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与道德的纠葛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符杰祥著

出 版 社: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316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186967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以鲁迅与五四启蒙精神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观念与道德实践的纠葛为基本线索,通过考察现代中国的文学现象来反思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与命运,反思当代中国知识界的精神状况。

内容简介

本书以鲁迅与五四启蒙精神为聚焦点和连缀线,以知识理性与道德实践的纠葛缠绕为贯穿线索和考察重点,遵照历史时序选择不同区间的带有典型性的思潮运动与文学现象,点面结合,史论结合,既通过探察现代中国文学运动或文学现象来反思现代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与历史命运问题,又通过洞悉鲁迅在当代中国的境遇来反思我们时代的思想状态与知识界的精神演变。不论是宏观上的总体把握和系统考析,还是微观上的精细洞察和具体分析,都从富有思想威力的笔锋中透露出强烈的历史感与现实感;并从切实的感悟中,独特的发现中,深度的阐释和理性的概括中,闪显出理论与知识点的创新性,使人在获得新知的同时,也深受理性的启示。

作者简介

符杰祥,1972年生,山西临猗人,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辽宁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思想文化研究。在《文学评论》、《文艺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参与教育部、省科研项目多项,独立完成省社科项目两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

目录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鲁迅留日时期的文学选择与文学态度的发生

一、1903-1907:鲁迅的“沉默”与“回心”

二、“弃医从文”:鲁迅思想成长中的“自觉”

三、“诚与爱”:鲁迅的文学态度与发生原理

第二章 左翼浪漫文人的青春理想与悲剧命运

一、左翼浪漫主义文学思潮:青春的激扬

(一)选择与张扬:浪漫精神的追溯

(二)青春时代:历史的呼唤

(三)青春人格:浪漫的回响

二、左翼浪漫主义文学世界:矛盾的追求

(一)矛盾的追求:个性与信仰的两难

(二)悖谬的选择:双重身份与两类文本

(三)火与梦:两重世界的交响

三、左翼浪漫主义文学命运:悲剧的归途

(一)三种观念:外部批评的问题

(二)三种根源:自身存在的问题

(三)并非结语:鲁迅的震惊之外

第三章 周作人救亡时期的道德思想与启蒙悲剧

一、“为知识而求知识”:“纯粹的学问”与“真的科学精神”

二、反“气节的八股”:民族危机中的气节观念与道德批判

三、“文人不谈武”:救亡时期的“责任”与“主要的工作”

四、“思想革命尚未成功”:启蒙的位置与“凡人之悲哀”

第四章 内战时期的民主运动与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

一、民主的时代精神与“五四”回声

二、知识分子的“进言”热与心态变化

三、知识分子的学潮运动与组党热潮

四、《观察》与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

第五章 四十年代后期的“文艺政策”与“文艺运动”

一、1945年的重庆文艺座谈会与《讲话》精神的传播

二、从《大众文艺丛刊》看1948年的“文艺运动”

三、文人清算与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

第六章 “九叶”诗派的诗学理想与命运浮沉

一、“在痛苦的挣扎里守候”:“九叶”诗派的分化与聚合

二、“新诗现代化”:袁可嘉的诗学理论与理想

三、“受难的形象”:穆旦的诗学气质与宿命

第七章 沈从文、张爱玲在新时期的“复活”与“神话”

一、“自己的文章”

二、“传奇不奇”

三、“意义即问题”

第八章 今天的鲁迅与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

一、鲁迅的“病”与“死”

(一)“病”与“死”之“谜”

(二)“活着”与“假如活着”

二、鲁迅的“记念”与我们时代的“纪念”

(一)鲁迅的“记念”,我们的“纪念”

(二)今天的鲁迅,“纪念”的传统

(三)“忘记我”,鲁迅无需“纪念”

余论一 知识的“知识化”:鲁迅式的“有机知识分子”的退场?

余论二 道德形而上主义:百年中国新文学的启蒙与道德关系论辩

(一)必要的同情:道德形而上问题的意义理解与内在理路

(二)需要澄清的困惑:道德形而上学的方法论能否解释启蒙问题

(三)还需辨识的问题:启蒙问题是否可以归结为道德形而上主义

附录 记贾植芳先生:一个同乡的回忆

代跋:狂人的谱系学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鲁迅留日时期的文学选择与文学态度的发生

鲁迅的世界观念与现代意识,应该说在南京新式学堂开始接触西学的时候就有所孕育了,但真正眼界大开,开始以一种世界眼光和现代意识来思考中国问题,还应该是在他留学日本时期。以对鲁迅的现代意识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进化论为例,周作人回忆说,鲁迅在南京读书的时候虽然也“看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但是一直到了东京,学了日本文之后,这才懂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明白进化学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鲁迅从1903年写作《斯巴达之魂》、《说钼》、《中国地质略论》,到1907、1908年相继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未完),篇篇可谓大文章,个个皆是大题目。在这一系列长文中,鲁迅对于现代中国问题的思考虽然还不能说非常成熟,但确乎已经成型了。在这个意义上,日本学者伊藤虎丸的观点是有道理的:“把鲁迅的留学时期单单看作‘习作’时代是不够的,毋宁说是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后鲁迅思想的筋骨时期。”那么,在“筋骨时期”所发生的文学活动,也一定埋伏着鲁迅文学的“筋骨”,亦即一种属于内部生命原理而非外部理论的东西吧。

一、1903-1907:鲁迅的“沉默”与“回心”

对于鲁迅留日时期的文学活动,人们普遍看重他在1907年前后的文章。一般的看法是,鲁迅在弃医从文后思想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1903年前后的初期文章已不具有代表性了。鲁迅留学后期的文章几乎集合了青年鲁迅的思想精华,也充分展现了其独特的思想个性与精神气质,但这并不意味着1907年的鲁迅与1903年的鲁迅就此切断了联系。青年留学生的思想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问题是,这种变化是在什么意义层面上完成的?是一种舍弃,还是一种扬弃?是一种告别,还是一种继续?尽管其问所发生的幻灯片事件已被人们无限放大,但其意义同时也被高度简化了。

其实,鲁迅在1903年与1907年两个时期的文章,并不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是一种截然分裂的关系,恰恰相反,它们在思想方面存在着某种深刻的一致性与延续性。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明。其一,不管前后具体主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救亡精神与富强思想一直为鲁迅所坚持。鲁迅批判现代化学说,并没有否定富强观念,而是要为其建构相应的现代精神。事实上,鲁迅在1903年的《斯巴达之魂》、《中国地质略论》中极力张扬的救亡精神与富强思想在1907年后的文章中仍然存在,并未放弃,也不可能放弃。其二,人的内在精神是鲁迅始终关注的基本问题,并不是从1907年后才开始的。尽管在1903年提笔写作的时候,鲁迅的文章主题也无非是富国强兵,但鲁迅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人的精神问题。《斯巴达之魂》颂扬“武士之魂”,其实就是一种“精神”鼓动:“激战告终,例行国葬,烈士之毅魄,化无量微尘分子。随军歌激越间,而磅礴戟刺于国民脑筋里。而国民乃大呼日,‘为国民死!为国民死!’。”这样激情飞扬的文字贯穿全文。即使在介绍中国地质分布概况的《中国地质略论》中,鲁迅仍“不觉生敬爱忧惧种种心,掷笔大叹”,提出了“因迷信以弱国”,以及“斩绝妄念,文明乃兴”的问题;而在《说钼》这样的纯科学论文中,鲁迅首先所称赞的也是科学发现背后的“怀疑”精神,并期望“思想界大革命之风潮,得日益磅礴”,这与后来从思想精神方面来反思科学史教训的《科学史教篇》是同样的逻辑。其三,鲁迅对于自己的“少年之作”,并无否定与“后悔”之意,相反,是极为珍爱的。直到1934年末,他在杨霁云为自己所编的《集外集》作序时,特意为编人的1903年的《斯巴达之魂》与《说钼》两篇文言文解释说:“我惭愧我的少年之作,却并不后悔,甚而至于还有些爱,这真好像是‘乳犊不怕虎’,乱攻一通,虽然无谋,但自有天真存在。”诚然,像更多学者所指出的,鲁迅的文章在1907年后发生了许多变化(比如,钱理群先生指出鲁迅文章的中心词出现了从“国民”到“个人”的概念转移,基本态度也从单纯颂扬走向了反思批判),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鲁迅思想在变化中也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对一些基本问题继续保持着自己一以贯之的关注。鲁迅留学后期的问题重心虽然出现了向“个性”、“神思”方面的深刻转移,但“张精神”的基本观念仍然以一种新的方式与态度存在和延续着。在这个意义上,鲁迅在1903年与1907年的思想关系与其说是一种转变,不如说是走向成熟的表现。袁可嘉在谈到新诗必须现代化的问题时指出:“正如一件有机生长的事物已接近某一蜕变的自然程序,是向前发展而非连根拔起。”其实,不独诗歌发展,人的思想成长亦是一种“蜕变”过程:一方面,一些不合乎自身需要的外壳性的东西会脱落;一方面,一些内在基因性的东西也会在机体的更新中得到延续。而在这一去壳化的过程中,随着外壳性东西的不断脱落,真正属于自己的原质性的东西才会逐渐显露出来,并获得一种新的生长。所以,思想走向成熟应该是一种复杂的双向运动,既包含着对旧我的一种前进性的告别,也包含着对原我的一种回溯性的寻根;而思想成熟的内涵也在于能够获得自觉,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一种原质性、根本性的东西。在这样的意义上,我反对把鲁迅思想的发展理解为一种瞿秋白式的“从……到……”的不断抛弃旧我、一味前行的过程,而认同许寿裳的更接近鲁迅思想实际的解释:“思想只管向前迈进,而主义却是始终一贯的。”有所变化,也有所坚持;有所放弃,也有所承扬,这才是思想成熟的完整含义。

如果说思想成熟意味着某种基因性的东西会得以保存与延续,那么这种思想基因就必然是某种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竹内好以自己细腻敏锐的文学直感,觉察到鲁迅在北京S会馆的蛰伏时期,“在沉默中抓到了对他的一生来说都具有决定意义,可以叫做‘回心’的那种东西”。他认为,凭借一种近乎宗教忏悔体验的“回心”,鲁迅找到了“成为其根干的鲁迅本身,一种生命的、原理的鲁迅”。至于一回心,的那种东西”是什么,竹内好不愿意把精神问题实体化,所以语焉不详,只模糊地称其为鲁迅一生所背负的“一个影子”。同时,竹内好也固执地认为,鲁迅思想的“决定性时机”只能在S会馆,“我想像不出鲁迅的骨骼会在别的时期里形成”。这样的“想像”性描述未免有些武断。因为对具有强烈的自我反思意识的鲁迅来说,思想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而非可以一次完结的目标,这意味着鲁迅一生中会经历不止一次的“决定性时机”,“回心”也会在不同阶段的“决定性时机”发生。实际上,早在1903年到1907年间,鲁迅就经历过一段不算短暂的写作沉默期,其直接结果便是弃医从文的发生。如果说“回心”的意义是伊藤虎丸所理解的一种“类似于宗教信仰者宗教性自觉的文学性自觉”,那么这一事实在鲁迅留日时期早已发生。至于后来的S会馆,不过是“回心”现象的再一次发生。而且,如果没有弃医从文的上一次,大概也不会有S.会馆抄古碑的下一次。因此,与其说1909年到1918年的十年沉默对鲁迅思想的形成具有一种“原点”或“原理”意义,还不如说1903年到1907年问的沉默更值得人们“索源”与“寻根”。

从1903年后停止写文章,再到1907年重新开始写作,鲁迅前后经历了四年左右的沉默时期。在此期间,鲁迅除了翻译《地底旅行》、《造人术》等一些科幻小说、与顾琅合编《中国矿产志》外,基本停止了个人的文章写作。刚刚满怀激情为《浙江潮》写出系列时论文章,就突然中止了自己兴趣正浓的写作,不也是很奇怪的事情吗?我不否认,鲁迅在1904年去仙台学医是停止写作的直接原因,但我不认为,这种表象的东西能成为鲁迅中止写作的内在根据。一个奇怪的事实是,矿路学堂出身的鲁迅在1903年的《中国地质略论》中,曾将中国的衰弱归为“地质学不发达故”,并为此大声疾呼,极力鼓吹地质学家的重要性,所以有这样的感叹:“呜呼,今竟何如?毋日一文弱之地质家,而眼光足迹间,实涵有无量刚劲善战之军队。”而且,鲁迅按规定也应该在弘文学院毕业后升入东京帝国大学工科所属的采矿冶金科学习,但在第二年,鲁迅就放弃了自己极为看重的矿学专业而改选了相对陌生的医学专业。这其中,想必也隐伏着一种思想的冲突与挣扎吧。鲁迅当时大概没有向人提及自己学医的动机,因为他此时关系最密切的朋友许寿裳和二弟周作人的看法,也都是通过鲁迅后来的回忆文章来转述的。直到1922年末,鲁迅在为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写序时才首度提及这个问题。对于自己的学医,鲁迅的回忆从个人情感叙事出发,由写“父亲的病”被中医所误带来的内心伤痛,最终上升到一种救治国家的责任,其中既张扬着“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的报国志愿,同时也隐含着“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的启蒙意图。在这两种叙事中,救亡与启蒙的宏伟叙事最容易引起共鸣,也成了一种最获认同的权威解释。……

知识与道德的纠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