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水浒传(少儿美绘版)

分類: 图书,少儿,儿童文学,名著少儿读本,
作者: (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著;杨玉萍改写
出 版 社: 云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35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4153615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呼啸山林,替天行道,劫富济贫,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传奇故事,代代传诵!
内容简介
《水浒传》是描写中国古代农民起义最出色的文学作品,展示了我国北宋末年官逼民反,绿林英雄梁山泊聚众起义的壮阔画面,被誉为中国“第一才子书”。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为世人呈现了108位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跌宕起侠的故事情节展示了一段轰轰烈烈的英雄传奇。构思之奇巧、行文之酣畅、影响之深远令本书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举足轻重。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罗贯中根据宋、元以来流传的有关“水浒”的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等加工、整理、创作出来的,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经典杰作。小说以农民斗争宋江起义为线索,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官逼民反的悲壮画卷,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同时向后人展示了宋代的政治文化、民情风物等社会景观,并成功塑造了宋江、林冲、鲁智深、李逵、武松等一大批个性鲜明的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数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本次精心推出的珍藏本将水浒经典故事以全新的美绘形式重新加以精彩诠释,画工精良的场景图和逼真传神的人物描画,极具表现力地烘托和渲染了名著精华,值得反复回味。
目录
第一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二回
史大郎辞别少华山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三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花和尚大闹五台山
第四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第五回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六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七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八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九回
林冲雪夜上梁山
杨志汴京卖宝刀
第十回
急先锋争功校武场
青面兽扬名大名府
第十一回
吴学究智说三阮
公孙胜巧应聚义
第十二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十三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十四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十五回
豹子头水寨大火并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第十六回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宋三郎怒杀阎婆惜
第十七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十八回
老王婆贪贿说风情
潘金莲药鸩武大郎
第十九回
何九叔送丧偷骨殖
武二郎怒杀潘金莲
第二十回
孟州道母夜叉卖人肉
十字坡武都头遇张青
第二十一回
施恩义夺快活林
武松醉打蒋门神
第二十二回
中秋夜张都监设计
鸳鸯楼武都头雪仇
第二十三回
清风山宋江遇燕顺
小李广大闹清风寨
第二十四回
镇三山设计擒花荣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第二十五回
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
第二十六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第二十七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跳
第二十八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第二十九回
梁山好汉劫法场
新老英雄小聚义
第三十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三十一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三十二回
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
第三十三回
翠屏山杨雄杀妻
祝家店时迁偷鸡
第三十四回
扑天雕双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第三十五回
扈三娘单捉王矮虎
宋公明二打祝家庄
第三十六回
吴学究智用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第三十七回
雷横枷打白秀英
朱仝误失小衙内
第三十八回
李逵打死殷天锡
柴进陷狱高唐州
第三十九回
宋公明领兵攻高唐
入云龙斗法败高廉
第四十回
高太尉请兵讨梁山
呼延灼摆阵梁山泊
第四十一回
鼓上蚤计盗雁翎甲
钧镰枪巧破连环马
第四十二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第四十三回
智多星巧计闹华山
公孙胜施法降三杰
第四十四回
梁山泊下段景住“献马”
曾头市上晁天王中箭
第四十五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燕青忠胆救主人
第四十六回
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第四十七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计取大名府
第四十八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第四十九回
呼保义义释双枪将
没羽箭飞石逞英雄
第五十回
宋江弃粮擒张清
梁山好汉排座次
第五十一回
柴进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
第五十二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第五十三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两赢童贯
第五十四回
张顺凿漏海鳅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第五十五回
燕青月夜见道君
梁山好汉受招安
第五十六回
宋公明大战幽州城
呼延灼力擒辽小将
第五十七回
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润州城
第五十八回
宁海军宋江吊孝
涌金门张顺死难
第五十九回
鲁智深坐化六和寺
宋公明魂聚蓼儿洼
书摘插图
第一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说北宋哲宗年间,东京开封府汴梁城内,有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名唤高二,是京城里有名的无赖。此人自小不务正业,专好弄枪使棒,最是能踢一脚好?京城人口顺,不叫他高二,却都叫他高?后来发迹,他便将“?”改为“俅”,名为高俅了。高俅吹拉弹唱、相扑玩耍无一不通,也会胡乱作些诗词歌赋,但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一概不知。
这高俅凭着一身无赖本事,专在酒楼瓦肆等热闹场所瞎混,帮一些富家子弟花钱,人多厌烦他。后来他得罪了一位王员外,被赶出了汴梁城。但也该他走运,出了京城后,一来二去,阴差阳错,他又回到京城,并通过各位主家介绍,辗转做了王太尉府中的家丁。这王太尉是哲宗皇帝的妹夫,神宗皇帝的驸马,与哲宗的弟弟端王赵佶交往深厚。赵佶十分酷爱踢毯,一次,高俅受王太尉之命,到宫中给赵佶送礼物,恰碰到赵佶在跟手下人踢?,刚好?滚到高俅身边,高俅大着胆子飞起一脚,把? 踢给赵佶。这一脚被赵佶看中,随即让他下场踢毯。高俅的高超?技赢得赵佶的喝彩,一高兴,赵佶就向王太尉要了高俅,让他跟在自己身边,专陪自己踢?玩乐。就这样,高俅做了赵佶的亲随,整日与他形影不离,深受宠爱。后来,哲宗皇帝驾崩,因哲宗无子,端王赵佶被扶上帝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风流皇帝宋徽宗。赵佶做了皇帝,高俅也一步登天,仅半年时间,他便做到殿帅府太尉一职。
新官上任,高俅好不威风,所有下属的公吏衙将、都军监军人等都前来参拜道贺。高俅拿花名册一一点过,其中唯独少了一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王进于半月前请过病假,因病未痊愈,至今还没有到衙门管事。高俅却大怒,说王进是故意装病,有意搪塞他,随即差人去捉拿王进。
王进拖着病体来到殿帅府,参见了高俅。高俅一见,问道:“你可是都军教头王升的儿子?”王进回答一声“是”。高俅便开始大骂:“你这厮,你爹不过是街头上使花棒卖药的,你晓得什么武艺?前任官没眼,参你做个教头,你如何敢小看我,不来参拜?你托谁的势,要装病在家,安闲快乐?”王进道:“小人不敢,其实是病未痊愈。”高俅又骂道:“贼配军,你既然害病,现在又如何来得?”王进答道:“太尉呼唤,不敢不来。”高俅大怒,喝令左右:“拿下,给我用力打这厮!”周围众多牙将多与王进相熟要好,见状,都为他求情,高俅才=道:“你这贼配军,今日看众将之面,暂且饶你,明日再和你算账。”王进这才免了一番皮肉之苦。王进谢罪后,抬头一看,认得他是当年东京的混混高二,心中暗暗叫苦,知道自己这回性命难保了。原来以前高俅学使棒,曾被王进的父亲一棒打得三四个月下不了床。如今他做了太尉,怎会不寻机报复?且这高俅又是个品行无良的,更不会手下留情。
回到家后,王进思来想去,觉得唯有走为上策。王进没有妻子,家里只有一个六旬多的老母,他将情况告知母亲。母子二人抱头痛哭了一回,后商议去投奔延安府的老种经略相公。于是当夜,王进便和母亲收拾了行李,趁天没亮时逃出了汴梁城,向延安府奔去。
高俅得知王进逃走后,大为恼怒,随即发下文书,缉拿王进。此事暂且不提。
且说王进与母亲自离开东京,一路上风餐露宿,夜住晓行,走了一个多月。这一天,天色将晚,母子二人因感觉逃出了高俅的手心,走得高兴,错过了投宿的客店。正不知如何是好,前面林子里闪出一道灯光来,走近看时,却是一所大庄院。王进带母亲敲开庄门,请求借宿一晚。庄客领他们见了庄主太公,那太公年有六旬以上,须发皆白。彼此叙礼后,王进假称自己是行路的客商,太公也不细问,便吩咐庄客安排饭菜,打扫客房,留他们住下。
王进本打算第二天一早就走,没想到夜里母亲的心痛病犯了,不能再赶路。庄主太公见状,忙派人去抓药,为王进的母亲治病。王进感激不尽,陪母亲在太公庄上服药养病。
五六天后,王母的病渐渐好了,王进到后院收拾马匹,准备赶路。路过一片空地时,他看到一个年轻后生正在那里舞棒,那后生光着上身,刺了一身青龙图案,一张银盘似的脸,约有十八九岁年纪。王进看了一会儿,忍不住说道:“这棒使得也不错了,只是还有破绽,赢不了真好汉。”那后生听了大怒,喝道:“你是什么人?敢来笑话我的本事?我是经了七八个有名的师父教过的,你敢和我比一比吗?”
话音未落,庄主太公走了过来,喝住那后生:“不得无礼!”后生道:“这厮竟敢笑话我的棒法!”太公道:“莫非客人也会使枪棒?”王进道:“略知一二。不知这位后生是宅上何人?”太公道:“是老汉的儿子。”王进道:“既然是令公子,若他爱学,我愿意点拨一二。”太公听了,忙叫那后生来拜师父。那后生哪里肯拜,发怒道:“爹爹,休听这厮胡说。若他赢得我手中这条棒,我便拜他为师。”说完,他立在当地,把一条棒使得风车似的转,非要和王进比试不可。王进起初怕伤了他,不肯动手。太公道:“不要紧,若是打折了手脚,也是他自作自受。”王进无奈,只好从枪架上拿了一条棒在手里,立在空地。那后生略看了看,拿起棒就直冲过来。王进托棒而走,后生抡棒赶上。王进回转身,举棒从空中劈将下来,后生急忙用棒来架住。不想王进是虚晃一招,棒打到一半,又突然掣回去,却将棒向后生怀里直搠过来,只一绞,后生便倒在地上,棒也丢到一边。王进连忙向前扶起后生道:“休怪,休怪。”
那后生爬起来,便去旁边拿了条板凳,让王进坐下,自己跪下拜道:“我枉自经了那么多师父指教,原来不值半分。请师父收我为徒。”王进道:“我母子二人在宅上打扰多时,无以为报,应当效力。”
太公听了大喜,忙叫庄客安排酒饭,设宴招待王进母子。席上,太公遭“师父如此高强,想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王进笑道:“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我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他遂将自己受高俅逼迫,无奈投奔延安府的实情说了。太公听了,忙叫那后生再拜师父,那后生又拜了王进。太公道:“老汉祖居这华阴县界,这村叫史家村,前后有三四百户人家,都姓史。我这儿子从小不务农业,只爱舞枪弄棒。他母亲说他不得,怄气死了,老汉也只得随他的性子。不知花了多少钱财,请师父教他武功,又请高手匠人在他肩臂胸膛刺了这身花绣,总共有九条龙,县里人都叫他九纹龙史进。教头今日既然到此,还望请成全了他,老汉自当重谢。”王进道:“太公放心,我一定教会令郎再走。”
从此,王进就在史家庄上教史进练功使棒。光阴荏苒,转眼半年过去了,王进尽心指教,史进将十八般武艺学得精熟。王进见他学得差不多了,便向太公辞行。史进不肯放师父走,王进道:“承蒙你好意,我在这里虽好,但恐高太尉追来,连累了你。我到延安府去,到那里镇守边庭,足可以安身立命。”史进与太公见留他不住,只得安排酒席送行。第二日,王进便收拾了马匹,与母亲投奔延安府去了。
送走王进后,史进每日里仍是射弓走马,练习武艺。不到半年时间,史太公染病不起,不久便病逝。又过了三四个月,时当六月中旬,正是炎热的夏季。一天,史进在打麦场边的柳树下乘凉,忽见猎户李吉探头探脑地在那里张望,史进喝道:“李吉,你往我庄内张望什么?”李吉回道:“大郎,小人来找庄上的矮丘乙郎喝碗酒,因见大郎在此乘凉,所以不敢过来冲撞。”史进又道:“我问你,以前你还担些野味到我庄上卖,为何最近都不来了?难道是欺负我没钱?”李吉答道:“小人不敢,只因最近少华山上来了一伙强人,扎下山寨,聚集了五七百个小喽哕,占山为王。小人们不敢上山打捕野味,所以没的卖。听说,那为头的大王叫神机军师朱武,二大王叫跳涧虎陈达,三大工叫白花蛇杨春。他们整日里打家劫舍,华阴县里奈他不得,正出千贯钱召人缉拿,谁还敢上去惹他?”
史进听了,旧到厅前,心想:“这些强盗如此大张旗鼓,必然要来骚扰村庄,应该提早防备才好。”于是,他让人杀了两头肥水牛,拿出庄内的好酒,召集了三四百史家庄户到自己庄上,与他们约定共同防备强盗。
且说少华山上的三个头领,也在商议生存大计。为首的朱武对陈达、杨春说:“听说华阴县里出三千贯钱捉拿我们,他们若来,必定有一番厮杀。我们应提早囤积些粮草,以备不测。”跳涧虎陈达首先应道:“说得是。如今我便去华阴县里,先向他借粮,看他能把我怎样!”杨春道:“哥哥使不得。若要打华阴县,必须要经过史家村,那史家村的九纹龙史进是个厉害角色,不可去招惹他。”朱武也说道:“我也听说那史进十分英雄,真有本事,兄弟还是不要去罢。”那陈达是个急性子,最不服输,听两人如此说,立刻生起气来,大叫道:“你两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