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后的故事:世界战争家书

分類: 图书,传记,综合,
作者: (美)安德鲁卡洛尔编著,李静滢,佟海燕译
出 版 社: 昆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46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0040942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这本书不仅是新发现的战争书信的结集,还有更深层次、更耐人寻味的内容。书中的每封信都很独特,它们从与众不同的视角共同展现出真实的战争。作者安德鲁卡洛尔踏上前往世界各地的旅途,只为寻找这些扣人心弦、发人深省的信件,这种卓绝的努力没有先例。这本书是激情澎湃的产物,它包蕴着伟大的心智与灵魂。
内容简介
从编写《美军战争家书》(昆仑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中文版)以来,安德鲁卡洛尔一直致力于在美国与世界各国搜寻同美国卷入的战争相关的通信。没有他的努力,也就不会有《火线后的故事》的面世。
在以战争为题材的书籍中,《火线后的故事》独树一帜,它所展现的,是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士兵与平民对战争的观察与反思,内容坦诚真切、扣人心弦。从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后人们手写的信件,直到在阿富汗与伊拉克的人们发送的电子邮件,所有的通信都为人们提供了真实生动的记录,反映出了人们在战争中的种种情感——恐惧、勇气、爱国主义、愤怒、同情、战友情谊、希望、甚至幽默感。
本书收录的大约两百封信件或电子邮件都是独家发表。这些书信中包括:
对美国革命时期游击战的生动描述
美国内战期间分属不同阵营的兄弟间针锋相对的通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士兵目睹新式武器带来可怕伤亡后写下的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仅靠飞鸿传情的恋人之间的通信
战俘们在囚禁中秘密写给爱人的信件
士兵们知道自己即将面对死神时写下的最后信件
来自前线的充满抱怨的信件,幽默的叙述,以及审查官员截留的言语过激的信件
对于信仰与人性的深刻思索
在纽约遭受“911”恐怖袭击之后,幸存者对当H情景的详细记录
伊拉克平民写给在国外的亲人的信件
来自昔日敌国的退伍老兵们表示友好的相互通信
和卡洛尔编选的《美军战争家书》一样,《火线后的故事》旨在使那些感人至深、发人深省、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通信能够传诸后世。这本书同时也是卡洛尔在美国与世界各国不停奔波搜集书信的记录。他与在战争中失去至爱的人们倾心交谈,并亲自拜访众多退伍军人以及现役军人,这些人慷慨地为他提供了自己的私人通信。对于所有曾经或正在为自由而战的人们,《火线后的故事》是最好的献礼与纪念。它将永远提醒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战争会给个人、家庭乃至整个世界带来多么可怕的灾难。
作者简介
安德鲁卡洛尔,《美军战争家书》、《一个民族的伟大文学》等畅销书的编著者。自2002年起,他重拾二战期间美国人民向部队战士发送畅销书与经典文学作品平装本的传统,为在世界各地服役的美军士兵提供书籍。
目录
编辑寄语
前言
Ⅰ.永远爱你——写给心爱的人与亲朋好友的信件
Ⅱ.火线传书——来自战场上的信件
Ⅲ.带泪的笑——风趣幽默和不同寻常的信件
Ⅳ.困在两军交火时——来自平民或有关平民的信件
Ⅴ.战争余殃——写在战后的信件
编著者跋
致谢
译后记
书摘插图
1.永远爱你——写给心爱的人与亲朋好友的信件
美国官员詹姆斯威廉姆斯向儿子丹尼尔解释他作战的原因,并叮嘱他要在父亲离家期间傲个“听话的孩子”。
美国革命期间,在两百五十万居民中大约有十分之一的人曾为国家出力。他们当中有些人是受过良好训练的士兵,但更多的人则是普通的生意人、农民、商人,他们离开家离开心爱的人,迎战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英国士兵以及英军雇佣的德国兵。于是,已经做了父亲的战士会提笔写下第一封家信,告诉子女自己是多么爱他们,多么想念他们,在之后的两百多年里,几乎每代人都会重复这样的故事。三十八岁的詹姆斯.威廉姆斯响应号召加入军队,他在弗吉尼亚州汉诺佛出生,后来搬到南卡罗来纳。1779年6月12日,詹姆斯给儿子丹尼尔写了下面的信,鼓励他要好好照顾母亲,帮助母亲。
我的儿子:
这是我第一次给你写信。在上帝的旨意下,我为了保卫国家走上战场。对此的深入思考会使我心烦意乱。我这样的年纪,却不得不走上战场,保卫我的权利与自由,还有我孩子的权利-9自由。只有上帝知道。这并非我的选择,而是我别无选择,我可以放弃一切,却不能放弃我与我孩子的生存权。
在家时亲人们带给我多少欢乐,我身边有恩爱的妻子和八个可爱的孩子,我享受着生活的恩赐。然而我上了战场,这一切都被从我身边夺走了。在阵地上,我想到自己的烦恼,也想到了我离开家人后给他们留下的忧伤。尤其是孩子的母亲,她就像失去伴侣的鸽子一样坐在那里。整个家庭的重担都压到了她的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