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 中国文化未解之谜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
作者: 种晓明编著
出 版 社: 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21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752609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内容经典
70多个中国文化未解之谜,涉及政治、军事、艺术、文学、地理、风俗、考古等诸多领域,编者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考古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成果,探索中国文化,深入发掘谜题背后隐藏的真相,力争给读者提供最丰富、最权威、最全面的信息。
图片精美
300多幅弥足珍贵的图片,包括出土文物、历史遗迹、现场照片、相关人物,以及电脑解析示意图等,与文字相辅相成,图文并茂,充分拓宽读者的思维空间,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艺术理念
版式设计简约开放,图文编排注重现代审美观点,力图为读者营造轻松的阅读氛围,展示更为广阔的阅读视野,以提升本书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理想读本
通俗流畅的叙述语言、逻辑严密的分析推理、图文互注的编排形式、新颖独到的版式设计,全力开拓一个愉悦的阅读空间,满足各个层面读者的需求。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解读与研究了中国历史文化,编者在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考古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从寻找悠久的渊源、直击苍茫的历史、探索掩埋的真相、追寻隐含的奥秘、破解神秘的符号、叩问失落的文明、领略瑰丽的奇观、感受奇妙的风俗等方面入手,对70多个中国文化未解之谜进行全面剖析,深入开掘掩藏于神秘表象背后的真实。同时,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将人们感兴趣的疑点与谜题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引领读者进入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使大家在享受阅读快感、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享受和想象空间。
目录
寻找悠久的渊源
汉字起源真是“仓颉作书”吗?
“尧舜禅让”是礼让还是篡位?
《河图》、《洛书》是上古的无字天书吗?
预测千古的《推背图》究竟是什么?
八卦的原意何在?
“万岁”何时用作皇帝的专称?
《诗经》是否为孔子所编?
中华民族为什么叫“华夏”?
首次去西天取经的是玄奘吗?
山西大槐树迁徒之谜
直击苍茫的历史
盘庚是否迁都于安阳殷墟?
历史上有无徐福东渡日本之事?
黄鹤楼的名称因何而来?
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
郑和为何七下西洋?
李自成出家之谜
孝庄太后改嫁之谜
珍妃坠井是慈禧所为吗?
探索掩埋的真相
伏羲、女娲兄妹通婚之谜
足球是黄帝发明的吗?
甲骨文之谜
绘画的始祖是谁?
孙武到底有没有著《孙子兵法》?
左丘明有没有著《国语》?
《吕氏春秋》究竟成书于何年?
秦兵马俑主人到底是谁?
达摩真的“面壁九年”吗?
水墨山水的始祖是谁?
历史上的三个张三丰之谜
杨贵妃马嵬坡之谜
追寻隐含的奥秘
《山海经》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书?
孔子的出生之谜
孔子著《春秋》之谜
孟姜女真的哭倒长城了吗?
阿房宫为何取名“阿房”?
曹植为何写《洛神赋》?
桃花源究竟在何处?
《满江红》的作者真是岳飞吗?
《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是什么意思?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
谁是《金瓶梅》的真正作者?
《胡笳十八拍》究竟是谁的作品?
高鹗续写了《红楼梦》吗?
破解神秘的符号
谜团重重的司母戊鼎
秦始皇铸造十二金人之谜
曹操的七十二座陵墓之谜
敦煌藏经洞到底是为什么开凿的?
武则天死后因何立无字碑?
国宝和氏璧怎么丢失的?
成吉思汗的陵寝为何在“马背”上?
“汗血宝马”为何流汗如血?
叩问失落和文明
北匈奴西迁何处?
楼兰古城之谜
巴蜀古国之谜
三星堆文明之谜
古滇国之谜
牧野大战究竟发生在哪里?
扶桑是植物名还是国名?
领略瑰丽的奇观
长城的两端到底在什么地方?
罗布泊是否会移动?
嘎仙洞中住的什么人?
神农架之谜
小雁塔为何乍离乍合?
悬空寺之谜
众说纷纭的明孝陵
中国故宫为何称为紫禁城?
感受奇妙的风俗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吗?
十二生肖是怎么形成的?
僰人悬棺为何凿于万仞绝壁?
新疆“原始村落”之谜
贴春联之谜
门神由来之谜
除夕放鞭炮之谜
书摘插图
寻找悠久的渊源
汉字起源真是“仓颉作书”吗?
早在几千年前就产生的汉字孕育和记录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文化,传承了黄土地上悠久的文明。汉字以它独特的形状和用法而在诸多文字中独树一帜,汉字是怎样产生的?又是什么人发明的?对于这个问题,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最为流行的是“仓颉造字”说。
关于“仓颉造字”,有个美丽 而神奇的传说。仓颉本来是黄帝的史官,他有着四个眼睛,能上观天文,下察地理,还能看到一般人所看不见的东西。黄帝 时期,人们都还在结绳记 事,这种方法过于简单,没办法将复杂多变的各种情况记录下来,人们往往因为无法正确传达和交流自己的意思,而使农耕生产受到了阻碍。于是关心民生的黄帝就命令仓颉去想办法。仓颉接到命令后,把自己关在洧水河岸边上的一个房子里,天天想得饭都忘了吃,觉都顾不得睡,整天蓬头垢面,还是很长时间也没造出字来。有一天,他站在屋门口的大树下发呆,一只凤凰飞过,把嘴中的果实丢在他面前,仓颉捡起来仔细一看,发现上面有一个从来也没见过的图案,十分美丽。这时有一个猎人经过,看到那个图案就告诉他说那是貔貅的蹄印,与别的兽类的蹄印不一样,而且世界上万物的蹄印都是各不相同的。仓颉从这些话中得到了启发,意识到自己原来造不出字是因为闭门造车的缘故。于是,他周游四方,跋山涉水,看到什么都要仔细地观察和思考,将他们的特征记下来,风花雪月、飞禽走兽、日月星辰都成为他的灵感来源。他将这些灵感的美丽动人的地方整理出来,成为最早的象形字。传说他在造字的时候,天上竟然不可思议地下起米来,夜间听到天地间有野鬼凄厉的哭嚎声。仓颉把他造的这些象形字献给黄帝,黄帝看后非常满意,立即召集九州酋长前来,让仓颉把造的这些字传授给他们,九州酋长们又在各自的部落和领土大力推行。于是,九州大地人们都开始使用这些象形字,这给人们生产生活和交流信息提供很大的方便。
关于这段传说,很多书中有相关的记载,在汉代淮南王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中说:“颉作书,天雨粟,鬼夜哭”。汉代最伟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也说:“造端更为,前始未有,若仓颉作为……是也。”到了东汉,许慎更是很明确地在《说文解字》中写道:“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兖州续志》中说“仓颉,冯翊人,黄帝史官也。生四目,观鸟迹而制字。”此外,为了纪念仓颉造字的功劳,后人还根据传说把河南新郑县城南仓颉造字的地方称作“凤凰衔书台”,到了宋朝时还有人在这里建了一座叫“凤台寺”的庙宇。甚至仓颉的坟墓也有多处,其中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现在的铜城镇王宗汤村调查发现一处龙山文化遗址,距今约4000余年,据说原来就是被当地人称“仓王坟”,坟前原来还建有“仓王寺”。可以看出,仓颉造字的说法还是很有来历的。
但是如果客观和理性地分析的话,汉字的复杂和多变根本不可能由谜一个人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发明出来。仓颉所处的时代还是原始社会,人们每天风餐露宿,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证,如此低的生产水平和文化水平要发明像汉字这样既是独立发展又有相当久远历史的文字,对仓颉这种原始人来说简直不可能。此外,根据学者的考证,当时的文字有许多异体字,无疑产生于很多人的手中,所以人们认为“仓颉造字”是一种不太可信的说法,可能性大些的是他对这种形体不一的文字进行了整齐划一的工作。荀子就曾经认为:古时候,创造文字的人很多,文字是众人发明的,仓颉的功劳只是在于整理它们罢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考古史实是有人发现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上有一些刻画符号,笔画简单,距今大约6000年左右,比仓颉造字的时代早1000年。除了仓颉外,还有传说中的神农作穗书,黄帝作去书,祝融作古文,少吴作鹜凤书,曹阳氏作蝌蚪文,曹辛氏作仙人书,帝尧作龟书,大禹铸九鼎而作钟鼎文等等,可以说是各有各的道理。文人学者们为此考证了2000多年,发表了各种看法,但谁也没能压倒对方,成为权威。
但不管“仓颉作书”的真相是怎么样的,不论它是严肃的史实还是美丽的传说,都反映出人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对它传承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肯定。正因为人们对那些造字的祖先怀着热烈的感激和景仰,那些动人的传奇才能流芳千古。
“尧舜禅让”是礼让还是篡位?
尧是远古时期有名的贤德的君主,他是三皇五帝中的第四个帝。他不“唯亲是举”,大力举荐有才干的舜为自己的继任者,这就是历史传说中有名的“尧舜禅让”。但是现在却有人开始怀疑这种说法的准确性,毕竟这仅仅是远古流传下来的一个传说,到了春秋时期,才有人把它诉诸于文字。所以,关于尧舜之间权力交接的真相,就成了一个千古疑案,后世的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争论的同时,这个千古未解之谜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美丽的传说。
大部分人还是比较认可“举贤”说的,因为这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公无私、唯才是举的传统美德。传说中,舜姓姚,他的父亲是个瞎子,他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后来,他的瞎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舜的后母心胸狭窄,而且心地狠毒。后来,后母生了个儿子,取名叫象。象好吃懒做而且飞扬跋扈,在父母面前,他经常说哥哥舜的坏话。舜的父亲也被他们拉拢到一起,站在他们的战线上。所以,夫妻俩和象常在一块儿商量,如何找机会害死舜,这样,象就可以继承父母的全部财产。但舜心地善良,并不介意他们的故意刁难。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孝顺自己的瞎父亲,对后母和弟弟也很好。
当时,尧已经八十六岁了。他觉得自己年老力衰,于是叫大家推举贤能的“接班人”,大家一致推举很有威望的舜。尧听了人们的推举后,决定先考验考验舜。于是,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并且派舜到各地去同人们一起干活。他先派舜来到历山脚下去种地。在舜来之前,那里的农民经常为了争夺土地不时地发生一些冲突。等到舜到了那儿后,
农民们在舜的教化和领导下就变得互相谦让,经常你帮我,我帮你,把生产搞得很好。舜
又到河滨去烧制陶器。原来那儿的陶工干活粗制滥造,陶器质地粗劣,等到舜一去,陶工们在舜的组织下,认真工作,制作出来的陶器十分精美。总之,舜每到一个地方,人们都愿意跟随着他。那时候,父权制已经确立,人人可以拥有财产。由于舜的才能,舜拥有了许多私有财产。
舜的瞎父亲和弟弟象听说舜有很多财富,又起了坏心。有一次,父亲叫他修补粮仓的屋顶。当舜沿梯子爬上屋顶的时候,他们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借机把舜烧死。舜在屋顶看见起火了,想找梯子时,梯子已经被狠心的父亲和弟弟藏了起来。幸好当时,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灵机一动,双手平举笠帽,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跳下来。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舜并没有怪罪他们,还是像以前一样尊老爱幼。一计不成,他们又设计了一个陷阱。一天,他们叫舜去掏井。当看到舜跳下井后,象和他的瞎眼父亲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石头丢下井去,把井填没了。他们企图把舜活活埋在里面。后来聪明的舜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尽管父母兄弟对待自己不好,但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地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于是,一家人就开始和和睦睦地在一起生活。
尧听说舜这样宽宏大量后感到很放心。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黄道吉日,尧在京城南郊举行了重大的禅让仪式。当尧庄严地把代表权力的权杖交给舜,舜恭敬地接过权杖的一瞬间,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这就是一般历史书所说的“尧舜禅让”。因为它以群众推举或领袖授权为基础,所以人们称这种说法为“举贤说”。
还有一种说法是“拥戴说”。据说尧年老的时候,并没有想把帝位交给舜,而且当时尧的儿子丹朱也非常想继承父亲的大权,但碍于当时舜的声望迟迟没有下手。所以在尧死后,为了避免冲突发生,舜就避开丹朱到了南河之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