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选(09版插图)

分類: 图书,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鲁迅 著
出 版 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2页数: 370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4021582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鲁迅
内容简介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纵观鲁迅的一生,可以看出他毕生笔耕不辍,为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给人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精神遗产。他一生著译约近一千万字,计有小说集三部,杂文集十七部,散文诗集一部,回忆散文集一部,一千四百多封书信,及《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翻译了十四个国家将近一百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印成了三十三部单行本,此外他还辑录、校勘古籍十八种。而在他众多的作品中,从数量上不难看出,杂文是鲁迅创作最多的文体。
经典文化的品格在于经得起历史老人的淘汰与时间之流的冲刷;经典文化的意义在于对民族成长的作用。相信在今天这样的时代,重读鲁迅,会对人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录
序言
我之节烈观
随感录二十五
随感录三十八
随感录四十
随感录四十八
随感录五十六 “来了”
随感录五十九 “圣武”
随感录六十一 不满
随感录六十二 恨恨而死
随感录六十五 暴君的臣民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咬文嚼字
忽然想到(一、二、三、四)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看镜有感
忽然想到(五、六)
春末闲谈
灯下漫笔
杂感
导师
忽然想到(七、八、九)
论“他妈妈”
论睁了眼看
从胡须说到牙齿
十四年的“读经”
这个与那个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学界的三魂
送灶日漫笔
一点比喻
谈皇帝
无花的蔷薇之二
空谈
黄花节的杂感
老调子已经唱完
扣丝杂感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略论中国人的脸
小杂感
文艺与政治的岐途
文学和出汗
路
太平歌诀
铲共大观
流氓的变迁
习惯与改革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
宣传与做戏
风马牛
“友邦惊诧”论
答中学生杂志社问
……
书摘插图
我之节烈观
“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这一类话,本是中国历来的叹声。不过时代不同,则所谓“日下”的事情,也有迁变:从前指的是甲事,现在叹的或是乙事。除了“进呈御览”的东西不敢妄说外,其余的文章议论里,一向就带这口吻。因为如此叹息,不但针砭世人,还可以从“日下”之中,除去自己。所以君子固然相对慨叹,连杀人放火嫖妓骗钱以及一切鬼混的人,也都乘作恶余暇,摇着头说道:“他们人心日下了。”
世风人心这件事,不但鼓吹坏事,可以“日下”;即使未曾鼓吹,只是旁观,只是赏玩,只是叹息,也可以叫他“日下”。所以近一年来,居然也有几个不肯徒托空言的人,叹息一番之后,还要想法子来挽救。第一个是康有为,指手画脚的说“虚君共和”才好,陈独秀便斥他不兴;其次是一班灵学派的人,不知何以起了极古奥的思想,要请“孟圣矣乎”的鬼来画策;陈百年钱玄同刘半农又道他胡说。
这几篇驳论,都是《新青年》里最可寒心的文章。时候已是二十世纪了;人类眼前,早已闪出曙光。假如《新青年》里,有一篇和别人辩地球方圆的文字,读者见了,怕一定要发怔。然而现今所辩,正和说地体不方相差无几。将时代和事实,对照起来,怎能不教人寒心而目害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