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经典文库:经典剧目《伊索》的舞台艺术

北京人艺经典文库:经典剧目《伊索》的舞台艺术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艺术,舞台艺术 戏曲,

作者: 刘章春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31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10402528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巴西当代名作家菲格莱德的剧作《伊索》,通过古希腊智者伊索的悲剧命运,鞭挞了可诅咒的奴隶制度,揭示出“宁为自由死,不做奴隶生”的主题。经过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众多艺术家的精彩演绎,不仅在美与丑、善与恶的强烈对比中体现了剧作的深刻内涵,而且创造出带有古希腊风格的浓郁的舞台诗意,使其成为北京人艺的经典保留剧目,并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独树一帜。

本书融严谨的学术性、丰富的史料性和强烈的观赏性于一体,既有宏观的文化视野,又具生动的细节把握,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话剧《伊索》的舞台艺术成就。

目录

一、演出台词本

二、导演阐述

开启智慧的宝匣——导演《伊索》手记

重排《伊索》时的导演谈话

三、创作感悟

美与丑

写在《伊索》最新上演的时候

对《伊索》的回忆

记演出《伊索》

他在深掘一口井——谈吕齐的表演特色

戏在不言中

二十九年回眸

一段美好的回忆

四、名家点评

话剧《伊索》观后

看了《伊索》想起《葛麻》

伊索舒绣文

挥洒自如写赞歌——《伊索》排练场札记

《伊索》——召唤自由的号角

《伊索》的艺术特色探索

上海戏剧家协会座谈《伊索》

五、幕后花絮

巴西剧目在北京——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谈谈巴西戏剧

后记

书摘插图

一、演出台词本

《伊索》演出本的一点说明

该剧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1959年演出剧目。当时因为剧院取消了场记工作,故演出后未能及时留下相关的艺术创作资料。1979年复排时,虽然仍然没有场记现场记录,但由时任该剧剧务、舞台监督的刘涛根据演出实况追记成该场记本。

在1979年的复排演出中,将1959年演出时删去的克列娅和伊索表达爱情的戏被重新恢复,因为我们觉得这条爱情线丝毫无损于伊索争取自由的光辉形象。为此,在舞台调度上,也相应地做了些许修改,但总体演出形式与1959年首演时相同。该剧演出风格力求简洁朴素,从舞台布景、服装、道具的设计,到音乐、效果、灯光、化妆的运用,均强调色彩的单纯、调和,线条的明确、干净,没有多余的繁复的花纹和装饰,或者是过多的环境气氛的变化。整个舞台艺术创作的中心,是突出剧中六个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的变化。这主要借助人物的舞台动作和语言来表达。演出中,适当地运用了音乐效果,借此烘托出伊索渴望自由的内心活动,以及人物间思想情绪的变化。

为了突出希腊剧的演出风格,演出时不使用大幕。当观众步入剧场时,在隐约的幕间光中,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希腊式的建筑——高大的柱廊、阶梯和大理石建筑物。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