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奇迹
分類: 图书,文学,纪实文学,
作者: 段云球著
出 版 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24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805168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获得奖牌的三十八位残疾人运动员(其中三十六位金牌获得者、一位银牌获得者和一位铜牌获得者)和盲人门球冠军队的成长经历和夺牌的紧张精彩过程。全书都彰显着他们的顽强拼搏精神和不屈服命运的强者风范。作者是一位重残者,同样他以他坚强的生命为这些强者讴歌。该书文笔流畅,结构紧凑。虽然每人的篇幅不长,但人物描写细腻、细节生动;同时对比赛项目有较为通俗的叙述,是作者在做了大量的准备后的成功之作。每位获奖者均配有彩色、黑白各一幅照片。
目录
李端——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跳远冠军
王芳——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百米冠军
郭伟——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投掷冠军
朱鹏凯——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标枪冠军
青素萍——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标枪冠军
孟根吉米素——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铁饼冠军
吴睛——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标枪、铁饼冠军
郑宝珠——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铅球冠军
李虎召——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轮椅竞速冠军
张立新——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轮椅竞速冠军
黄丽莎——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轮椅竞速冠军
张婷——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轮椅竞速冠军
周文俊——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田径亚军
唐元——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游泳冠军
田荣——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游泳冠军
杨博尊——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游泳冠军
黄敏——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游泳冠军
谢青——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游泳冠军
夏江波——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游泳季军
蔡慧超——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举重冠军
齐栋——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举重冠军
边建欣——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举重冠军
李瑞芳——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举重冠军
葛扬——-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乒乓球冠军
刘静——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乒乓球冠军
任桂香——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乒乓球冠军
周影——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乒乓球冠军
胡道亮——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轮椅击剑冠军
叶如意——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轮椅击剑冠军
张春翠——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轮椅击剑冠军
郭华平——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盲人柔道冠军
袁艳萍——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盲人柔道冠军
林海燕——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射击冠军
成昌杰——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射箭冠军
符洪芝——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射箭冠军
高芳霞——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射箭冠军
单子龙——2008年北京残奥会赛艇冠军
周杨静——2008年北京残奥会赛艇冠军
中国男子盲人门球队——2008年北京残奥会冠军
中国男子五人制足球队——2008年北京残奥会亚军。
后记
书摘插图
李端——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跳远冠军
李端1978年出生在长春,母亲曾是吉林队女篮运动员,父亲是业余田径运动员。也许是遗传吧,李端五岁时便显出了过人的体育天赋,在长春市朝阳区业余体校开始了篮球生涯。由于身体条件出众,球技超群,十三岁便成为沈阳军区体工队预备队员。十六岁时第一次参加全国青年扣篮大赛便夺得冠军,顺利人选国家青年队。十七岁那年正式成为沈阳部队男篮的主力队员,随队征战CBA联赛。那时候,迈克尔•乔丹正风靡全世界,李端和很多篮球运动员一样,将迈克尔•乔丹视为自己的榜样。
青春年少的李端正在踌躇满志之时,一场飞来横祸彻底改变了这一切。那是1996年4月的一天上午,一声巨响,惊呆了宿舍里的人们。当大家来到出事地点时都惊愕了,只见李端血肉模糊,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大家连忙将李端送往医院。原来正在备战1996/1997CBA联赛的李端,训练回来打扫卫生,当他移动一个灭火器时,突然发生爆炸……
这次事故对李端而言是灾难性的。爆炸能量的巨大冲击波造成了他颅骨骨裂,双眼失明,同时失去了右手食指第一节指骨。他在病床上与死神挣扎了半个月,才从昏迷中醒来。
李端神志清醒后发现眼前一片漆黑,问母亲是怎么回事。母亲心如刀绞,说他的脸受了伤,包着纱布呢。当他明白自己的眼睛不可能恢复光明时,不禁悲痛欲绝。父母也难以承受这个事实,带着李端辗转走遍北京的各大医院,所有的结论都是一样。黑暗,成了李端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后天性视力残疾者与先天性视力残疾者的最大区别便是适应能力和心态的落差,李端最初也完全处在这种状态之中。他处处离不开别人的搀扶,处处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这对一个高大英俊、活力四射的小伙子来说,无疑是心灵的极大摧残。他感觉自己好像行尸走肉一样,生命的色彩已经褪去大半,在黑暗的包围与重压之下,他产生了以死来解脱的念头。
哀莫大于心死。李端的心如死灰令家人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母亲尤为强烈。她经常喊着儿子的名字在噩梦中惊醒。李端这时会大喊:“妈!我没事!”可是,他的心在流血。
李端在生死之间痛苦徘徊、犹豫不决的当口,同病室的一位身患癌症的老大爷,忍受不了病痛折磨,跳楼自杀了。老人家属哀嚎的痛哭声,像一支支利箭扎在李端心上,令他坐立不安。他想到了父母,想到了还未成年的弟弟。老人被推出房间的时候,母亲双手哆哆嗦嗦,紧紧抓住李端的手。李端明显感觉到母亲冰冷的手在颤抖。这一刻,他才知道他对母亲是多么重要。李端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他握住母亲的手,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说:“妈,你放心,我不会,我不会呀——!”母子俩抱头痛哭。
2
母爱,将沉溺于死亡深渊的李端拉上了岸。母爱,推动着李端艰难地前行。李端也开始有意识地在黑暗中摸索生活的能力。每当他在摸索中做成哪怕是薇不足道的一件小事,母亲和家人都大加赞赏。一次他凭着手感剥了两个橘子递到父母手里,父母高兴得泪流满面。他笑着安慰父母,这没什么,将来他还要养父母老呢。父母惊喜地发现,儿子突然间懂事了。
李端出院以后,在队里安排下进入盲人学校学习。老师看着他长满老茧的粗壮大手,很怀疑他是否能学会盲文。盲文需要在硬纸板上扎小孔,没有很好的触觉很难把握和识别。李端却信心十足地说:“老师你就教吧,我行的!”
“我行的!”不是喊口号,是一针一针扎出来的。李端为了学好盲文,夜以继日地在硬纸板上练习。他只用了半个月工夫便掌握了盲文的基本读写,创造了沈阳盲校的最快纪录。很多人见他那双粗糙的大手做出了那么精细的活计,不禁由衷地赞叹。有人问他怎么做到的,他幽默地笑道:“你这都不知道啊!我天生就是破纪录的呗!”
李端学会了盲文,接着又学会了按摩。从盲校毕业之后,他在体工队担任了按摩师。一旦队里有训练或者比赛任务,李端就有了与队友相聚的机会。与队友聊聊篮球,聊聊比赛,是李端在工作中最快乐的事情。他的按摩技术既专业又劲道,无论是拿捏手法和力量轻重,都运用得恰到好处。队友开玩笑说,发廊里的按摩女要失业了。
李端虽然不能亲自上球场打拼,可是他一直觉得自己也是球队的一分子,因此在给队友按摩时格外用心。有时候队友在球场上训练,他便远远坐在一旁等着,哪位队友下来休息,他立刻叫人家过来按摩。
球场上的一切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篮球拍在地上和投在篮筐上的“咚咚”响声,在他心里像擂鼓一样铿锵有力,节奏欢快。队友们看到李端专注的神情,训练结束后会拉着他到篮筐下过过球瘾。有一次,他突然来了兴致想投篮,队友们面面相觑,又不好意思推脱,只好由他。李端让人搀扶他站到三分线上,然后很认真地开始投篮。起初因为没有方向感,他每次举起篮球,只能听队友不断地喊着矫正方向,“左边点。右边点。投!”这样投来投去,篮球的运行路线根本没有冲着篮筐。军人的执著和顽强此刻在李端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他越是投不中越是坚持再来一次。他的锲而不舍,累的捡球队友气喘吁吁。最后一位队友急中生智,跑到篮筐下一边叫嚷一边拍手提示。李端凭着声音判断方向,慢慢找手感,连投十几个后终于投进了篮筐,博得大家一阵喝彩。从此以后,李端坚持与队友这样练习投篮,越投越准,最后准确率竟然达到一半以上,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生命,就是习惯与适应现实生活。当习惯和适应了一种生活状态之后,一切变得自然而随意。健全人如此,残疾人亦如此。李端经过最初的不适应之后,慢慢找到了黑暗中的生存钥匙——心态。随着心态的平和与适应能力的不断增强,他逐渐找回了自信找回了快乐。
正在这时,不幸又一次袭来,他的父亲因病逝世。李端这次没有退缩,而是站得霹直了。弟弟还未成人,他要帮助母亲撑起这个不幸的家。在父亲的追悼会上,李端站在父亲的遗像前,默默地对父亲说:爸,你放心
吧。我行的!哼着小曲、嘻嘻哈哈,像一个开心的大男孩。他也的确是个只有二十岁的大男孩。每个月发工资,他一分不少交到母亲手里,从不乱花一分钱。母亲想给他买件衣服,他呵呵一笑地说,军人最好的衣服就是军服。
1998年,辽宁省残疾人体协选拔运动员,李端很快进入了选拔名单。当工作人员看到李端一米九几高的大块头,笑着对他说,你看你,咋不早干残疾人运动呢?李端则幽默地回答,我眼睛也刚受伤啊,总不能没受伤就跑你们那去吧!
残疾人体协的教练见李端身高腿长,建议他学跳远。李端的父亲曾经是田径跳远运动员。用李端的话说,这叫继承父志。
跳远运动,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在高速奔跑中腾空而起,利用惯性的力量将身体抛射出去,越远越好。在跳远训练中,四个环节最是关键:助跑、踏板、弹跳和落地。助跑要快速,踏板要准确,弹跳要有力,落地要前冲。这些对打篮球出身的李端来说,本不是什么难事,特别是弹跳,他在扣篮大赛中夺得冠军足以证明他的弹跳和滞空能力。不过,由于视力全盲,如何助跑与准确踏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沙池跑道是一条直线,运动员的助跑必须在规定的直线内完成。也只有沿着直线奔跑,才能在弹跳中发挥最快的速度,从而跳得更高更远。李端看不见前方,奔跑中没有方向感,两条腿在快速奔跑中稍有错位,便飞快偏出跑道。教练只能站在踏板前拍手或者大喊,用声音提示李端的奔跑方向。起初两个人配合生疏,教练站在踏板前一拍手,李端飞奔而来,可是跑出几步便偏离方向,教练急得大喊,李端顺着声音突然拐弯冲过来,教练想躲都躲不开,经常狠狠地撞到一起,教练被撞个仰面朝天。教练爬起来后,挂着嘴边的一句话便是:“李端啊李端,你这是要撞死我呀!”
李端在训练中为了尽量避开与教练相撞,根据声音调整步点,开始的时候有些不适应,双脚搅拌在一起,一头栽到地上。一天训练下来,身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按他自己的话说,好像穿了迷彩服。
视力残疾的运动员跑直线并不是助跑中唯一需要克服的困难,更为重要的是弹跳前的一刹那,支撑脚要准确踩在踏板上。踩在踏板的前方,弹跳的高度受影响,踩到踏板的后面,力量的速度受影响,只有踩在正中间才能将高度与力量最大化。很多健全运动员在这方面失误比比皆是,伺况双目失明的残疾运动员。李端为此不知道出了多少汗,摔了多少跟头。教练与他牵着手一起跑,一起跳,一起吆喝,一起踩踏板,两个人在训练中几乎寸步不离。
“失去了光明,灵魂不能坠入黑暗;看不见道路,脚步不能停滞不前;战士可以受伤,但受伤的战士仍然是战士;军人可以倒下,但军人的意志不能被打垮!”李端就是在这种信念中,一步一步地走了出来。
4
有志者事竞成。2000年,李端第一次参加悉尼残奥会,便夺得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颁奖时他只能在心里默唱国歌。那时,他便给自己下达硬指标:一定要国歌在雅典奥运会上奏响!他为了表明决心,将手机铃声自编成了国歌的前奏。
有梦想就能飞翔,有目标就能奋进。又经过四年的魔鬼训练,李端在雅典残奥会上,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他在F11级跳远比赛中,凭着第五跳的惊天一跃,打破了残奥会纪录,为中国代表团拿下了第一枚田径金牌。同时,他还打破了另一项纪录,在残奥会上唱国歌的声音最大的中国人。
四年又一个轮回。2008年9月12日,李端期待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三十岁的李端,此时已为人父,为人夫。他感觉肩上沉甸甸地,上面有亲人的期盼,有荣誉的召唤。作为残疾运动员里唯一一名现役军人,他知道什么是义不容辞。现在是他挺身而出的时候。
比赛前,李端用“按摩动作”和国外同行互致问好,尽显主人之谊。轮到他出场时,在教练引领下他一脸轻松走到沙池前。教练退回到踏板上。裁判发出指令后,李端竖起了耳朵,仔细听着教练的提示声。突然,李端向前跑去,随着教练的击掌声,一步,两步,三步……李端直线飞奔而来。说时迟,那时陕,就在两人即将相撞的刹那,教练倏忽一下闪到一边,李端一脚踩在踏板中央,然后身体像雄鹰一样在空中掠过,随即俯冲而下,落在沙堆里。沙粒像是被掀起的波浪,一下子溅起老高。
13.71米!现场一阵骚动。李端不仅夺得了金牌,并且又一次打破世界纪录。
当国歌在鸟巢国家体育场奏响的时候,李端一如既往大声唱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