编
出 版 社: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2页数: 434印刷时间:开本: 128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691926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新思维,新理念。三年知识点,在手天天看。浓缩重点,高效学习。
移动知识库,随时随地的提高……
目录
知识梳理
第一章 经济常识
概念速记
考点解读
考点一 货币的本质
考点二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考点三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考点四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考点五 消费及其类型
考点六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考点七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考点八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考点九 劳动者
考点十 投资与融资
考点十一 个人收入的分配
考点十二 国家收入的分配
考点十三 征税与纳税
考点十四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考点十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十六 三大产业
考点十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栃
考点十八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考点十九 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第二章 政治常识
概念速记
考点解读
考点一 我国的国家性质
考点二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考点三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考点四 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考点五 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考点六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
考点七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考点八 中国共产党执政
考点九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考点十 我国的政党制度
考点十一 我国的民族政策
考点十二 我国的宗教政策
考点十三 国际社会的成员
考点十四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考点十五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考点十六 世界多极化
考点十七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三章 文化常识
概念速记
考点解读
考点一 文化与社会
考点二 文化对人的影响
考点三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考点四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考点五 文化创新
考点六 灿烂的中华文化
考点七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考点八 走进文化生活
考点九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考点十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第四章 生活与哲学常识
概念速记
考点解读
考点一 关于哲学
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问題
考点三我中公民政治参与的和方式
考点四 “两个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考点五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考点六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考点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考点八 世界的物质性
考点九 哲学的运动概念
考点十 物质运动的规律
考点十一 物质决定意识
考点十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考点十三 实践及其特点
考点十四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考点十五 真理
考点十六 认识过程
考点十七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点十八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考点十九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考点二十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考点二十一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考点二十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考点二十三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考点二十四 两点论和重点论
考点二十五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考点二十六 辩证的否定观
考点二十七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考点二十八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考点二十九 社会存在与社会窟识
考点三十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考点三十一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考点三十二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考点三十三 人生价值
考点三十四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考点三十五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热点导航
热点一 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
热点二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热点三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热点四 关注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热点五 增强核心创造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热点六 传承中华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热点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
热点八 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热点九 民族自治区成立周年纪念
热点十 圆百年奥运梦,凝聚民族向心力
热点十一 “嫦娥一号与“神舟七号
热点十二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
热点十三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各国联手应对危机
热点十四 聚焦“三鹿奶粉事件
热点十五 对话合作、互利共赢
热点十六 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调整和完善行政管理机构
易错点击
易错点1 混淆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
易错点2 对金属货币与纸币的属性认识模
易错点3 对消费类型难以作出正确判断
易错点4 树立正确消费观
易错点5 生产与消费关系
易错点6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易错点7 劳动与就业
易错点8 利息、利率与本金
易错点9 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
易错点10 税收的基本特性
易错点11 税收的种类
易错点12 税收的作用
易错点13 市场配置资源
易错点14 宏观调控
易错点15 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易错点16 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易错点17 对外开放
易错点18 国际经济合作
易错点19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高考追踪
真题汇展
书摘插图
第一章经济常识
知识梳理
第一章经济常识
概念速记
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3.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4.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5.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生
产条件主要是指生产工具。
★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指某一生产部门里,绝大多数同类产品的生产者的劳动技能水平和劳动紧张程度。
7.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它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
8.一般等价物:是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9.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0.货币的职能: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11.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
12.纸币: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13.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