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伶代表作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分類: 图书,文学,文集,
作者: 中国现代文学馆 编
出 版 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31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801603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夜上海》富有暗示力,抒情味和亲切之感。因为这是孤愤迸进的夜的上海之讴歌,有咒、有颂。不过,在星移斗转之中,茫茫长夜毕竟度过了。接着星移之后到来的天明,还会远么?
作者简介
于伶(1907—1997),原名任锡圭,字禹成,笔名尤竞。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剧作家、戏剧活动家、电影评论家。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中国戏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等职。 主要戏剧创作有:《夜光杯》、《一袋米》、《保卫芦沟桥》、《夜上海》、《大胆英烈传》、《七月流失》等,与孟波、郑君里合著电影文学剧本《聂耳》。
目录
于伶小传
夜光杯
女子公寓
夜上海
汉奸的子孙
浮尸
于伶小传
于伶著作书目
书摘插图
于伶小传
于伶,现代剧作家。原名任锡圭,笔名尤竞。1907年2月23日生于江苏宜兴,1997年6月7日病逝于上海。1930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学院。1931年参加北平中国作家联盟北平分盟。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起任上海“剧联”总同盟组织部长,左翼文化总盟组织秘书。早期他热衷于现实题材的小戏剧创作,像《警号》、《浮尸》、《暴行录》等短剧,采用现实手法大量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激起民众勇于抗击侵略者。
抗战爆发后,在上海坚持进步戏剧工作。同年4月发表了第一个多幕剧《夜光杯》,作者抒发当时为着国土沦丧的慷慨悲歌,揭露日本汉奸的行径丑态。反映“八。一三”上海沦陷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