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为什么不高兴

中国为什么不高兴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贺雄飞 主编

出 版 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29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123304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章诒和 黎鸣 王文元 李建军 周非 贺雄飞五位著名学者对《中国不高兴》联手说不,探寻中国兴衰的深层历史文化原因。

内容简介

当一帮具有民粹主义情结的“老愤青”为了迎合许多愚昧的老百姓而再次炮制出《中国不高兴》这样的“精神鸦片”时,再次激发了中国人虚伪的自大狂心理。正如一位中国学者所言,《中国不高兴》推销的是一种病态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的形式虽然很多,但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健康的和病态的。健康的民族主义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病态的民族主义则常常自恋及排他,具有“暴发户心态”,妄想充当世界的领袖,缺乏一种真正自信、包容和博爱的能力,是一种变态的流行“病毒”。

真正高兴的是那些“掌勺者私分大锅饭”的既得利益者和操控股价房市的“幕后黑手”,当大多数人还看不起病、孩子还上不起学时,中国的市民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呢?

真正高兴的是那些挥金如土、狡兔三“窟”、天天有饭局、夜夜上歌厅,一言九鼎的某些腐败分子,当天灾多发、矿难频发、疫情滥发,许多老百姓求告无门时,中国的农民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呢?

真正高兴的是一大堆帮忙、帮闲文人和艺术掮客,当他们合伙炮制着妄想使人“变成一头快乐的猪”的一个又一个娱乐大片和“一句顶一万句”的伪劣之作时,中国真正的知识分子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呢?

真正高兴的是那些“吃了原告吃被告”的某些法官和律师,而当大多数人被野蛮拆迁逼得走投无路而只能进监狱或打官司,但仍然遥遥无期或面临“躲猫猫”的危险时,许多“杨三姐”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呢?

目录

第一部分中国历史的正动与逆动/周非

黄帝的谱系及黄帝的文化精神

中国文治的理想描述:《周礼》

“官本位”是如何形成的

礼乐崩坏于“失信”

变通术:用“智”来修补“德”

中国文化最大的成果:智谋

知识分子蜕变为谋士

中国传统价值核心之最高体现者:大一统

《史记》的意义

科举制:知识分子在政治生活中彻底沦亡

文字狱:消灭文化异己

第二部分中华文化的精髓究竟是什么/王文元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

传统是中国人的生命线

从王守仁与小偷的对话说起

西方的伊旬园情结与东方的居尘出尘

儒释道乃是“和为美”之产物

中国在学术上从来没有独尊过儒术

谁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伟人

嵇康的“七不堪”

可爱的迷信

中国在哪些方面世界第一

为什么其他国家没有国学

应该恢复哪些旧制

第三部分中国文化在世界中的真实位置/黎鸣

为什么中国文明的合力等于零

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真实“位置”

中国教育的大败局

中国人为什么成了历史永远的“囚徒”

为什么中国文人最容易变成伪君子

孔夫子,宣教愚昧的“先师”

孔夫子及其儒家的“五毒四柔”

孔子是中国第一个给思想和言论定罪的人

《易经》是严重伤害中国人大脑的“害经”

上帝与孔子

第四部分文学因何而伟大/李建军章诒和

拔根状态下的文学景观

当代小说最缺什么

接近堕落的扯淡

文学上的法西斯主义

我们的文学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图腾

要把真经度与人

庸碌鄙俗的下山路

告密——谁把聂绀弩送进了监狱

卧底——他进了章家大门

第五部分 中国向何处去/贺雄飞

夏日荷花的沉思

黄河边上的中国

野蛮的物质主义时代

犹太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异

犹太文化与和谐社会

犹太人的改革思维与科学发展观

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回顾与反思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预测中国经济

中国向何处去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中国历史的正动与逆动/周非

黄帝的谱系及黄帝的文化精神

中华民族号称是“炎黄子孙”,关于黄帝的传说,有一件事是讲黄帝的修炼。

讲黄帝的修炼成仙,其实是讲黄帝个人生命的结局,连《史记》都说他登天成了仙,这可能是人们对他的一种美好祝愿,所谓“万岁”、“万寿无疆”、“永远活在我们心间”的意思。但汉代的方士就用这个故事大做文章,还鼓动汉武帝去学习。

追寻长寿是人们的愿望之一,最长的寿就是不死,如果长寿而又能行动自由,则是人们最热望不已的事了,连汉武帝想到这个境界,都感叹地说要用皇权去交换。只可惜,这玩艺不是可以买卖来的。据道家理论,是修炼来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静修,要修到没有七情六欲的境界;另一个是吃药,这药是专门炼出来的,叫“丹”。但从逻辑上讲,如果没有七情六欲才能成仙,那么,没有七情六欲的人,就没有“成仙欲”了,还要成仙干什么呢?所以,真正摒弃七情六欲而修炼成仙的人,是很少的。倒是清心寡欲有利于健康,从而延长寿命,但寿命延长意义又何在呢?从哲学意义上讲,肉体只是一个载体,是为人欲望、情感驱使的一个外壳。长寿不是目的,有为才是目的。清心寡欲,就得无为;而无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所以,炼丹的人很多,只要能买得起水银、架得起炉子的富贵者,都能炼丹。但吃药这个事,是讲实证的,就像中医里说的“验方”。可惜,在人们生活中,我们从来没见过一例“临床试验”的成功者。于是,后来就没有太多的人相信了。

关于黄帝的传说,另一件事是讲黄帝的谱系。

在从尧舜到秦朝为止的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奇怪的现象:即所有的帝王,追根溯源,都是黄帝的后代。

但我对这一点尤其怀疑。我想,这不过是后来的帝王在抬高自己的出身而已。就像有的帝王说他是某某神的儿子、或者说是某某星宿下凡、或者出生时发生了何等惊天动地的天象一样,是不太能令人相信的。

我们今天都说自己是黄帝子孙,或炎黄后代,这是文化意义上的用语

(而不是遗传学上的,也不是伦理学上的意义)。但黄帝不搞家天下,而是“联邦制”,而且没有世袭制;黄帝特别重科学技术,亲自主持参与其中的一些工作;黄帝对生命非常重视,讲养生之道;黄帝的官制里,任人唯贤;黄帝的治国思想中,是政教分开。这些中华文化好的源头,到后来还剩多少呢?

我们的文明之源,一点也不比西方差啊!

把丧失的东西找回来,发扬光大,是为复兴。那么,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我们是不是应该从这个源头精神开始?!

中国文治的理想描述:《周礼》

文治即礼治。中国历史从其幼年期,即有了十分完备的行为规范,让每个人规规矩矩地做人——这就是《周礼》。如果周礼是实有其事,则中国历史在这里就出毛病了;如果周礼是后人杜撰的,则中国理想的社会秩序就有问题了。中西方文化发展脉络正是从这里开始产生分野的!

当古希腊斯巴达人正在崇尚英雄主义的时候,中国却进入了一个文治时代。这是中西方文化的一次重大分野,标志着中国文化的早熟!

中国的文治,秉承了“敬天”的原始宗教思想,以“人法天”(仿效大自然)的方式,制定了人世间的秩序,后人将这套成文的东西,称为“礼”,因其产生于周朝,故名周礼。

历史的转折点是“文王演周易”。因为在商朝,人们是“信天”的,凡事要卜卦,文王将一些卦辞进行了归类整理,给“推测天意”指了一条道。周公正是在《周易》的思想基础上,制定了“礼乐”。

但周礼是不完善的,至少大部分内容失传了。后来传下来的一部非常完整的关于“礼”的典章制度的书《周礼》,应该是经过自春秋到汉初许多人加工而成的。但这本《周礼》,对后来中国历史的影响太大,它是中国帝王统治时代统治者关于统治制度的最完美、最理想化的标准。

因此,我们不必拘泥于此书是否为周公所作、此制度是否在西周完全推行,而是要分析这本被后世知识分子们所推崇的“理想国”政治制度的实质。

《周礼》的思想,就是按大自然的秩序约定人间制度,并称之为“天意”,天子是天意的代表,像太阳一样,是万物之源。世间的尊卑高下,如同山川一样,是不可以改变的,每个人要各就各位。如何能解决人的过分的欲望呢?就是通过仪礼来规范言行、通过音乐来陶冶情操。

三礼——制度、仪礼、音乐——的意义和作用大体如此。

其实,过早制定了这些理想化的制度,注定它只能是一种理想,因为它的思想基础是原始的,所以,也是幼稚的,故而注定今后永远也是不切实际的。这就是早熟。

孔子把那个时代称为小康社会,以对称于更为理想的大同社会。但大同社会不需要治理,是顺天而成的;小康社会是人治的,人治的办法是“礼乐”。他对小康社会的描写是:“郁郁乎文哉!”

中国古文很有意思,其中“文”通“纹”,有粉饰的意思。那么,是孔子粉饰了那个时代呢,还是那个时代用的“礼乐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粉饰呢?我们在分析了“礼”的内容后,就会一目了然。

我们姑且称这个时代为文治时代。

周武王名姬发,是周文王的二子。周文王的长子被害死了。文王死后,姬发继位,他继承文王遗志,数会诸侯,并在非常有智谋的姜太公(姜子牙,又名吕望)帮助下,攻克了商的首都朝歌,使得商纣王自焚而死。最后,周武王被拥戴为天子,即统治了天下,史称周朝。

周朝不再像商朝那样事事请示“天”了,而是按《易经》的办法,有条理地治理天下。这个条理或者叫规矩,有个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的名字——“礼”。因为这个“礼”制于周代,所以又称做周礼。而主持制定这个“礼”的人,便是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受到无限推崇的周公。

“礼”分为三个部分:礼仪、官制和乐礼。“礼仪”直接称礼,或“周礼”,今天的人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礼”;“官制”称为官礼,或周官;乐礼又称“乐”或周乐。按孔子的说法,儒学思想的精义,就是周礼(狭义的)。春秋时,“礼乐崩坏”,孔子要克己复礼,就是要恢复这个“周礼”。两千多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儒学思想,其全部理解,亦在成熟于周朝(一般说是周公所订立) 的“礼乐”。然而,中国文化史却与中国所有的儒生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周礼和周乐失传!——周礼(礼仪)是部分地失传,乐则全部地失传。“六经”变成五经,因为没有《乐》,六艺之“乐”,也只能让人去想象;而《周礼》关于礼的主要内容也皆丧失。

但“丧失”对有些人来说,却是一件大好事,给他们许多可乘之机。

这里,先插叙一个小故事:北宋大文豪苏轼考进士时,遇到的考试题叫做《刑赏忠厚之至论》,这是一篇议论文,要阐述的道理是:“圣人爱人——用刑尽量地轻、奖赏尽量地厚。”为了证明这一观点,苏才子引经据典,说了这样的一个“典故”:尧的时候,执法官皋陶大人要定一个人的死罪,在朝堂之上,皋陶说“判处死刑”,尧说:“恕他不死!”皋陶说了三次,尧也说了三次。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畏惧皋陶执法如山,而又都欢欣于尧用刑的宽容。这篇文章得到了主考官欧阳修、副主考官梅尧臣一致好评,认为是所有考生文章里写得最好的一篇。但饱读经典的梅尧臣,却不知道苏才子说的这个故事,出于哪部经典或史书,于是,就去问学问更高的欧阳修。结果欧阳修也不知道,但他们一点也没怀疑是苏轼用错了典或干脆就是瞎编的,只是一个劲地说:一定是我们偶尔忘了!——最后,苏轼高中第二名,自己向梅尧臣坦白说:“编的,说故事何必要出处!”这是大才子向经典开的一次大玩笑。其实,有没有经典,有什么关系呢?按苏东坡的意思,如果尧是孔子说的那样爱民的人的话,他做这样的事也是理所当然的。所以,结果是“公(指梅尧臣们)赏其豪迈”,就是说,梅尧臣很赏识他的豪迈之气。其实,苏轼还可以作深一步的思考:五经未必没有被孔子们想当然地编写!

没有办法!——我们没办法更多地对周礼进行具体的描述。其大致情形,只能按经孔子编改过的《周礼》幸存的一部分以及孔子对学生们所说的一些话来进行了解了。

周礼的制定人周公,名叫姬旦,他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因为最初被封在周地(就是周人打天下时的根据地),所以人称周公。周公貌不惊人,而且还有点身体上的缺陷,是个驼背;但是他非常贤能,先后辅佐过父亲文王、哥哥武王、侄子成王,为周朝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中国为什么不高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