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今读大书院 孙子兵法(48本)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
作者: (西汉)刘向原等著;王学典等编译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版次: 1页数: 全48册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20573977包装: 盒装编辑推荐
国学今读大书院(战国策):
一部影响深远而独特的国别史著作,以文学的语言演绎战国历史,用历史框架承载政治智慧结晶。
《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当时社会政治人物的精神风采,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集,它客观地记录了战国时期的一些重大事件和纵横家的言论与事迹,成为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专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
——西汉刘向
■率以为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泥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北宋曾巩
■其事浅陋不足道,然而人读之,则必向其说之工而忘共事之陋者,文辞之胜移之而已。
——北宋李格非
典藏本书的四大理由:
史料价值:讲述战国时期一个特殊群体的特殊历史。文学价值:语言铺张扬厉,气势纵横捭阖,寓言生动传神。人文价值:以记人为本,体现重视人才的政治思想。实用价值:智谋思想、言辞机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曾国藩家书——国学今读大书院:
如无曾文正毅力,必为失败之人。
——梁启超
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
——南怀瑾
《曾国藩家书》是一个学者对读者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坦露。
——唐浩明
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教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魏书生
典藏本书的四大理由:
学习智慧:了解学习曾国藩的处事智慧。
修身之道:以天为已任、克已勤政者的必读之书。
家书经典:情理兼备,家训典范。
实用典藏:珍贵的史料价值,修身持家的传世之宝。
本套书共48册,还包括贞观政要、古文观止、呻吟语、三字经、小儿语幼学琼林、笑林广记、反经、礼记、忍经、孙子兵法、大学、容斋随笔、资治通鉴、孝经、弟子规龙文鞭影、山海经、围炉夜话、六韬三略、茶经、荀子、中庸、闲情偶寄、世说新语、吕氏春秋、周易、传习录、官经、《史记列传》、《史记世家》、《史记本纪》、幽梦影、鬼谷子、神农本草经、墨子、三十六计、道德经、曾国藩文集、宋词、菜根潭、格言联璧、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唐诗、颜氏家训、小窗幽记、论语。
内容简介
国学今读大书院(战国策):
《战国策》为国别体史书。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诸国间政治博弈的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进行了编订。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
曾国藩家书——国学今读大书院:
曾国藩(1811-1872)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在中国近代史和文学史上占有着特殊地位,是晚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政治、军事、文化上极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内容广博,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自1879年初刊以来,广为流传,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
本套书共48册,还包括贞观政要、古文观止、呻吟语、三字经、小儿语幼学琼林、笑林广记、反经、礼记、忍经、孙子兵法、大学、容斋随笔、资治通鉴、孝经、弟子规龙文鞭影、山海经、围炉夜话、六韬三略、茶经、荀子、中庸、闲情偶寄、世说新语、吕氏春秋、周易、传习录、官经、《史记列传》、《史记世家》、《史记本纪》、幽梦影、鬼谷子、神农本草经、墨子、三十六计、道德经、曾国藩文集、宋词、菜根潭、格言联璧、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唐诗、颜氏家训、小窗幽记、论语。
目录
国学今读大书院(战国策):
东周策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秦攻宜阳
东周欲为稻
周文君免士工师籍
温人之周
杜赫欲重景翠于周
宫他亡西周之东周
西周策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
雍氏之役
苏厉谓周君
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
秦策
苏秦始将连横
张仪说秦王日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楚攻魏张仪谓秦王
陈轸去楚之秦
齐助楚攻秦
楚绝齐齐举兵伐楚
医扁鹊见秦武王
秦武王谓甘茂
甘茂亡秦且之齐
秦客卿造谓穰侯
范子因王稽入秦
范雎至秦
天下之士
蔡泽见逐于赵
秦昭王谓左右
秦王欲见顿弱
顷襄王二十年
或为六国说秦王
谓秦王
濮阳人吕不韦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
文信侯出走
四国为一
齐策
靖郭君将城薛
靖郭君善齐貌辨
成侯邹忌为齐相
田忌亡齐而之楚
邹忌修八尺有余
秦假道韩魏以攻齐
秦伐魏
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
张仪为秦连横齐王
张仪事秦惠王
昭阳为楚伐魏
秦攻赵长平
楚王死太子在齐质
孟尝君将入秦
孟尝君舍人
孟尝君出行五国
齐欲伐魏
齐人有冯谖者
齐宣王见颜斶
先生王斗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齐人见田骈
苏秦说齐闵王
齐负郭之民有狐晅者
燕攻齐取七十余城
燕攻齐齐破
齐闵王之遇杀
齐王建入朝于秦
楚策
五国约以伐齐
荆宣王问群臣
江乙说于安陵君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
魏相翟强死
楚怀王拘张仪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
苏子谓楚王
苏秦之楚
张仪之楚
张仪逐惠施于魏
魏王遗楚王美人
庄辛谓楚襄王
天下合从
楚考烈王无子
赵策
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
晋毕阳之孙豫让
苏秦说李兑
赵王封孟尝君以武城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
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
武灵王平昼间居
赵惠文王三十年
秦围赵之邯郸
郑同北见赵王
齐欲攻宋
五国伐秦无功
客见赵王
赵太后新用事
魏策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
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王
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
张仪以秦相魏
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
魏惠王死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
秦败魏于华,魏王且入朝于秦
齐欲伐魏
秦攻韩之管
魏王欲攻邯郸
信陵君杀晋鄙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韩策
申子请仕其从兄官
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
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
五国约而攻奏
秦韩战于浊泽
楚围雍氏五月
齐令周最使郑
公叔且杀几瑟
史疾为韩使楚
韩傀相韩
或谓韩公仲
或谓韩王日
秦大国
段干越人谓新城君
燕策
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
燕文公时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
苏代为燕说齐
燕饥赵将伐之
昌国君乐毅
赵且伐燕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宋卫策
公输般为楚设机
智伯欲伐卫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
中山策
阴姬与江姬争为后
中山君飨都士
国学今读大书院(曾国藩家书)
修身劝学篇
一 禀父母:谨守父亲保身之训
二 禀父母:谨记书欲、节饮食
三 禀父母:述赴京及抵京后事宜皆顺
四 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五 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六 致诸弟:勉在孝梯上用功
七 禀父母:劝弟勿夜郎自大,除去骄傲习气
八 致诸弟:进德修业全由自主
九 致诸弟:切勿恃才自傲
十零 政协委员诸弟:勉读书行事以有恒为要
一一 致诸弟:勉事事应勤思善问
二二 禀父母:谨守保养身体之训
一三 致诸弟:劝宜力除牢骚
一四 致诸弟:读名人文集足以养病
一五 谕纪泽:读古文之要义
一六 致九弟:勿和傲多方,不可强充老手
一七 致九弟:愿共戒骄傲、多言二弊
一八 致九弟:毋存郁损之怀
一九 谕纪泽:读书须能涵泳体察
二零 谕纪泽:望雪父平生三耻
二一 谕纪泽:宜习天文,以慰我心
二二 谕纪泽:谈读书作文之要义
二三 谕纪泽:教导用笔、作文之法
二四 致诸弟:就纪泽所问作复
二五 谕纪泽:论书法南北两派之长
……
持家理财篇
治军为政篇
交友处世篇
贞观政要
古文观止
呻吟语
三字经
小儿语幼学琼林
笑林广记
反经
礼记
忍经
孙子兵法
大学
容斋随笔
资治通鉴
孝经
弟子规龙文鞭影
山海经
围炉夜话
六韬三略
茶经
荀子
中庸
闲情偶寄
世说新语
吕氏春秋
周易
传习录
官经
史记列传》
《史记世家》
《史记本纪》)
幽梦影
鬼谷子
神农本草经
墨子
三十六计
道德经
曾国藩文集
宋词
菜根潭
格言联璧
百家姓千字文
增广贤文
唐诗
颜氏家训
小窗幽记
论语
书摘插图
国学今读大书院(战国策):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原文】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①,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日:“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②齐王日:“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③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注释】
①九鼎: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又用为礼器。多以青铜铸成,三足(或四足)两耳。九鼎,相传夏禹收九州之金铸成,遂为传国之重器。②谓:对某人说。③图:考虑,计议。
【译文】
秦国发动军队逼近洛阳城下,向东周朝廷索要九鼎,周君为这件事感到忧虑,就告诉大臣颜率,和他一起商量对策。颜率说:“大王不必忧虑.请让臣去向东方的齐国借兵救援。”颜率来到齐国,对齐王说:“秦国的这种行为残暴无道,想要发动军队来周索要九鼎,周的君臣在朝廷里商量对策,与其将九鼎给秦国,不如将它送给大国。能够挽救面临危亡的国家,将会给您留下美名;能够得到九鼎,将是厚重的宝物。请求大王考虑一下这件事。”齐王听了大为高兴,就发动了五万人的军队。派遣陈臣思做大将,前去救援东周,于是秦国的军队撤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