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的消失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艺术,舞台艺术 戏曲,

作者: 孙惠柱,汤逸佩主编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256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6338176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乃上海戏剧学院承办的2007第四届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论坛的成果,参加本次展演的计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九台剧目,国外的有日本的《狂人教育》、德国的《股市反弹》、意大利的《长椅冥想》等,国内的有香港的《两条老柴玩游戏》、北京的《圆明园》、上海的《哈姆雷特,那是个问题》、《清明上河图》、《清凤与婴宁》、《爱与恨》等。所有这些剧目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小剧场戏剧极大的先锋性和实验性,函括了对于我们身处其间的世界的深入探索,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开掘。围绕这些涵义丰富、表演精彩的剧作以及小剧场这一戏剧形态本身,甚至衍伸至教育戏剧、先锋戏剧、表演工作坊以及相关问题,众多研究者提交了自己的研究心得。

作者简介

孙惠拄,1969年下乡,1977年考上大学,1981年上海戏剧学院硕士,1990年纽约大学博士。曾在北美四所大学教授世界戏剧及剧作、表演、人类表演学十年,任博士生导师和导演,1999年回国。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副院长,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剧协戏剧院校亚太局主任,《戏剧艺术》主编,纽约《戏剧评论》特约编辑,英国《戏剧及其表演研究》顾问编委。剧作有《中国梦》、《挂在墙上的老B》、《明日就要出山》、《神仙与好人》、越剧《心比天高》、京剧《望着厄蒂》等,曾在中、美、B、新加坡、挪威等国演出。近著有《第四堵墙——戏剧的结构与解构》、《谁的蝴蝶夫人:戏剧冲突与文明冲突》等;一百三十余篇中荚文论文发表于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

目录

第四届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论坛——现场发言辑录(2007年10月21日)

仪式性实验与城市的“异形空间”——第四届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的观摩

怀疑主义:存在与虚无?——第四届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观后

实验的内容与理论的作用——从国际小剧场节观照中西戏剧认知

看观念戏剧如何艺术

戏剧实验和戏剧工作坊的疆域

关于推动教育戏剧发展的若干思考

关于教育戏剧

坊中天地——谈表演工作坊与教育戏剧

戏剧教育、教育戏剧及其他——戏剧教育相关概念辨析

《圆明园》张广天话剧百年

玩耍于东西文化之间——《两条老柴玩游戏》的后现代特征简析

关于“椅子”的思考

在游戏中成就对经典的解读——从《两条老柴玩游戏》看实验戏剧的游戏特征

戏剧秩序的再认识——《哈姆雷特,那是个问题》的体验与思考

参与……,……空间

被谋杀的孩童——也谈《狂人教育》的颠覆性

股票人生——浅析德国戏剧《股市反弹》

一种个人精神成长历史——论60年代出生的中国实验话剧导演的身份焦虑

制度的弹性和人的权变——莎士比亚戏剧《一报还一报》的现代解读

莎士比亚与亲子教育

从“社区”的戏剧走向“社区戏剧”

书摘插图

仪式性实验与城市的“异形空间”——第四届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的观摩

美国“环境戏剧”的倡导者理查德谢克纳指出,仪式戏剧是一种使所有人都沉浸进去的集体性庆祝活动。上海小剧场戏剧节不是大众的节日,而是“小众”的节,是一个“部落”的节日。“小众”,一个“部落”的戏剧人聚集在一起,就成为先锋戏剧、实验戏剧,而小剧场戏剧一般来说都是属于先锋戏剧和实验戏剧。说得极端一点,这种小剧场戏剧,是一种戏剧部落或者戏剧族群的聚会。在当今大众化、城市化的世界里,它是属于体验生命的现代“原始的部落”。这种“部落”或“族群”的戏剧表演,就是谢克纳教授倡导的“人类表演”。上海戏剧学院创办了谢克纳人类表演中心,同时也创办了《人类表演学》的中文版,由孙惠柱教授主编,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

上海戏剧学院举办的小剧场戏剧节已经举办了四届,并因为不能妄称“节”,将“节”改为“展演”。在这届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中上演了《清明上河图》、《青凤与婴宁》、《哈姆雷特,那是个问题》、《狂人教育》、《两条老柴玩游戏》、《股市反弹》、《圆明园》、《爱与恨》、《长椅冥想》等剧。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