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新探索

分類: 图书,保健/心理健康,心理健康,
作者: 江立成等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1页数: 346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047052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新探索》在对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历史、现状和价值的深深的思考中,对当前我国不同层次、不同类别高校的各具特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新的形势下我国大学生中出现的诸如“学习倦怠”、“郁闷”、“社会角色失调”、“网瘾”、“弱势群体心理”、“挫折心理”等众多焦点、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在理论与实践上提出适合于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作者简介
江立成,江苏省海安县人,汉族,1950年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马列部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安徽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安徽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硕士生导师,安徽省教学名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教育学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教材多部,在《高校理论战线》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目录
序言
沉思篇
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才培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个体价值
我国心理咨询的演进
美日心理健康教育借鉴
探索篇
深切关注大学生心理压力
郁闷——大学新生的困惑
大学生学习倦怠特征及根源
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角色失调与心理健康
当前我国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问题
高校男女大学生交往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重视“问题”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
关注我国高级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
对策篇
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生态心理健康新思维
高校师生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医务工作者视野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释放
大学生学习倦怠防治
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价值
大学生人际冲突及调适
共同关爱大学生弱势群体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建设
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探索篇
重视“问题”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
毫不夸张地说,大学是人生发展关键的“转型”时期。上大学无疑是众多青年人的期盼,大学同时也是青年人的人生发展关键的“转型”时期。这个“转型”对来自农村大学生来说意义更为重大,它意味着跳出“农门”,在更加广阔的天地中驰骋。
然而,农村大学生长期生活于经济、地域、社会地位等相对弱势的农村与入学后巨大的反差、人际冲突、高额学费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冲击,致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大学生难以化解他们面临的矛盾与冲突,导致他们心理上出现种种偏差,甚至心理疾病,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问题”农村大学生。当前,我国正进行创新型和谐社会的建设,迫切需要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加强“问题”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是我国高校所面临的重要工作。
一“转型”中的“问题”——农村大学生
心理健康令人关注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发展关键的“转型”时期,他们正是在此开始踏人社会,在此充盈自己的科学理论知识,在此积累自己的社会经验,在此确立自己的世界观而成为国家的建设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