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与道德建设研究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张爱芹,王以第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版次: 1页数: 14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25238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道德是文化的灵魂,是文明的核心,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道德进步决定着先进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就必须大力加强道德建设,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努力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先进的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影响着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要继承和弘扬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继承和发扬“五四”以来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红色文化。中国红色文化是马列主义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继承和发展。从精神层面看,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以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言行一致、不尚空谈、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等优秀道德,还包括指导人们互动与解决困难的知识、信仰、价值和规范等。红色文化从其产生那天起,就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积极意义在于使我们的人民、军队、民族乃至国家形成充实、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进取向上的道德取向,它在传承与传播、碰撞和融合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在发展中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
目录
红色文化: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活力源泉(代序)
上篇“红色文化”建设
第一章导论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二、研究价值
第二章“红色文化”的发生机制
一、主体构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实践基础——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
三、洋为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四、古为今用——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
第三章“红色文化”的形态、内容和特征
一、“红色文化”的形态
二、“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
三、“红色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
一、历史印证价值
二、文明传承价值
三、精神弘扬价值
四、挑战锤炼价值
五、“硬实力”推介价值
第五章“红色文化”的价值实现
一、“红色文化”价值实现的途径
二、“红色文化”价值实现的现存问题
三、“红色文化”价值实现的前景
中篇道德建设
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与经济关系的理论依据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道德建设注入动力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能动作用
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向道德建设提出挑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道德新问题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道德新问题的原因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第八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基本点
一、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与价值导向
二、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与追求目标
三、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与本质要求
第九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新举措
一、构建新的道德体系框架
二、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
三、在教育和实践上下工夫
四、建立动力支持和保障系统
下篇“红色文化”与道德建设的统一
第十章“红色文化”与新时期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上篇“红色文化”建设
第一章 导论
人们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一般来源于对“红色旅游”的认识。2004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指导红色旅游的相关文件后,红色旅游在一夜之间变得家喻户晓,与红色旅游紧密联系的红色文化的知名度也随之大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又大大提升了学术界对文化的关注度,“红色文化”也不例外。
“红色文化”到底是指什么?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一词早已出现,但在不同的研究者那里,对其内涵的界定不尽相同。
(一)对“红色文化”的多种理解
根据笔者掌握的材料,目前学术界对红色文化的定义至少有下列几种:
红色文化即中国共产党文化。这种解释的道理在于,红色文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出来的,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又是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的。
红色文化即共产主义文化。通常我们把红色看成共产主义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