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21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分類: 图书,管理,金融/投资,货币银行学,
作者: 张红伟 主编
出 版 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10-1字数:版次: 1页数: 30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142223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在高等学校经济学为专业核心课程系教材中的编著中,我们注意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本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在大学经济学类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8门核心课程都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经济类专业大学本科生的基础必修课程,要求经济学类专业的大学本科生通过这8门课程的学习,达到基本上掌握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为进入高年级阶段的专业学习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
第二,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我国国情。编著中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培养能从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为目标。
第三,教材内容要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
第四,本核心课程系列教材的编著力争博采众长。要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同类优秀教材经验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展现当代国内外著名高校经济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经济学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在编著中既要坚持基础必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保证各门教材中基础理论的完整性,同时也强调理论叙述的通俗性与行文的简洁性,以满足国内高校经济类专业大学本科教学的需要。
目录
1.货币
1.1 货币源于交换
1.2 货币的职能
1.3 货币的种类
1.4 货币本位制
1.5 货币的定义
1.6 货币与财富的经济活动
2. 信用
2.1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2.2 信用的形式
2.3 利息和利息率
3.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
3.1 金融体系
3.2 金融机构
4.金融市场
4.1 资金的融通方式
4.2 金融市场的含义和类型
4.3 货币市场
4.4 资本市场
5.商业银行
5.1 商业银行的形成、职能和组织形式
5.2 商业银行的业务及其管理
5.3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5.4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原理
6.中央银行
6.1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6.2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6.3 各国中央银行制度比较
6.4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7.货币理论
7.1 货币理论的发展
7.2 中国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7.3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8.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8.1 通货膨胀
8.2 通货紧缩
9.金融与经济发展
9.1 金融抑制
9.2 金融深化
9.3 金融创新
9.4 中国的金融改革与经济发展
10.货币政策
10.1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0.2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
10.3 货币政策工具
10.4 货币政策的效果
10.5 IS-LM模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3.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
3.2金融机构
3.2金融机构
3.2.1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划分
随着金融机构间竞争的加剧,各经营机构的经营范围日益扩大,对金融机构进行分类将越发困难。一种传统简略的分类方法就是根据金融机构的业务性质,将金融机构分为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所谓的银行机构是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而所谓的非银行机构是指除以上金融机构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或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基金组织、信用合作机构等金融组织。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简便,而且在国际上也比较通用。而划分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基本标准是区分两者的本源业务,以经营货币存贷业务为本源业务的金融机构一般归为银行金融机构,而以经营货币存贷业务以外的金融业务,如保险、证券、信托、租赁等为本源业务的金融机构则归为非银行金融机构。这样划分虽然不十分准确,只是一个粗略的归类,但这是一种普通认同的分法,这种分法基于两类机构对货币运行的影响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分类有利于在现实生活中对两类金融机构进行不同的管理。
比较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两者存在着以下的一些差异:
第一,就经营业务内容而言,银行以存贷业务作为本源业务,其负债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吸收外来资金,其中最主要的是存款业务,而且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一般只有银行机构才能接受社会公众的活期存款(主要指商业银行)。此外,银行还有一部分借款负债。银行的资产业务是运用自有资金和负债以获取收益,主要由贷款和投资两部分组成,而贷款构成其资产业务的主体。非银行金融机构一般不能吸收存款(信用社除外),尤其是不能吸收个人储蓄,其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发行有价证券或以契约的方式取得,其资金运用以中长期的贷款和长期投资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